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能源内容,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核心閱讀
目前,天然氣定價機制仍不完善,在氣價高漲的當下,工業用戶和城燃企業承受極大壓力。業内疾呼,要盡快實現天然氣上下遊價格聯動,取消交叉補貼,理順價格機制。
4月6日,海關總署全球貿易監測分析中心和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聯合發布的中國LNG綜合進口到岸價格指數顯示,3月28日—4月3日中國LNG綜合進口到岸價格指數為117.93,同比上漲38.69%。
鑒于近期天然氣價格保持高位,部分地區推出了上下遊價格聯動機制的支持政策。
日前,湖南省發改委發布《關于明确2022年度淡季非居民用氣銷售價格的通知》,決定2022年度淡季非居民用氣銷售價格暫不實行新的聯動調整,長沙、株洲等10市繼續執行2021年采暖季價格,其中婁底價格最高,達3.968元/立方米。
“目前,确實有部分地區下發相關通知,其中湖南省是今年首個由省級政府牽頭組織落實順價的省份,其确定的氣價可執行性較強,如果落實到位,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各燃氣公司的經營壓力。” 博轶咨詢總經理楊常新說。
業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國天然氣上下遊順價機制仍不完善,下遊價格調整滞後,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仍任重道遠。
多地發文調價
根據上海石油和天然氣交易中心監測,目前天然氣現貨市場成交筆數較少,我國買家并沒有參與近期達成的高價現貨交易。據悉,在目前的天然氣到岸價格指數中,現貨部分的定價時間為今年2月,而該時間段内現貨價格高企,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場對現貨的需求。多方因素影響下,LNG綜合進口到岸價格指數近期波動較大,企業采購積極性不高。
因此,除湖南外,上海、浙江舟山、河北石家莊、廣東韶關、福建南安、廣西三江等地也陸續出台了淡季非居民氣價方案。在這些方案中,部分地區直接順價漲價,另一部分地區繼續沿用上年采暖季價格,以緩解城燃企業壓力。
其中,石家莊發改委針對淡季非居民氣價發文,明确沿用采暖季價格,主城區非居民用管道天然氣最高銷售價格調整為3.95元/立方米。
上海市規定,氣電廠及漕泾熱電的天然氣銷售基準價格提高0.4元/立方米,其他非居民用戶的銷售基準價格提高0.6元/立方米。同時,取消季節性差價,實際銷售價格以政府制定的基準價格為基礎,由供應企業在上下5%的浮動幅度内确定。
浙江舟山普陀區發改委則表示,為緩解燃氣企業因天然氣進價上漲造成的經營壓力,根據非居民天然氣價格上下遊聯動機制,調整非居民氣價,非居民管道天然氣終端最高銷售價格從5.32元/立方米上調為6.8元/立方米。
“在居民用氣價格較難調整的情況下,可以把目前正在大力推行的輸配氣價改革以及大用戶直供等措施所産生的降價空間用于降低工商業氣價。不過,能否順利順價,相關政策能否真正落地還是未知數。例如,舟山某燃氣公司的售氣價格為工業氣價5元/立方米,商業氣價5.3元/立方米。由于LNG現貨價格持續處于高位,該燃氣公司已向政府申請漲價至6.8元/立方米。即便如此,目前申請到的氣價也無法覆蓋當下的成本氣價,而且申請到的氣價究竟能否落實仍未可知,向下遊終端用戶順價還是有點難。”一位近舟山燃氣市場的人士說,“從經營角度來看,燃氣企業為保證氣源穩定供應,承受部分成本壓力無可厚非,但是也希望有相關補貼政策能夠‘讓利’。”
城燃企業和工業用戶承壓
“從2021年夏天開始,國内天然氣供需格局整體呈現價高量緊的态勢,城燃企業基本沒有機會儲備低價氣源,卻還要承擔起保供責任,加上順價機制不暢,城燃企業經營壓力很大。”楊常新說。
目前,由于非居民用氣順價有明确上限且幅度有限,遠低于城燃企業的實際進氣成本上漲幅度,超限部分隻能由城燃企業自行消化。
楊常新進一步指出,城燃企業背負的順價壓力是大是小,也取決于企業的氣源結構。“例如,舟山等地以進口LNG為主要氣源的燃氣企業,購買增量氣需随行就市,經營壓力較大。”
合肥某大型燃氣集團從業人員表示,目前該公司天然氣成本倒挂,但仍需按政府要求“不停一戶氣、不停一方氣”。“我們的主要氣源是管道氣,LNG隻是補充。但現在管道氣增量合同氣價格也偏高,補充購買的LNG價格也處于高位,加之現在的營商環境對我們的要求很高,亟需政府各項政策支持。”
山東一位不願具名的燃氣行業人士表示,目前城燃企業也都在向政府部門申請提價和補貼,但效果并不明顯。
若順價機制順利落地,則意味着天然氣終端工業用戶要分擔城燃企業的成本壓力。
“工商業用戶用氣量大,其用氣價格理應低于居民氣價。但我國長期以來一直采用較低的居民氣價模式,并通過對工商業用戶實行高氣價進行交叉補貼,導緻價格水平不能完全反映用戶實際應負擔的成本,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價格機制發揮作用。” 上述近舟山燃氣市場人士表示。
“非居民用氣終端銷售價格的季節性聯動機制已基本形成,但多以冬季用氣高峰時上調為主,淡季用氣低谷時下調卻很少。我們在調研走訪中了解到,工業用戶對氣價聯動政策的認可度并不高,交叉補貼現象較為突出。”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員郭焦鋒說。
亟待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攤機制
受訪人士均表示,目前,我國現行的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與油氣改革“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總體思路尚有很大差距,仍以政府管制為主,市場化的定價機制還需進一步完善。
在郭焦鋒看來,完善天然氣價格市場化,首先應最大程度消除由于交叉補貼引起的價格扭曲,盡快全面理順天然氣定價機制,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攤機制。“應積極推進城鎮燃氣配送網絡公平開放,減少配氣層級,嚴格監管配氣價格,探索推進終端銷售價格市場化,以‘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為基礎,盡快理順價格機制,消除交叉補貼。”
業内人士建議,對不具備取消門站價格管制條件的地區,應完善門站價格形成機制,促進定價機制由政府管制向與油價挂鈎轉變。對具備取消門站價格管制條件的地區,應加快發展天然氣市場交易中心,促進定價機制從與油價挂鈎向“氣與氣競争”轉變。
“合理的價格是平衡各方利益的重要杠杆,更是天然氣産業健康發展的關鍵,但目前我國還缺乏天然氣市場基準價。發展天然氣市場交易中心,通過交易中心的基準價格替代政府定價,也是實現天然氣價格市場化的一條重要路徑。” 上述合肥某大型燃氣集團從業人員表示,“同時,還要加強自然壟斷業務監管,推進配售環節公平競争試點改革,推動城燃企業整合,提高其經營和服務效率。”(本報記者 渠沛然)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國能源報/中國能源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屬于中國能源報社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能源報/中國能源網”的作品,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