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字号
出生取名,成年定字。自稱稱名,稱人稱字。
【字】古人幼時命名,成年(男 20歲、女 15歲)取字,字和名有意義上的聯系。字是為了便于他人稱謂,對平輩或尊輩稱字出于禮貌和尊敬。
【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與号的根本區别是:前者由父親或尊長取定,後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隻用于自稱,以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某種情感;對人稱号也是一種敬稱。
二、古代表年齡稱謂的詞彙 1、襁褓:未滿周歲的嬰兒 2、孩提:指2——3歲的兒童 3、垂髫:指幼年兒童(又叫“總角”) 4、豆蔻:指女子十三四歲 5、及笄:指女子十五歲 6、加冠:指男子二十歲(又“弱冠”) 7、而立之年:指三十歲 8、不惑之年:指四十歲 9、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 10、花甲之年:指六十歲 11、古稀之年:指七十歲 12、耄耋之年:指八、九十歲 13、期頤之年:一百歲
三、谥号、廟号、年号
【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級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後被追加的稱号叫谥号。
【廟号】廟号是古代皇帝死後在太廟用于後人祭奠的牌位上的名号。
【年号】年号是古代皇帝在位時的紀年方式。
區分:
廟号:祖宗
四、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變化
【察舉】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察舉有考察、推舉的意思,又叫薦舉。由侯國、州郡的地方長官在轄區内随時考察、選取人才,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察舉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賢良文學、茂才等。
【征辟】也是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會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職。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級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屬吏,再向朝廷推薦。
時期 |
名稱 |
标準 |
夏商周 |
世官制 |
血統 |
戰國 |
軍功爵制 |
軍功 |
漢 |
察舉制、征辟制 |
道德才學 |
魏晉南北朝 |
九品中正制 |
品第 |
隋唐 |
科舉制 |
考試成績 |
明清科舉制度
等級 |
時間 |
地點 |
參加者 |
主考人 |
考中名稱 |
第一名 |
院試/童生試 |
三年之内兩次 |
府、縣 |
童生(儒生) |
各省學政 |
生員/秀才 |
案首 |
鄉試(秋闱) |
三年一次(秋八月) |
省城 |
生員及監生 |
朝廷特派官員 |
舉人 |
解元 |
會試(春闱) |
三年一次(春季) |
京城貢院(禮部) |
舉人 |
欽差大臣 |
貢士 |
會試 |
殿試 |
會試同年四月 |
皇宮(宮殿) |
貢士 |
皇帝(有時委派大臣) |
進士 |
一甲:狀元、榜眼、探花 二甲:若幹 三甲:若幹 |
五、三省六部
【三省六部】三省為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隋唐時,三省同為最高政務機構,一般中書省管決策,門下省管審議,尚書省管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中書省長官稱中書令,下有中書侍郎、中書舍人等官職;門下省長官稱侍中, 下有門下侍郎、給事中等官職;尚書省長官為尚書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職。尚書省下轄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與 考核等,相當于現在的組織部)、戶部(管土地戶口、賦稅财政等)、禮部(管典禮、科舉、學校等)、兵部(管軍事,相當 于現在的國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獄,相當于現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長官稱尚書,副職稱侍郎,下有郎中、員外郎、主事等官職。六部制從隋唐開始實行,一直延續到清末。
【官職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現以後,官員的升遷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職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詞語:
官職調動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遷3.表調動的:調、徙、轉、改、放、出、出官4.表降職的:左遷、遷谪、谪、逐、貶、黜5.表罷兔的:奪、黜、罷、免、去、廢、蠲6.表恢複的:複、還7.表兼代的:兼任:兼領判;暫代:行署權,假攝守
表辭去的:辭、緻政、緻仕、告退、退、歸故裡、乞骸骨
古代官職
(1)宰相:總攬政務的大官。宰,主持,相,輔佐。
(2)禦史大夫:其權力僅次丞相。
(3)六部:吏、戶、禮、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書省:中央行政機要機關。
(6)尚書:六部最高行政長官。
(7)太尉:軍事首腦。
(8)郎中:尚書屬下部員。
(9)宦官:宮廷内侍,又稱太監。
(10)侍郎侍中:宮廷侍衛。
(11)校尉:漢代軍事長官。
(12)翰林學士:管文件,圖書,侍讀。
(13)太史:掌修史及天文曆法等。
(14)國子監:中央教育機構。
(15)左右拾遺:唐代谏官。
(16)總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長官。
(17)巡撫:總攬一省行政軍事長官。
(18)知州:州一級行政長官。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級行政長官
(20)主簿:秘書。
六、死的各種稱謂:
帝王、王後:崩
諸侯、大官:薨
大夫:卒
士:不祿
平民百姓:死
七、二十四節氣
