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t430bios最佳設置

t430bios最佳設置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2-07 06:57:50

本篇文章将會分為好幾大部分,詳細分享嵌入式初學者拿到開發闆後,所需要做的一些基礎性測試,例如系統啟動、文件傳送 、LED、按鍵、時鐘設置、DDR讀寫、SATA等接口讀寫、串口等測試,感興趣的可以按照文章數查閱。

前 言

本指導文檔适用開發環境:

Windows開發環境:Windows 7 64bit、Windows 10 64bit

Linux開發環境:Ubuntu18.04.4 64bit

虛拟機:VMware15.1.0

進行本文檔操作前,請先按照調試工具安裝、Linux開發環境搭建相關文檔,安裝SecureCRT串口調試終端、VMware虛拟機等相關軟件。

本文檔主要提供評估闆的硬件資源測試方法。無特殊說明情況下,默認使用USB TO UART0作為調試串口,使用Linux系統啟動卡(Micro SD方式)啟動系統,通過路由器與PC機進行網絡連接。

本次測試闆卡為基于創龍科技TLT3-EVM是一款基于全志科技T3處理器設計的4核ARM Cortex-A7高性能低功耗國産評估闆,每核主頻高達1.2GHz。

t430bios最佳設置(基于全志T3開發闆測評手冊)1

評估闆接口資源豐富,引出雙路網口、雙路CAN、雙路USB、雙路RS485等通信接口,闆載Bluetooth、WIFI、4G(選配)模塊,同時引出MIPI LCD、LVDS LCD、TFT LCD、CVBS OUT、CAMERA、LINE IN、H/P OUT等音視頻多媒體接口,支持雙屏異顯、1080P@45fps H.264視頻硬件編解碼,并支持SATA大容量存儲接口。

Linux系統啟動卡對應的設備節點為mmcblk1,eMMC對應的設備節點為mmcblk0。

LED測試

評估底闆LED1、LED2與GPIO對應關系如下表所示,系統啟動後默認點亮。

表 1

LED1

LED2

PB4

PB10

進入評估闆文件系統,執行如下命令逐盞熄滅、點亮LED。

Target# echo 0 > /sys/class/leds/user-led0/brightness //控制LED1滅

Target# echo 1 > /sys/class/leds/user-led0/brightness //控制LED1亮

Target# echo 0 > /sys/class/leds/user-led1/brightness //控制LED2滅

Target# echo 1 > /sys/class/leds/user-led1/brightness //控制LED2亮

t430bios最佳設置(基于全志T3開發闆測評手冊)2

圖 20

按鍵測試

評估底闆包含3個用戶按鍵:KEY3、KEY4、KEY5。進入評估闆文件系統,執行如下命令查看用戶按鍵對應的事件号。

Target# cat /proc/bus/input/devices

t430bios最佳設置(基于全志T3開發闆測評手冊)3

圖 21

從上圖中可看到KEY3和KEY4對應的按鍵事件号為event1,KEY5對應的按鍵事件号為event5。

執行如下命令,分别按下KEY3和KEY4進行按鍵測試,可看到如下打印信息,其中"0094"表示KEY3,"0095"表示KEY4,按"Ctrl C"可終止測試命令。

