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沒有目标
《隻管去做》這本書提到:30歲焦慮期。人為什麼焦慮,因為想要的和得到的懸殊太大。如果我們想要的太多,而又都得不到,最後就會浪費一年又一年的時間,時間浪費了,年齡不斷上漲,目标換了一個又一個,從而沒有目标。
如何獲得目标呢?
有三個方法:
人性太生懶惰,大腦也比較喜歡簡單的事情,所以自律這件事,每個人初始遇到的困難都是一樣的。比如,明明在學習,突然卻想起自己有個東西要買,于是開始網購,半個小時過去了,又看見微信上的小點點,于是打開微信,半個小時又過去了,突然看見好友發了一個視頻,于是看視頻……等再去學習的時候,人早就從書桌前挪到了床上。
明明看見别人妙曼身姿,自己也想瘦成一道閃電,但是看見美食,全然忘記自己需要減肥,開始吃第一口,第二口,吃完後,說不定還會去找點吃的。
明明想早起,把鬧鐘調到了四點半,結果第一天沒有起來,第二天怕吵到家人,第三天太冷,第四天……最後完全忘記早起這件事,還埋怨自己不是能夠早起這塊料。
如何變得自律呢?
有三個方法:
說起寫作這件事,很多人都有出書的打算,也會開啟自己的自媒體之路,可是不難發現,開悟的總是一部分人,賺錢的也隻是少部分人。同樣是寫文章,别人的閱讀量總是比自己高很多,自己的閱讀量一個巴掌就可以數清。同樣是教育小孩,别人家的孩子不但成績優異,個子高,還特别聽話,自己的孩子就像地裡的野菜,個頭小,還肆意瘋長,完全不聽召喚。
如何看不到結果還堅持呢?
有三個方法:
我剛開始早起的時候,别人覺得我是個瘋子,我剛開始寫作的時候,别人覺得我是癞蛤蟆想吃天鵝肉,我剛開始晨跑的時候,别人覺得我太閑了。我剛開始語音寫作的時候,别人覺得我在念經。有些人大學剛畢業,特别有想法的時候,家人卻說找個好工作,三十歲了,小有積蓄,準備創業,親朋卻說該結婚生孩子的,五十歲的時候,每天去跳舞鍛煉,周圍的人卻說,也不看自己幾歲。
不被人理解怎麼辦?
有三個方法:
我想減肥,我想有個好形象,我想賺錢,我想學習聲音,我想學習寫作,我想畫畫,我想跳舞,我想提升學曆,我想考各種證書……報了一堆課,書架裡裝了幾百本電子書,參加了十來個打卡,但是每天還需要工作,需要陪伴家人,還有想看的電視劇,想玩的遊戲,以及各種突發事件,結果常常把十年過成了一天,每一天好像都累得像狗,但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什麼對我們最重要呢?明知道重要,但是就是沒時間做。
事情太多抓不到重點怎麼辦?
有三個方法:
成長不是長大就可以,成長是改變,不是改變得和别人不一樣,而是通過有規劃的去過自己想過的和現在不一樣的人生。
你相信普通人能改命嗎?我相信,我說的相信普通人可以改命,當你有計劃的向一個方法用力時,你的進度就會比往多個方向努力快很多。
成長上的問題遠遠不止這些,但是我們要記住,讓自己放棄的,隻有自己,如果自己對這件事感覺到無奈,無法扭轉,所以才會選擇了放棄。
或許有人說,人生就該肆意,何必條條框框,但是我們卻忘記了,被規劃的人生就像十年磨一劍,一出鞘,必定鋒利無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