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類拔萃這個成語故事出自于《孟子·公孫醜上》:“出于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于孔子也。”
出類拔萃,比喻一個人的品德、才能遠遠超過同類人員。拔:超出;類:同類;萃:原為草叢生的樣子,引伸為聚集在一起。
孟子,也叫孟轲,,名轲,字子輿,戰國時期鄒國人,魯國慶父的後裔,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孟子
孟子繼承并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對後世中國文化的影響全面而巨大。孟子及其學生著有《孟子》一書。
公孫醜是戰國時期齊國人,今山東省壽光市,他是孟子的學生,曾與萬章等人一起撰寫了《孟子》一書。
有一天,孟子的學生公孫醜問孟子:“我敬愛的老師啊!孔子與古代的伯夷、伊尹同差不多吧?” 孟子說:“孔子的學生有若曾這樣說過:‘世界上凡是同類的事物,都可以互相比較,例如,麒麟與走獸比較,鳳凰與飛鳥比較,泰山與其他山峰相比較,河海與溪流相比較,但前者都遠遠超過了後者。聖人和其他人都屬于同類,但聖人已遠遠超過其他人了(出于其類拔乎其萃)。自有人類以來,沒有人比孔子更偉大了。”
後來的人們就從上述故事中,總結提煉出了出類拔萃這個成語。
每天學習一個成語故事, 讀史明智,長知識。
熬夜費燈,碼字不易,請讀者加個關注吧!
請讀者提出寶貴意見哦! 發現錯别字請在評論區留言或私信給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