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時代的來臨,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出門沒帶鑰匙和錢包都沒關系,但如果忘帶手機,那就真的寸步難行了。一點也不誇張,從出門的那一刻開始,無論健康碼出示、乘坐公交車還是掃碼支付,都離不開手機。正因為用戶對手機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所以這也很考驗手機的續航能力。相比于處理器,一部手機的續航表現或許更影響用戶的體驗。
經常會看到有網友吐槽蘋果手機的續航不行,但說實話,蘋果手機在電池容量更小的前提下,續航表現遠比國産機4500mAh甚至5000mAh大電池的續航更強,所以說,電池容量的大小并非影響續航能力的關鍵,養成好的充電習慣,至少能夠延長2-3年的手機電池壽命。那麼怎樣的充電習慣才是正确的呢?
首先,我們需要弄清楚手機電池的充放電原理。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手機都采用的是锂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锂離子會在正負極之間來回移動,從而完成充電。充電就怕會出現過充和過放的現象,這也是蘋果不建議手機沒電自動關機後再充電的原因所在。所以正确的充電習慣應該是,有空就充,不要長時間保持滿電或者沒電。
其次,培養正确的充電習慣是第一步,如果想要事半功倍,還是要選擇一部好的手機。相信大部分習慣整夜充電的用戶,都在使用蘋果手機。在iPhone12系列之前,蘋果手機還是隻能支持“5V1A”的龜速充電,為了保證第二天出門時手機電量充足,所以很多蘋果用戶隻能選擇晚上充電,但這種充電方式不僅不安全也對電池有一定的傷害。所以在挑選手機的時候,或許快充比電池容量更重要。
舉個例子,如果一部手機的電池容量是5500mAh,但隻能支持66W快充,另外一部手機電池容量隻有4500mAh,但是可以支持100W快充,你會怎麼選?筆者更偏向于選擇後者。充電功率越大,充電時間越短,利用碎片化時間就能夠完成充電,這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整夜充電的問題。
作為十年蘋果老粉,筆者在過去十年時間裡,已經養成了整夜充電的習慣,如果出門的時候手機電量不是100%,我會沒有安全感。但蘋果手機基本上在頭一年續航表現還是給力的,但使用一年電池健康基本都已經在88%左右了,這也跟充電習慣有一定的關系。
但自從體驗了小米的120W快充後,筆者就改變了充電習慣。因為搭載了小米自研澎湃充電芯片P1,所以在充電過程中,能量損耗更低,充電效率更高,在疾速模式下隻需要18min就能充滿電,而在恒溫模式下,也隻需要24min就能充滿電。所以筆者利用早上刷牙洗臉吃早飯的時間就可以完成充電,不再需要整夜充電了。
培養好的充電習慣,不僅能夠更加安全,而且還能徹底告别低電量焦慮。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