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咖加用戶:内燃茶館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筆者因為工作原因要在廣東添置一輛廉價工具車,這台車預算八千至五萬,沒有七人座的載客需求但是需要較大的後備箱以滿足偶爾的裝載需求。考慮到這台車未來屬于誰都開的那種,所以還要同時滿足可靠耐用、維護成本低廉、油耗較低這幾個條件,畢竟三天兩頭"修繕"不利于回本兒,而駕駛體驗這種東西自然不在追求範圍之外。對了,還有一個硬性指标就是自動擋。
這期間考慮過的車型可謂是相當五花八門。包括早期款普力馬、途安2.0、東南菱紳、奧德賽RA6、三菱格藍迪、甚至奇駿T30這種具有夾帶私貨成分的進口SUV也看過。最不想告訴你們的是,我還看過歐寶賽飛利,但買了這個就徹底回本兒無望了。
其實五座版的普力馬是我之前最想要的。我作為前323車主,對323的駕駛體驗十分留戀,而這代普力馬正是基于323打造的。1.8 4AT是看起來非常靠譜的配置,02-04年的前期款車型也有着大量的進口零件。五個獨立座椅,空間非常大,而且還有後排小桌闆這類看起來就在内飾設計上下了本兒的東西,顯然不是個拿來應付第三世界國家的廉價車。幾千塊就能買到車況一般的,一兩萬也能遇到車況夠好的。
但這種車齡較老、價格低廉、沒情懷加成且裝載能力強大的車,活到今天,往往命都不太好,有一多半的車日常身份就真的是"貨車",我看過幾台都明顯是常年疏于養護的狀态。想提高預算買一台車況好些的正經家用普力馬,而在本地竟然一時半會兒沒找到車源......
正在這時,我突然想到了日産駿逸這個東西。作為國内銷量慘淡的一款MPV,這車并沒有什麼存在感。但是日産廉價小車平台 大空間看起來跟筆者的要求簡直是完美契合,畢竟這個品牌的廉價代步車聽起來就挺讓人放心的。于是,我用了一天的時間在二手車市場拿下了一台2007年的日産駿逸,看車時的簡單試駕也印證了駿逸本身是相當符合筆者需求的。随着用車逾千公裡,接下來我們就來聊一聊這輛相對小衆的尼桑牌面包車。
2007 NISSAN Livina Geniss L10 1.8AT
雖然駿逸是當年東風日産的獨立車系,但你開出去肯定會有80%的人把它認成骊威,因為駿逸本來就是骊威的一個衍生産物,而且因為銷量堪憂,導緻很多人對這車并不太熟悉。要說來頭,還要從骊威講起。
為什麼是超大杯骊威?
2006年,骊威/駿逸在我國發布,這是日産有史以來在我國首發的第一款新車型,也是一款面向第三世界國家量身打造的廉價車——日本壓根沒有。這倆東西的區别,你可以簡單理解成短款/長款,但在彼時東風日産的産品目錄裡,它們确實是兩個獨立的車型。而在駿逸的産品生命末期,因為銷量不佳,就慘被劃給了骊威車型,2010款的骊威勁逸版,其實就是駿逸。
印尼市場的Grand Livina後期車型,換裝了CVT波箱,長款骊威其實在其他市場一直銷售到2020年,不折不扣的常青樹
骊威/駿逸脫胎于日産和雷諾聯合開發的B平台,大家熟悉的老骐達、老軒逸包括當時的雷諾Clio均誕生自這個平台,在當年來說屬于全新平台。
相比于暢銷近十年的骊威來說,駿逸在國内并沒有那麼成功。但事實上,駿逸早在2006年底就在國内正式上市了,到2007年,尺寸更小的骊威才晚一步被推向市場。
骊威車長4178mm,搭載沿用至今的HR16DE 1.6升引擎,配置非常回本兒。低配車型連電動後視鏡、後排頭枕這些東西都見不到,高配的後排座椅才能4/6分折疊,且放倒之後有一個巨大的台階。但憑借7.98萬的起售價、日産的品牌、夠大的空間,彼時骊威可是正好抓住下沉市場消費升級的時機——七八萬買個省油好開的尼桑小汽車,拉滿五個人還有個大後備箱。在中國品牌尚未發迹且其他合資車價格并不算低的年代,骊威賣不好就奇怪了。
