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什麼意思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什麼意思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8 03:31:40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什麼意思(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1

文/樊榮強

前不久,在廣東順德與一位多年不見的朋友吃個大排檔,喝點小酒。三杯酒下肚,這位剛過50歲的朋友開始感歎人生,自稱“雖然隻是知天命之年,卻有了七十從心所欲的感悟”。我與他頻頻舉杯,又長了點智慧。

孔子有一句名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句話是孔子對自己一生的總結,可以說是一個極簡自傳。其中最後一句,是說他到了七十歲就能做到随心所欲,但又不會做出格的事。這看上去确實是一種很高的境界,常人難以企及。

稍加思量就會發現,這句話也挺矛盾:又随心所欲,又不違規矩,怎麼可能?在一般人看來,隻要一個人稍微随心一點,所做的事情就不合規矩,比如你内急,一時找不到廁所,你就随地大小便,從心所欲了,但絕對逾越規矩。

話說明朝一哥王陽明,他有一套所謂“心學”,講的是“知行合一”,其實就是在講“從心所欲不逾矩”。

關于“知行合一”,現在一般人的理解是: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隻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換個說法就是,你不僅要知道,還有做到。

因此,曆史上有關于知易行難,還是知難行易的争論。比如現代教育家陶行知,他原名陶文浚,大學期間推崇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改名陶知行。43歲時,他在《生活教育》上發表《行知行》一文,認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為陶行知。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不是上面所講的意思。他說的“知”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良知”,人人生而善良,即所謂“人之初,性本善”;而所謂“行”就是現實的生活行為,而且人的一生就是不斷修煉“緻良知”的過程。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其實應該叫“行與知合一”,知是本體,行要與之合一,向它靠攏。

如果真的做到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那也算是“從心所欲不逾矩”了。

回到本文開頭的話題,我的朋友究竟明白了什麼呢?他說:“孔子所謂從心所欲,其實就是認慫!你看慫字怎麼寫的?不就是從心兩個字重疊起來嗎?”

确實有點醍醐灌頂的感覺!從心所欲就是認慫。

慫的本義,是鼓動别人去做某事。但現在已經變了,慫在網絡上的意義一般為害怕,洩氣,妥協,一般詞組為:認慫,慫了。例如:看到對面這麼強的陣容我立刻就慫了。

為什麼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認慫呢?

第一,欲望減少了。雖然随心所欲,那也沒有什麼機會逾矩。比如,年輕時有一百個欲望,正所謂血氣剛,棱角分明,哪有不逾矩惹事的?七十歲了,沒有所謂遠大理想了,再也不想去改變世界、改變一個行業、改變一個公司、改變一件事情的結果、改變他人的觀念與習慣……隻剩下三兩個欲望,這就是認慫——接受現實,還有機會逾矩嗎?

第二,欲望變弱了。即使七十歲還有若幹欲望,但是都不像年輕時那樣“一定要”“必須要”,變得随遇而安,得過且過,所謂理想、願望,能實現就實現,不能實現就當一場夢,由它去吧!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這不是認慫嗎?

第三,欲望善變了。老子說“上善若水”,也就是說,人生最好的狀态就是活得像水一樣。水最大的特點就是,你用什麼容器盛它,它就成為什麼形狀。所謂的規矩對它來講似乎都不存在,因為它完全順從你的規矩;而且,你的規矩一改,它也改變它的樣子,它已經與世無争,徹底認慫。

黃永玉有一組生肖畫,其中一幅關于蛇的。題詞是:“據說道路是曲折的,所以我有一副柔軟的身體。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可能我們一直都誤解了孔子的意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