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娶妻生子不同于我們現代社會,必須得年滿多少才符合法律規定的婚齡。在古代,其實所謂法律就是皇城天子嘴裡的一句話,皇帝說的便是聖旨,任何人都得遵守。
馮氏是長樂信都人,出身于北燕皇族,祖父馮弘是十六國時期北燕國君。馮氏的母親王氏,樂浪郡人,是馮朗在北燕時所娶。因多年動蕩不安,直到随夫任官長安後,生活才暫時得以安定下來,王夫人給馮朗生下一個兒子取名馮熙,即:馮太後的同胞兄長。
到了四四一年的時候,王氏夫人又生下了一個女兒,就是後來的馮後。話說,當時有一道士路過馮家,見王氏夫人懷中抱一女嬰,當即說道:“此女将來富貴非常,說不定會輔佐三代君王。”馮家聽完根本不相信,權當的奉承之語,馮朗則是一笑而過,忘卻了。
北魏時期的統治者是鮮卑族人,在魏文成帝登基之時,當時的馮氏被冊封為貴人。皇帝那時尚且十三歲,馮貴人更不用說,僅僅十一歲而已。這歲數在我們現代,還是無憂無慮的童年時代,而他們卻到了可以肩負江山社稷、傳宗接代這些重擔的年齡了。
在拓跋濬成為皇帝之後的次年,就将馮貴人冊封為皇後了。他在位的十四年時間裡,将北魏的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條,社會穩定且發展有度,國家的邊境也是十分的安定,百姓過得很是幸福。可誰知,也許是操勞過度,文成帝年僅二十六歲就不幸薨逝。
最終,他把自己精心治理的江山留給了當時隻有十二歲的孩兒拓跋弘。
在拓跋弘繼位之後,就把撫養自己長大的馮皇後封為了皇太後。那時候雖已有太後之名,但是,馮氏的年紀卻還尚處于花季之時,才二十四歲。畢竟,在之前的十四年中,同文成帝相處之時耳濡目染也學到了一些治國的謀略。
當時的馮太後就依仗朝中的忠臣,将那些有謀逆之心的人統統都誅殺了,後期她就臨朝聽政,輔佐拓跋弘,一起治理北魏。時間慢慢過去,拓跋弘也逐漸長大成人,并且,有了自己的孩子。馮太後見皇帝有了獨自處理政務的能力,遂将權勢還給了皇帝。
她自己呢,就開始全心撫養孫兒。這時候的皇太後雖已經當了奶奶,但畢竟也就二十五歲的年齡,正值年輕氣盛的時候,一個人獨守諾大的皇宮,難免會有些寂寞難耐。更何況,整個宮中就隻有她處于如此尊貴的地位,要什麼有什麼,所以,免不了會有一些風流之事流傳出來。
北魏這個朝代是鮮卑族在統治,所以,在婚姻觀念上同漢人傳統的貞操觀不一樣,男男女女之間的感情并沒有什麼嚴格的束縛。因此,馮太後為了排遣内心的孤寂,以及某些方面的需求,就特地找了很多年輕俊美的青年住在自己的宮中以便随時消遣,男寵人數一度超過了武則天。
在這群人裡面,有一個人叫李奕,他是所有人中馮太後最為鐘愛的一個。而這個人有一個哥哥在朝中擔任尚書一職,可謂是握有很大一部分權利。所以,一旦誰的做法影響到了此人的權勢地位,就必然成為衆矢之的。
李奕就是這樣,他毫不遮攔的行為,最終,引來了很多人不滿,甚至,連當時的皇帝拓跋弘對其也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但是,無奈有馮太後在那裡為其撐腰,所以,他隻能夠将這些苦悶壓在心底。久而久之,這種厭惡的感覺就越發的不可收拾了。
終于,拓跋弘在一年秋天,借着朝中大臣結黨的事兒,将李氏一族在朝中的勢力一并鏟除,并且,将馮太後的那位情人李奕也一并處以了死刑。就是因為這件事,使得馮太後和皇帝李奕之間的矛盾發展到白熱化。
以至于,馮太後一直将這件事記在心裡。
後來,馮太後憑借着自己手中的權利和一些手段逼着拓跋弘退位,讓拓跋弘的兒子拓跋宏當皇上。原本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哪知道,得罪了女人的下場真的是異常慘烈。當時,已經成為了太皇太後的馮氏還是不肯放過拓跋弘,就命人用毒酒将僅有二十三歲的太上皇給毒死了。
太上皇被毒死了,皇帝僅僅隻有五歲,心智還尚未成熟,連話都說不清楚,朝中大事誰來料理呢?自然就又落在了馮氏的手上。不得不說,馮氏在治理國家上還是有自己的手段的,曾一度保障了北魏的繁榮,但終歸她的權勢地位是越來越大了,朝中已經沒有誰可以阻止她了。
馮太皇太後雖說已經登上權力的巅峰,但是,她的年紀畢竟不大。繼李弈死去後,她又寵愛上王睿、李沖等人。數年來,賞賜王睿的金銀财寶數以萬計,并且,還許他不死之诏。李沖則受到了朝廷的重用,馮太皇太後對其的賞賜更是數不勝數。
據記載,王睿嫁女兒的時候,由太皇太後親自主持,并封其為“儀如公主”,賞賜無數。甚至,當時有人說,其實,這個公主就是太皇太後與王睿的私生女,并且,稱這是“太皇太後嫁女”。之後,馮太皇太後迷戀男色已經到了不顧國格的地步。
她愛上了南朝齊國的使臣劉缵,劉缵面容俊美,風度翩翩,太後一見傾心,竟在宮中賜宴示愛,将劉缵納入自己的後宮,成為其愛寵之一。這劉缵生性風流多情,意外獲得了太皇太後的青眼,哪裡還有推辭的道理。
并且,成為太後的寵臣對于自己來說何不是好事一樁,對自己的出使任務,可是有相當大的助益。就這樣,馮太後為所欲為的日子持續了十來年。并且,在此期間,馮太後還特别注意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現身說法地對孝文帝拓跋宏進行教育和示範,以使他更加符合自己的要求。
太和十四年,馮氏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九歲。
她臨終時,曾降遺旨,并書之金冊,安排了自己的後事。遺旨說:“我死後,逾月即行安葬。山陵之制,務行儉約,其幽房設施、棺椁修造,不必勞費。陵内不設明器,至于素帳、缦茵、瓷瓦之物,亦皆不置。”馮太後的死,使拓跋宏痛不欲生,五日内他滴水未進,毀慕哀悼。
在這個封建社會之中,衆多的倫理道德的約束之下,善用權謀縱情荒淫的一個女人能夠這樣了解自己的一生,也可以說是稱得上極其的幸運了。在中國的曆史中,人們對她的看法更是褒貶不一,畢竟,她治理國家的這十幾年之中,将北魏治理的很好,國家實力也是日趨上升。
參考資料:
【《魏書·卷十三·列傳第一》、《千古一後之馮太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