筆者大一沒車開的時候,也曾租過手波骊威,那時就覺得這車十分廉價
骊威和駿逸的差異并非僅僅拉長了24厘米的車身并再加了一排座椅。和骊威HR16DE引擎不同的是,駿逸在國内搭載了一台代号MR18DE的1.8升自吸引擎,在當時屬于非常新的引擎,最大功率126匹馬力(5200rpm),最大扭矩174N·m(4800rpm),與後來天籁的MR20引擎血緣密切。而駿逸身上的各種配置也是骊威頂配都見不到的,日産當時對這車堆砌配置非常瘋狂,但考慮到近兩倍于骊威的售價也不算意外——筆者這台次頂配車型指導價16.18萬。
在其他市場,駿逸以Grand Livina——"大骊威"的名字自居,并有1.5、1.6、1.8三種動力配置以供應不同地區。而在國内,駿逸不僅隻推出了最高動力配置的引擎,還瘋狂堆砌了在當時看來極高的配置,此外還在手動擋車型上給了當時非常稀罕的6MT,看起來誠意十足。結合早于骊威上市的時間,我認為東風日産當年是對駿逸寄予厚望的。
坐着還不錯
從外面看起來,駿逸廉價車的氣質非常濃郁,僅僅185mm寬的面條胎讓回本兒範兒得以進一步提高,跟高級絲毫不沾邊,但好在還算順眼。1690mm這個很窄的寬度數據加上簡單的側面線條,讓實車看起來似乎有近五米長,但實際上隻有4420mm。比骊威長出來的24厘米全加在了屁股上,沒錯,倆車軸距一樣。
雖然外面看起來廉價,但當你拉開可以無匙進入的車門進到車内,會感到十分分裂:
這車配置為啥這麼高?
首先,駿逸的真皮座椅皮質絕對好評,手感細膩,軟硬适中,褶皺包裹非常具有高級感,某夜店風1.5排量行政級轎車的皮質我覺得甚至不如駿逸。前排座椅還算可以,形狀和坐墊長度都沒什麼問題,頭枕在日常駕駛中也能給人不錯的承托,但是安裝在主駕駛座椅上的折疊扶手放到最低還是很高,人機工學比較應付。
大屏不是原廠,方向盤皮後包
中控台的設計跟骊威一模一樣,但是多了木紋裝飾、木紋方向盤、自動空調、雙座椅加熱、一鍵啟動這些與它定位看起來十分不符的配置,再高一個配置甚至還有自動大燈。
但仔細看,主駕駛座椅高低不可調,主駕駛遮陽闆連鏡子都沒有,中控台統統硬塑料,加上開起來的質感,你會發現駿逸其實就是在廉價車的底子上給你硬怼了一些高端配置以追求2006年的"豪華感",骨子裡還是個廉價車。
四門門闆褶皺皮包裹很到位,很有老派日系高級車的味道
作為一款七座MPV,雖然車身并不大,但是這車的靜态乘坐體驗還是可圈可點的。
後排座椅同樣寬大舒适。圖中主駕座椅已經調至最後(我的日常坐姿...),後面還是可以正常坐人的,略高的坐墊位置能讓腿很好地舒展,中央扶手也是骊威身上不存在的東西。此外,駿逸的二排座椅可以調節前後及靠背角度,可以向後半躺休息,長途行車單論乘坐體驗還是不錯的。
第三排的頭枕被我收起來了
令人驚喜的是,這樣一款4.4米長的車,第三排竟然可以正常坐人。筆者身高180cm,能坐進去,第二排往前稍稍的話完全能應付短途,但是要談有多舒服就是耍流氓了,跟寶駿730的第三排差不多。但筆者有位身高不到一米七的男性朋友,表示駿逸的第三排坐起來跟GL8第三排差不多,這或許就是令人羨慕的身高紅利吧。
但不得不提的是,這樣一款帶自動空調的七座車,後面竟然找不到一個出風口。在炎熱的廣東,坐第三排宛如酷刑,這點絕對差評。
五座狀态下,後備箱空間平整巨大,且第三排座椅後面地台裡還有一個能打開的儲物格,空間利用率确實可以。如果放倒第二排座椅,進深就更大了,而且是全平的,骊威就沒做到全平。
七座狀态下,後備箱足夠塞兩個20寸行李箱,考慮4.4米的長度這表現已經相當可以了。
在靜态方面,駿逸在廉價車的底子上堆砌了這麼多的配置,加上座椅、空間以及空間靈活性,我認為是相當不錯的。然而,開起來的感覺可遠遠沒有這麼好。
