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硬件設計的原則

硬件設計的原則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6-13 00:12:35

功耗!這是很容易被忽略的卻格外重要的東西。這個問題反映在主電源上,就是要考慮電源的待載能力。很多時候我們想當然的假設電源的待載能力足夠,從而忽略對于功耗的考量。

電源的待載能力可以分為兩部分:瞬時待載能力和持續待載能力。

硬件設計的原則(我們在設計一個硬件系統的時候)1

瞬時待載能力是指電源在某一瞬間所能提供的最大供電電流。持續待載能力是指電源在持續的一段時間内,或者長時間可提供的最大供電電流。我們知道有很多瞬發電路,平時不工作的時候功耗極低,工作的某一時刻就會讓負載瞬間抖動極大。這時候就要考驗電源的瞬間待載能力是否過關了。

針對這種瞬時待載能力不能達标的電源,如果這個“瞬時”持續時間短的話,我們可以大緻的計算一個能量範圍,選取一顆大的電容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一般的經驗值,預留在12V電源上一顆220UF的電解電容幾乎可以解決絕大部分的瞬時待載能力不足的問題。

而持續待在能力就是考驗電源的指标了,我們選擇電源也要根據它的能力去選擇。首先要根據單模塊的功耗來選擇分級電源;分别計算清楚每一塊功能區域的功耗,按照效率折算到總輸入端的電源上,從而來選取總電源的型号。而在走線上,也要注意電源出線盡量按照功耗計算寬度,并留有餘量。同時,盡量在源端出線,走樹形結構,而不是菊花鍊結構,這樣能盡量避免不必要的并聯網絡帶來的幹擾。

1.常用的直流電源粗略來分有兩大類:線性電源和開關電源。

這種分類的标準在于,電源内部的主MOS管是工作在線性區還是飽和區/截至區:如果MOS管工作在線性區,則為線性電源;如果MOS管在飽和區和截至區不斷切換,則稱其為開關電源。線性電源的典型代表為LDO(low dropout regulator);開關電源典型代表為DC/DC。

LDO是低壓差線性穩壓器,顧名思義,他要求輸出電壓比輸入電壓值稍低。通常用的LDO都是輸入比輸出大不過1V的情況,也有個别的可以到2V以上。而LDO輸出電壓隻能低于輸入電壓,而不能比輸入高。

下圖是某LDO的内部示意圖。

硬件設計的原則(我們在設計一個硬件系統的時候)2

主MOS管連接輸入和輸出端,通過反饋電路的動态調節,讓輸出電壓跟随參考電壓。這種結構也決定了LDO的特點:輸出穩,發熱高。

因為MOS管工作在放大區,不存在切換狀态開關的情況,因此輸出電壓不會存在波動,紋波極小。輸入和輸出的差值所産生的能量,全部轉換成MOS管的熱能散出去了。可想而知,壓差越大,負載越重,發熱越高。所以,即便很多LDO支持高壓差輸出,也不建議在高于1V的場景使用,會導緻局部過熱,影響電源壽命。

DC/DC字面意思就是直流轉直流轉換器。主要細分三種:降壓型buck、升壓型boost、極性反轉型buck-boost。

DCDC分類較多,這裡就不贅述它的原理,隻分析特點。DC/DC可以有升降壓兩種形态,當輸出電壓大于輸入電壓時,隻能用DCDC;當壓差較大時,也隻能用DCDC。另外,由于内部MOS管不斷在飽和區和截至區來回切換,以緻于DCDC的電源噪聲很大,紋波大,使用的時候要注意選取輸出電容。

2. 那麼如何選擇合适系統的電源呢?要根據系統和電源的特點來選取。

首先選擇電源種類。LDO因為其特點,适用于輸入輸出相差不大的、負載不太重的(經驗輸出電流500MA以下)、降壓電路上。前兩個限定詞是在限制電源發熱,後一個是電源本身根本做不到。如果滿足了這三個特點,首選LDO,因為它的輸出性能優秀,紋波小,噪聲低。對于那種輸入輸出相差較大的、負載重的、升壓系統中,隻要占了其一,就隻能選用DCDC。而使用DCDC的時候,輸出端會常并一個104電容,稍微濾一下紋波。但由于本身特點決定,紋波性能如何優化也不會比LDO好,開關頻率越高的産品,紋波幹擾越大。