Target# od -x /dev/input/event1

t430bios最佳設置(基于全志T3開發闆測評手冊)4

圖 22

執行如下命令,按下KEY5進行按鍵測試,可看到如下打印信息,"00ca"表示KEY5,按"Ctrl C"可終止測試命令。

Target# od -x /dev/input/event5

t430bios最佳設置(基于全志T3開發闆測評手冊)5

圖 23

時鐘設置測試

Linux系統中分系統時鐘(軟件時鐘)和RTC時鐘(硬件時鐘),系統時鐘掉電即會消失,RTC時鐘在安裝電池的情況下會長期運行。

如需使用RTC時鐘,請先安裝RTC電池。如下為時鐘相關的常用命令。

查看系統時鐘

Target# date

t430bios最佳設置(基于全志T3開發闆測評手冊)6

圖 24

查看RTC時鐘

Target# hwclock -u

t430bios最佳設置(基于全志T3開發闆測評手冊)7

圖 25

設置系統時間

Target# date -s "2021-03-10 16:15:00" //設置時間:2021年3月10日16點15分00秒

Target# date

t430bios最佳設置(基于全志T3開發闆測評手冊)8

圖 26

同步系統時鐘到RTC時鐘

Target# hwclock --systohc -u

Target# hwclock -u

t430bios最佳設置(基于全志T3開發闆測評手冊)9

圖 27

同步系統和RTC的時鐘

執行指令後,系統會同步RTC時鐘作為系統時鐘。

Target# hwclock --hctosys -u

t430bios最佳設置(基于全志T3開發闆測評手冊)10

圖 28

DDR讀寫測試

DDR讀寫速度受實際情況影響,測試速率以具體情況為準,如下測試數據僅供參考。

DDR讀速度測試

進入評估闆系統,執行如下命令對DDR進行讀速度測試。

Target# bw_mem 100M rd

t430bios最佳設置(基于全志T3開發闆測評手冊)11

圖 29

測試從DDR中讀取100MByte數據,可看到本次測試的讀速度為1207.60MB/s。

DDR寫速度測試

進入評估闆系統,執行如下命令對DDR進行寫速度測試。

Target# bw_mem 100M wr

t430bios最佳設置(基于全志T3開發闆測評手冊)12

圖 30

測試寫入100MByte數據到DDR中,可看到本次測試的寫速度為614.96MB/s。

DDR拷貝速度測試

進入評估闆系統,執行如下命令對DDR進行拷貝速度測試。

Target# bw_mem 100M cp

t430bios最佳設置(基于全志T3開發闆測評手冊)13

圖 31

測試拷貝100MByte數據到DDR中,可看到本次測試的拷貝速度為283.16MB/s。

Micro SD接口讀寫測試

本小節使用SanDisk品牌、128GByte容量的Micro SD卡來測試評估闆Micro SD接口性能。請參考《Linux系統啟動卡制作及系統固化》文檔将其制作成Linux系統啟動卡再進行測試。不同的Micro SD卡以及不同的測試方法,對Micro SD接口測試結果将造成一定差異。

請先取出Linux系統啟動卡,根據底闆絲印将撥碼開關撥為0,将評估闆上電,系統将從eMMC啟動,再将Linux系統啟動卡插入評估闆Micro SD卡槽。進入評估闆文件系統執行如下命令查看Micro SD卡信息。

Target# fdisk -l

t430bios最佳設置(基于全志T3開發闆測評手冊)14

圖 32

Micro SD接口寫速度測試

進入評估闆系統,執行如下命令測試Micro SD接口寫速度。

Target#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Target# mkdir -p /run/media/mmcblk1p7

Target# mount /dev/mmcblk1p7 /run/media/mmcblk1p7

Target# time dd if=/dev/zero of=/run/media/mmcblk1p7/test bs=1024K count=500

time命令有計時作用,dd用于複制,從if(input file)文件讀出,寫到of(output file)指定的文件,bs是每次寫塊的大小,count是讀寫塊的數量。

"if=/dev/zero"不産生IO,即不斷輸出數據,可用來測試純寫速度。

t430bios最佳設置(基于全志T3開發闆測評手冊)15

圖 33

此處一共寫500MByte測試數據到Micro SD卡的test文件,可看到本次測試的Micro SD接口寫速度約為:500MB/24.603s = 20.32MB/s。

Micro SD接口讀速度測試

執行如下命令測試Micro SD接口讀速度。

Target#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Target# time dd if=/run/media/mmcblk1p7/test of=/dev/null bs=1024K

"of=/dev/null"不産生IO,即不斷接收數據,可用來測試純讀速度。

t430bios最佳設置(基于全志T3開發闆測評手冊)16

圖 34

此處從test文件一共讀出500MByte的數據,可看到本次測試的Micro SD接口寫速度約為:500MB/26.714s = 18.71MB/s。

eMMC讀寫測試

将Linux系統啟動卡插入評估闆Micro SD卡槽,評估闆上電啟動完成後,執行如下命令查看信息。

備注:Micro SD卡的設備節點為mmcblk1,eMMC的設備節點為的設備節點為mmcblk0。

Target# fdisk -l

t430bios最佳設置(基于全志T3開發闆測評手冊)17

圖 3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