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寶寶入盆是一個什麼樣的症狀

寶寶入盆是一個什麼樣的症狀

母嬰 更新时间:2024-06-23 11:31:29

導語:馬上就到孕37周了,距離分娩已經很近了。許多媽媽們會非常緊張,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生,什麼時候該去醫院?

胎兒入盆是是胎寶寶準備好降臨發出的一個信号,這個時候媽媽會特别的擔心有沒有入盆,那麼胎兒一般何時入盆?胎兒入盆是什麼感覺?胎兒入盆後多久會生?

寶寶入盆是一個什麼樣的症狀(寶寶入盆的5個信号)1

什麼是入盆?

通俗的來講就是寶寶開始往出口走了。也就是寶寶下降到媽媽的骨盆裡,胎兒頭部通過骨盆入口進入骨盆腔。

胎兒一般什麼時候入盆?

入盆時間通常在孕38周到分娩陣痛到來之前,初産婦多在預産期的前兩周入盆,有過生産史的産婦多要等到臨産後才入盆。不過,胎寶寶也有可能是橫位或臀位,造成無法入盆,這有可能導緻你隻能通過剖宮産來分娩。當然,最終的分娩方式還是應該由醫生來決定。

寶寶入盆是一個什麼樣的症狀(寶寶入盆的5個信号)2

胎兒入盆是什麼感覺

1.尿頻。入盆後,龐大的子宮進一步壓迫膀胱,膀胱難以正常貯存尿液,便會讓準媽媽感到尿意連連,不斷想上廁所。準媽媽需要注意的是,若此時發現有尿血、尿痛的現象,要警惕尿路感染。

2.墜痛感。胎兒位置向下移動後,會壓迫女性的陰部和骶骨,媽媽自然會感受到一股下墜的力量和陰部輕微的壓痛了,就好像腹部有東西突然掉下來了。所以在胎兒入盆後,女性應該要注意休息,避免提重物。以免腹部下墜力量過大導緻胎膜早破。

3.痛經的感覺。準媽媽還會感到一陣陣類似痛經的感覺,其實這是明顯的宮縮現象。由于胎兒下墜刺激陰部和其他生殖器官,導緻假宮縮出現也是經常發生的,孕媽媽們不必過于緊張。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胎兒入盆後發生規律宮縮的話,要就醫準備分娩了。

4.腹部形狀發生變化。準媽媽的腹部也會出現一些變化,如看起來更像柚子,摸上去硬硬的,肚子靠下,胸部也不會碰到肚子了。有意思的是,雖然肚子在變大,但是準媽媽卻不會感到很累,甚至會輕松一些。

5.呼吸通暢,胃口變好。當胎寶寶入盆後,胎位下移,子宮對髒器的壓迫會明顯減輕,尤其是心髒、肺部、胃部等位置較上的器官會逐漸恢複正常功能,準媽媽會感到愈發輕松,呼吸通暢,胃口變好,吃得也多了。

胎兒入盆後多久會生?

入盆隻是分娩的前奏,真正到分娩還需要一定過程,因此準媽媽應該淡定應對。第一次懷孕的準媽媽一般在胎兒入盆2-3周就可能分娩,而對于懷二胎的準媽媽則是在入盆後随即開始分娩。但入盆和分娩時間的關系并不是确定的,不同準媽媽可能有一樣的情況。有些準媽媽在孕32周多就入盆了,分娩的話還要等上一段時間。因此入盆早也不一定分娩時間就早。

寶寶入盆是一個什麼樣的症狀(寶寶入盆的5個信号)3

胎兒遲遲不入盆怎麼辦?

胎兒不入盆的話準媽媽們也不要緊張,這隻是一般規律,有了規律性宮縮,胎頭很快就會入盆,然後就可以分娩了,入了盆的媽媽,如果沒有宮縮也不會提前生産,所以孕媽媽們不用過分在意胎頭是否按時入盆。

目前有經驗說運動可能會幫助胎寶寶入盆,雖然這種說法目前并沒有明确的證據證明是有效的,但孕媽媽如果實在是心急,可以嘗試以下這8種運動,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

1.散步。可以松弛準媽媽的骨盆韌帶,使胎寶寶更容易入盆。散步時最好選擇環境清幽的地方,避開噪音、人群,最好每天兩次,每次以半小時為宜。

2.孕婦操。不僅可以緩解準媽媽身體的疲勞,增加盆骨肌肉的韌性和彈性,還可以促使胎寶寶入盆。

3.蹲馬步。準媽媽雙腳平穩站立,一手扶着桌沿,雙膝慢慢彎曲,然後再慢慢站立,重複數次。準媽媽在練習蹲馬步時注意不要壓迫到腹部,最後在家人的陪伴下進行。

4.爬樓梯。準媽媽在孕晚期時可以适當爬樓梯,以鍛煉大腿和臀部的肌肉群,并幫助胎寶寶入盆。

5.劃腿運動。準媽媽手扶椅背,右腿固定,左腿劃圈,然後交換腿進行,早晚各做5-6次。做的時候注意重心要穩,以防跌倒。

6.腰部運動。準媽媽手扶椅背,緩緩吸氣的同時将腳尖踮起,腰部挺直,使下腹部緊靠椅背,然後慢慢呼氣,手臂放松,腳還原,早晚各做5-6次。

7.骨盆運動。可在床上或墊子上進行練習,練習時雙手雙膝着地,吸氣弓背,吐氣,同時擡頭,上半身盡量往上擡,反複10次。

8.陰部肌肉運動。仰卧,慢慢收縮陰部肌肉,同時往上收臀部,數到5後慢慢地落下,反複10次。

歡迎下載搜索“寶寶樹孕育APP”,了解更多知識,分享你的故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