選定類型了,就要根據負載能吃多少電流來決定電源的規格。計算的時候一定要留有餘量。如果是主供電源,一定要算好每一條支路的功耗總和,再折算到輸入端計算功耗,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把效率算上。電源在不同的應用環境中的效率不太一樣,多數的DC/DC可以達到75%以上,有的做的更加優秀的平均效率可以到80%甚至85%以上。所以這時候一定要看好規格書裡的參數,最好是要看各種情況下的效率曲線,比幹巴巴的數字要直觀得多。

3.電源的擺放和走線的注意事項

所有的電源,如果可以的話,盡量不要菊花鍊接法,盡量要從源端拉出來供電,就像上圖第一條路徑上的,經過12V和中間級DCDC兩級電源才到負載。這樣做法的效率會很低。當然,這個是說的盡量,有的電路可能是隻能通過兩級轉換才能用的就另當别論了。在PCB布線上也是如此,同一個電源接多個負載的時候,盡量從輸入端拉線,而不要從中間拉線。輸入電容和輸出電容對于DCDC和LDO也都是必須的,具體選型要根據廠家的規格書來看,并且盡量跟廠家溝通,因為他們才是最了解自己産品的,不要怕麻煩而不去溝通。而經驗來看,在電源輸入端擺放一顆104電容是有必要的,越近越好。

4.PCB布局

PCB布局大概分兩種,一種是原有磨具,我們需要套殼的;另外一種是硬件先行,根據主闆出堆疊重新開模的。第二種相對來講自由度比較高,但也是萬變不離其宗,有了正确的思路,擺件就是自由的。

對于套殼項目來講,連接器位置固定,那麼隻能是根據連接器位置調整各核心器件位置。連接器擺好後,擺件順序跟下同。

對于重新開模的項目:

1).首先要确定核心器件的擺放位置

2).要擺好核心功能、易幹擾器件位置

兩點一起寫是因為要根據具體情況決定先後順序。

如果闆子相對小,面積有限。就要優先放核心器件。先把套片放進去,這裡的套片主要指的CPU、MCP、PMIC和TRANSCEIVER,有的簡單方案可能會不同器件集成在一起,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套片先放進去,再根據走線順暢度來擺放相對位置和方向。核心器件擺好以後,再根據核心器件位置,擺放易幹擾器件位置。

如果闆子空間相對大一些,那麼首先就要确認核心器件、易幹擾器件的位置。這裡的核心功能、易幹擾器件,在通訊設備上主要指天線:2/3/4G射頻天線、2.4G/5G WIFI天線等各樣的天線。

我們知道所有的射頻信号都嬌氣得很,而天線尤為敏感,摸不得碰不得,不能繞線不能打孔。而通訊類設備,射頻性能的好壞是一個硬性指标。你做了個手機,總不能打不了電話吧?你做了個路由器,總不能傳不了數據吧?因此,這種又核心又易受幹擾的器件和它的走線,一定要仔細再仔細。

拿到闆子,首先把天線淨空區留足夠,挑選最好的位置擺放天線。兩根天線的,主副天線盡量相隔遠一些。然後再根據天線位置擺放套片。做到最短路徑、遠離高幹擾器件(主要指開關電源)。

3).确定電源位置

如果電源是集成在一起就是PMIC,如果分開的就是由LDO和DCDC分離擺放的。

PMIC擺放根據平台資料擺,主要就是遠離天線和易受幹擾的信号。

LDO擺放非常随意,因為它的紋波和輻射極小,不會造成幹擾,所以采取就近原則,給誰供電擺誰旁邊就好。

DCDC是個非常禍害人的家夥。性能強适用範圍廣決定它會被大量使用。但是它的污染是非常嚴重的,開關頻率越高污染越強。所以DCDC一定要遠離弱信号、易幹擾信号擺放。并且一定要罩屏蔽罩!一定要罩屏蔽罩!一定要罩屏蔽罩!如果天線旁邊擺了一個裸着的DCDC,那這個闆子算是廢了。。。

4).确定各連接器接口位置

各接口根據最短路徑來确定,走線怎麼順怎麼擺。

5).其他器件位置

最後剩下一些周邊器件,或者功能器件,就看出線怎麼順怎麼擺就好了,問題不大。

硬件系統的供電是硬件設計之初就應該重點考慮的問題。一個好的供電系統并不能在硬件中給人突出的驚豔感。但一個不合理的供電系統卻會給整個硬件帶來各種各樣奇怪的問題,讓你思路混亂,甚至不知道到底是哪裡出現了問題。它就像空氣,正常的時候,你從來察覺不到它的存在;一旦它不正常了,所有的設計都要推倒重來,導緻整個硬件設計失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