【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季。農曆以正月、二、三月為春季,分别稱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為夏季,分别稱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類推。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人根據太陽一年内的位置變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數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個月中,以反映四季、氣溫、物候等情況,這就是二十四節氣。每月分為兩段,月首叫“節氣”,月中叫“中氣”。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和順序為:
正月 立春、雨水
二月 驚蟄、春分
三月 清明、谷雨
四月 立夏、小滿
五月 芒種、夏至
六月 小暑、大暑
七月 立秋、處暑
八月 白露、秋分
九月 寒露、霜降
十月 立冬、小雪
十一月 大雪、冬至
十二月 小寒、大寒
為了便于記憶,人們編出了歌謠:“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古詩文中 常用二十四節氣來紀日,
【幹支】天幹地支的合稱。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 未、申、酉、戌、亥。十幹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古人以此作為年、月、日、時的序号,叫“幹支紀法”。
八、古代地理
【中國】從春秋戰國至宋元明清,多用來泛指中原地區。
【中華】上古時期華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黃河流域一帶,故稱“中華”,後常用來泛指中原地區。
【九州】傳說中的我國上古時期劃分的九個行政區域,州名分别為:冀、兖、青、徐、揚、荊、豫、梁、雍。後成為中國的别稱。【赤縣】古人把中國稱作“赤縣神州”。
【中原】又稱中土、中州。狹義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帶,廣義的中原指黃河中下遊地區或整個黃河流域。
【海内】古代傳說我國疆土四面環海,故稱國境之内為海内。
【四海】參見“海内”條。指天下、全國。
【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八荒】四面八方遙遠的地方,猶稱“天下”。
【江河】古代許多文章中專指長江、黃河。
【西河】又稱河西,黃河以西的地區。
【江東】因長江在安徽境内向東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為标準确定東西和左右。所指區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帶,也可指安徽蕪湖以下的長江下遊南岸地區,即今蘇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區稱作江東。
【江左】即江東。古人以東為左,以西為右。
【江表】長江以南地區。
【江南】長江以南的總稱,所指區域因時而異。
【淮左】淮水東面。
【山東】顧名思義,在山的東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東”之“山”,可指崤山、華山、太行山、泰山等數種不同的山,
而所指地域不盡相同。
【關東】古代指函谷關或潼關以東地區,近代指山海關以東的東北地區。
【關西】指函谷關或潼關以西地區。
【關中】所指範圍不一,古人習慣上将函谷關以西地區稱為關中。
【西域】古代稱我國新疆及其以西地區。
【嶺峤】五嶺的别稱,指越城、都龐、萌渚、騎田、大庾等五嶺。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單稱“朔”,泛指北方。
【百越】又作百粵、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閩粵各地,統稱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區。
【五嶽】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嶽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北嶽恒山、南嶽衡山。
【京畿】國都及其附近的地區。
【三輔】西漢時本指治理京畿地區的三位官員,後指這三位官員管轄的地區。
【三秦】指潼關以西的關中地區。項羽滅秦後曾将此地封給秦軍三位降将,故得名。
【郡】古代的行政區域。秦統一天下設三十六郡,隋唐後州郡互稱,明清稱府。【州】參見“郡”條。
【道】漢代在少數民族聚居區設道,這是一種行政特區,與縣相當。唐代的道,先為監察區,後演變為行政區,是州以上一級行政單位。明清在省内設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區,而巡道隻有監察區性質。
【路】宋元時期行政區域,相當于現在的省。
【山水陰陽】古代以山南、水北為陽,以山北、水南為陰。
【古稱别稱】如南京又稱建康、金陵、江甯、白下。
【孝廉】漢代察舉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順父母、辦事廉正的意思。實際上察舉多為世族大家壟斷,互相吹捧,弄虛作假。
九、風俗禮儀
【春節】我國傳統習俗中最隆重的節日。此節乃一歲之首。古人又稱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稱春節,是在采用公曆紀元後。
【元宵】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正月半、上元節、燈節。元宵習俗有賞花燈、包餃子、鬧年鼓、迎廁神、猜燈謎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習俗。
【寒食】我國民間傳統節日。節日裡嚴禁煙火,隻能吃寒食。在冬至後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後人便将寒食的風俗視為清明習俗之一。
【清明】我國民間傳統節日。按農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陽曆算則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其習俗有掃墓、踏青、蕩秋千、放風筝、插柳戴花等。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為題材入詩的。
【端午】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端陽、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儀式,因“五”與“午”同音,農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節。一般認為,該節與紀念屈原有關。端午習俗有喝雄黃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鬥百草、驅“五毒” 等。