法産
熟悉日産的朋友都知道,90年代末,這家企業因為瘋狂擴張正趕上石油危機,所以快完犢子了,到99年因為雷諾的入股才得以存活。而後,随着戈恩主導的成本削減計劃逐步推進,我們逐漸在日産的一些新産品上看到了低成本化的影子。
一款新車型的開發往往需要幾年的時間,雷諾99年入股,等到聯盟步入正軌并有雙方合作的新車型誕生之時已經過去了幾年時間。而駿逸正是脫胎于日産和雷諾聯手打造的B平台,可以看做日法合作結晶的第一批車型之一。
心中自有VTEC
駿逸這台1.8引擎搭配4AT波箱,在日常駕駛工況下的表現真的不錯。低轉速區間很輕快,動力響應非常不錯,波箱無論在平順性還是響應速度上以今天标準來看都不算差。雖然絕對動力肯定不強,但是整體能給人營造一種佛系駕駛很跟腳、開起來很輕松的感覺。油門輕輕下去,液力變矩器馬上把轉速滑高一點,這種順滑好開的體驗在2006年推出的車裡面真的可圈可點,所以考慮到定位,我認為駿逸在動力總成方面完全可以給好評。
但與此同時,高低不可調且扶手角度怪異的主駕座椅讓你覺得有些别扭,方向盤自然也不能前後調節,慘絕人寰的底盤質感和靜谧性也會讓人對這車的印象大打折扣。
雖然轉向手感說得過去,指向性和阻尼都比較舒服,不會讓人摸不清轱辘在哪,但得益于第三世界國家廉價車的架構,駿逸的底盤真的很差。
哪怕是細小颠簸,這車也會讓車廂裡的人清晰地感受到,但那種感覺又不是硬碰硬,是那種經過過濾但濾不幹淨的不适感,較大颠簸後橋又會有忽忽悠悠的餘震以及橫向擺動。因為加長了屁股,駿逸的動态表現又會讓人感覺多了個累贅,車身跟随性非常不理想。搭配四條185mm的輪胎,正常路況調頭都能滑起來,有時候會讓人有種非常性能的錯覺。
就算考慮到定位和售價,駿逸的底盤也屬于差。日常駕駛毫無底盤質感可言,非常單薄廉價,彎道裡車身循迹性也不好,185mm的輪胎完全抓不住地,風大點120kph巡航也要時常修正方向。
令人驚喜的靜态體驗和動力總成表現,加上令人失望的車身動态體驗,讓我對駿逸的感受也十分分裂,木桶效應非常明顯。但考慮到這車的設計年代,這一切其實并不難解釋。
我感覺駿逸的種種表現,似乎就是日、法、中三方在當時日産車型上做手腳的直觀體現。優秀的空間利用率和動力總成标定似乎是日本人做出來的;而法國人則把這車的成本控制到了極緻,廉價的底盤質感和185mm的輪胎是個很好的例子;因為國産化之後的定位原因,中國人又往上加了一堆配置,但堆砌配置的原則同樣遵循低成本路線,座椅加熱和自動空調相對低配車型都不難實現,而給主駕駛座椅加多一個高低調節,可就涉及更多機構了。以上這段是我的雲猜測,我對這個觀點不負責。
你說它是骊威無腦拉長吧,它還給了你骊威沒有的1.8引擎、更多的配置和更好的空間靈活性,也顯然動了心思。但有了這麼多配置,卻在座椅、遮陽闆、輪胎上扣扣索索,底盤也确實差。種種表現,讓人覺得駿逸是一個非常怪異的車......
提一下油耗,高速6-7升左右,市區10-11升。因為目前車裡的機油是我其他車用剩的高粘度5W-40,日後換原廠建議的5W-30有望進一步下降。
現在值得購買嗎?
值。
雖然駿逸當年售價高昂,但今天的殘值其實就比同年份的骊威貴了幾千塊。如今兩三萬就能買到這樣一台還沒到一年兩審歲數的日産七座MPV,如果不看那些近二十年車齡的老舊車,這個價格買自動擋MPV其實也沒什麼其他靠譜選擇。
動力總成體驗可以打高分,省油耐用開着順手,養護成本低廉,空間靈活多變。雖然細節配置和底盤有很多缺點,但一輛2006年發布的車有如此表現,我認為已經算可以了。隻感歎這車生不逢時。如果晚幾年登場,再把堆砌配置的心思放在底盤質感上,駿逸或許就能名留青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