就在今天,惠州市自然資源局下達了《惠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公衆咨詢》,惠州市國土空間總體最新規劃(2020-2035年)(草案)出爐。
丨來源:惠州市自然資源局
文件指出,明确惠州城市地位,未來惠州将發展成為珠江東岸新增長極、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重要地區以及國内一流城市。
人口規模上,規劃至2035年惠州城市常住人口将達到850萬人,城市實際服務人口950萬人,規劃遠景周期可承載人口規模突破千萬級。
小柯梳理了《規劃》部分重點如下:
01.
規劃概述
惠州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範圍包含了陸地和海洋國土,陸域土地面積11349平方公裡,海域面積4520平方公裡。
規劃期限為2020—2035年,遠景展望至本世紀中葉。
城鎮建設适宜區:占全市陸地總面積的26%,主要發布在中南部平坦地區。
農業生産适宜區:占全市陸地總面積的27%,主要分布在惠州西部和中部。
生态保護極重要區:占全市陸海總面積的37%,主要分布在惠州北部和東部以及大亞灣、紅海灣周邊海域。
02.
優化空間格局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
遵循自然地理格局、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主體功能區戰略布局,構建“1 1 1”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
依托“豐”字交通主框架,串聯金山新城、潼湖生态智慧區、大亞灣石化區等重要功能節點,形成“豐脊擁灣,山海聯動”的城市空間結構,推動惠州從臨湖沿江集聚到向海向外開放。
城鎮空間格局
城市人口規模上,規劃至2035年惠州城市常住人口将達到850萬人,城市實際服務人口950萬人,規劃遠景周期可承載人口規模突破千萬級。
惠州還将構建起“主中心-副中心-縣城-重點鎮-一般鎮”的五級城鎮體系,引導産業和人口要素向中心城區聚集。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規劃,主中心劃分為惠城區、仲償高新區。提升市級綜合服務中心職能,重點布局行政管理、科技創新、總部金融、文化交往等功能。
副中心劃分為惠陽區、大亞灣開發區。圍繞對接深圳都市圈建設,引領市域南部城鎮化高質量發展,完善城市綜合配套功能,預留市級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空間。
縣城劃分為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發揮惠東、博羅和龍門三縣縣城對縣域的輻射帶動能力,提高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水平,引領就地就近城鎮化。
重點鎮:強化綜合服務和特色産業功能,推動土地集約節約利用,提升對所在城鎮圈的帶動能力。
一般鎮:主要滿足鄰近鄉村地區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務和就業需求。
産業空間布局上,提出優化提升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仲恺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和中韓(惠州)産業園3個國家級園區,在7各縣區分别謀劃一個千億級産業園,支撐石化能源新材料和電子信息兩大萬億級産業集群發展。
推動工業園區或集聚區改造升級,鼓勵和引導園區外工業企業向工業園區集聚,優先保障園區工業用地供給。
丨“3 7“重點工業園區分布圖
存量土地盤活也有明确的規劃,一方面,要加快閑置低效用地處置,做精做細全市存量用地台賬,全面梳理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數量。
按照“增存挂鈎”的原則,研究制定存量用地盤活措施,分批分類騰挪存量建設用地規模用于保障近期重大項目建設需求,實現“從存量中找增量”。
另一方面,穩步推進城市更新改造,按照生産方式綠色化、産業空間集聚化、生活空間優質化三大導向,劃分減量騰退區、重點更新區、一般更新區等三類城市更新分區,制定差異化的更新引導策略及管控要求。
農業空間格局
按照規劃,将形成“三區一帶”的農業空間格局,具體如下:
生态空間格局
海洋空間布局
03.
提升空間品質
打造複合高效的綜合交通體系
規劃提出,惠州機場将立足于深圳第二機場功能定位,保障惠州機場改擴建用地需求,打造區域性航空素樞紐,之城建設千萬級幹線機場,加強對周邊城市的輻射能力。
建設“軌道上的大亞灣”,規劃構建“四橫三縱”客運鐵路網絡,預留深惠城際延伸至惠州機場等線路以及與都市圈跨市地鐵接口,到2035年建成互通互聯的區域鐵路網絡。
完善一體化對外公路通道,規劃構建“九橫縱三加密”的高速公路網絡,預留至深圳、東莞、河源等地的高速通道,實現2小時内可達灣區各大核心城市。
預留港口擴能設計空間,規劃加強惠州港集疏運體系建設空間保障,提升大亞灣石化港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助力建設大灣區世界級港口群。
構建均衡協調的公共服務體系
規劃至2035年用地規模,完善協調發展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不低于5㎡/人,提升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低于0.9㎡/人,建立适度超前的全民健身體系不低于0.8㎡/人,營造均衡體質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低于1㎡/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