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受南外深汕西學校師生們喜愛的面點師傅黃容妹生活過得熱鬧繁忙,和孩子們一塊放暑假的她選擇來到了“粵菜師傅”培訓班精進廚藝。在現場,她學會了一道新菜式——菠蘿咕噜肉,“颠鍋如舞蹈,揮鏟合音符”,很快便将色香味俱全的咕噜肉裝好了盤。
圖為“粵菜師傅”培訓菜品。
黃容妹看着自己新鮮出爐的“佳作”,笑得合不攏嘴。
“學校裡,小朋友最愛吃我做的腸粉和餃子。今天我一次性就學會了五道菜,分别是菠蘿咕噜肉、芙蓉煎蛋、紅燒羅非魚、蔥花花卷和蒜泥白菜,準備開學後就給他們‘露一手’”。
煎炒烹炸,豐富“深汕風味”
為促進就業創業,弘揚粵菜文化助力鄉村振興,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區統戰和社會建設局于近日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系列活動之2022年“粵菜師傅”公益培訓班,兩個班共100名學員受訓。培訓采用理論課程和實操課程相結合的形式,向參訓學員傳授“粵菜師傅”廣府菜烹饪工藝技能。
在波光粼粼的日月湖畔,50名學員相聚一堂,探尋美食,切磋廚藝。從事粵菜烹饪27年的“教官”謝子建向記者介紹,“這批學員廚藝基礎好,學習速度比較快,接受能力也很強。”
圖為“粵菜師傅”培訓現場。
培訓班班長李木欽表示,互相鼓勁的學習氛圍和大廚們細緻入微的指導,讓他更有底氣嘗試更多種菜肴的烹饪。
廚下司炊飲,悉心烹饪之。這邊一道紅燒羅非魚剛出鍋,醬料油鹽均入味,令人食欲大增;另一邊,學員們馬不停蹄地準備着下一道菜。隻見他們将一個個包好的蔥花花卷放入蒸籠中,細心地做好标記,以便蒸熟之後能準确辨認出來。學員杜鵑說:“我們都想确認自己做的到底好不好吃。當然,也可以試試别人的‘作品’。”
謝子建告訴記者,這一期主要圍繞廣府菜的工藝制作為學員們講解,“本次培訓選擇的是廣府菜中具有代表性的幾道菜,豐富了深汕風味菜肴的樣式。希望學員們‘學有所成’之後,在傳統粵菜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烹饪出更多代表深汕特色風味的菜式。”
一技傍身,助力鄉村振興
朱華俊是本次“粵菜師傅”培訓班的忠實學員,他此前參加過兩屆培訓班,這次依然積極報名。目前,一技傍身的他正在上北村經營一間粵菜餐廳,未來還有開分店的計劃。
“參加完2020年首屆培訓之後,我出去實習了一段時間,再回家創業開店,現在又覺得對烹饪的鑽研不夠深入。好在培訓班每一屆教的菜式都不一樣,每一屆培訓後,我都會有新的進步,做出來的菜更受顧客們歡迎。”朱華俊說。
圖為“粵菜師傅”培訓現場。
第一次參加培訓班的杜鵑目前也有開飯店的打算,“我們下北村那兒開了好多家飯店,我也有些躍躍欲試,這次參加培訓班就是來練練手藝!”
區統戰社會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粵菜師傅”培訓舉辦了三屆,吸引了深汕特别合作區四鎮“廚藝愛好者”共240人次參加。培訓班自從第一屆結業以來,有的學員找到滿意的工作,有的學員開啟了自己的創業路,用勞動技能緻富。希望通過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工程,提高深汕群衆,特别是困難群衆的勞動技能和就業競争力,同時助力鄉村振興,營造尊重技能的社會氛圍。
【撰文】 徐懷 陶清清
【通訊員】 吳亞東
【視頻】 徐懷
讀者群二維碼。
【作者】 陶清清;徐懷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