【乞巧】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少女節或七夕。
【中秋】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團圓節。農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稱中秋。中秋節的主要習俗有賞月、祭月、觀潮、吃月餅等。
【重陽】我國民間傳統節日。《易經》将“九”定為陽數,兩九相重,故農曆九月初九為“重陽”。重陽時節,秋高氣爽,
風清月潔,故有登高望遠、賞菊賦詩、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習俗。
【臘日】我國民間傳統節日。這是古代歲末祭祀祖先、祭拜衆神、慶祝豐收的節日。臘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後——個月(臘月)舉行,南北朝時臘日已固定在農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習俗。佛教的臘八粥後也滲入臘日習俗。
【除夕】我國民間傳統節日。農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掃一清的屋裡,擺上豐盛的菜肴,全家團聚吃“年飯”。
十、宗法禮俗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古代貴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後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構成男子字的全稱,如伯禽父、仲尼父、叔興父等。
【生辰八字】一個人出生的年、月、日、時,各有天幹、地支相配,每項兩個字,四項共八個字。根據這八個字,可推算出一個人的命運。
【孝悌】孝,指對父母要孝順、服從;悌,指對兄長要敬重、順從。
【犧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純為“犧”,體全為“牲”。
【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豬,後來也稱雞、魚、豬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犧牲的總稱。
【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時,牛、羊、豕(SHI,豬)三牲全備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犧牲,行祭前需先飼養于牢,故這類犧牲稱為牢;又根據犧牲搭配的種類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隻有羊、豕,沒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對象不同,所用犧牲的規格也有所區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諸侯祭祀用少牢。
【稽首】古代的拜禮,為“九拜”之一。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禮,常為臣子拜見君王時所用。後來,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婦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廟,拜師,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禮。
【頓首】古時一種拜禮,為“九拜”之一,俗稱叩頭。通常用于下對上及平輩間的敬禮,如官僚間的拜迎、拜送,民間的拜賀、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書信中的起頭或末尾。
【九拜】我國古代特有的向對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禮。這是不同等級、不同身份的社會成員,在不同場合所使用的規定禮儀。
【跪】兩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腳跟,以示莊重。
【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時兩膝着地,臀部貼于腳跟。
【座次】古時官場座次尊卑有别,十分嚴格。官高為尊居上位,官低為卑處下位。古人尚右,以右為尊,“左遷”即表示貶官。古代建築通常是堂室結構,前堂後室。在堂上舉行的禮節活動是南向為尊。皇帝聚會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稱王稱帝叫做“南面”,稱臣叫做“北面”。室東西長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 東,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東面西。
【冠禮】古代男子成年時(二十歲)加冠的禮節。冠禮在宗廟中進行,由父親主持,并由指定的貴賓給行冠禮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後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治人、為國出力、參加祭祀的權力。加冠後,由貴賓向冠者宣讀祝辭,并給起一個與俊士德行相當的美“字”,使他成為受人尊敬的貴族成員。因為男子二十歲行冠禮,所以後世将二十歲稱作“弱冠”。
【婚冠禮】古代嘉禮之一。古代貴族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後即可成婚,并享受成人待遇,女子十五歲行笄禮(笄:束發用的簪子。古時女子滿十五歲把頭發绾起來,戴上簪子)後也可結婚。所以把婚禮、冠禮合稱為婚冠禮。
【祖道】古代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設宴送行的禮儀。
【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獨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誠敬,這些活動叫“齋戒”。
【虛左】古代座次以左為尊,空着左邊的位置以待賓客稱“虛左”。
【再拜】先後拜兩次,表示禮節之隆重。舊時書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膜拜】古代的拜禮。行禮時,兩手放在額上,長時間下跪叩頭。原專指禮拜神佛時的一種敬禮,後泛指表示極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禮方式。今人多用“頂禮膜拜”形容對某人崇拜得五體投地。
【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
【六禮】中國古代婚姻的六種手續和禮儀,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