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FABE法則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一個可操作性很強的利益推銷法,在日常銷售裡,我們該如何理解運用?
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法則的内容:
F(Feature)
特征:代表産品的特質、特性等最基本功能。
A(Advantage)
優點:商品特性究竟發揮了什麼功能,在同類産品中的比較優勢是什麼。
B(Benefit)
利益: 商品的優勢帶給顧客的好處。
E(Evidence)
證據: 印證産品确實會帶來利益。
如何理解這四個詞呢?我們來講一個經典的貓和魚的故事。
F
一隻貓非常餓了,想大吃一頓。這時銷售員推過來一摞錢——這一摞錢此時就隻是一個屬性(Feature)。這隻貓沒有任何反應。F A
一隻貓非常餓了,銷售員過來說:“貓先生,我這兒有一摞錢,可以買很多魚” ——買魚就是這些錢的作用(Advantage)。但是貓仍然沒有反應。F A B
一隻貓非常餓了,想大吃一頓。銷售員過來說:“貓先生,我這兒有一摞錢,能買很多魚,你就可以大吃一頓了”——買的魚可以吃就是錢的利益(Benefit)。這時候貓有點心動了。F A B E
于是銷售員繼續說:“貓先生,我這兒有一摞錢,能買很多魚,你就可以大吃一頓了。你的女朋友剛剛就是用錢買了這個魚,美美地飽餐了一頓呢”——這就加上了證據(Evidence)。這個時候,這隻貓就飛快地撲向了這摞錢。這就是一個完整的FABE的順序。因此,這個法則的原理就是:
- 找出顧客最感興趣的各種特征(Feature);
- 分析這一特征所産生的優點(Advantage);
- 找出這一優點能夠帶給顧客的利益(Benefit),解答消費訴求;
- 最後提出證據(Evidence),證實該産品确能給顧客帶來這些利益,從而順利實現産品的銷售訴求。
明白了這些還是用不好?在現實生活中,顧客的訴求,是不斷變化發展的。貓與魚的故事并沒有結束。
續篇
一隻貓躺在地上,銷售員說:“貓先生,我這兒有一摞錢,能買很多魚,你可以大吃一頓,你女朋友剛剛就吃了呢。”貓卻沒有反應了,原因很簡單,吃飽喝足了,它的需求變了——它不想再吃東西了,而是想見它的女朋友。
所以運用FABE法還需要先幫顧客找到他的需求點,确認了需求才能事半功倍。那麼,在眼鏡銷售中該如何運用呢?
1、為顧客建立一個标準
為了更好地發揮FABE的作用,在向顧客推薦具體的産品前(拿出價格表之前),我們可以先給顧客建立一個優質産品的标準。
例如,顧客的舊樹脂鏡片佩戴多年了,經過一番溝通,我們确認該顧客适合依視路的PC鏡片(宇宙片)。這時,先不要急着向顧客推薦産品,我們可以利用産品的優點,先給顧客建立一個好鏡片的标準——“好的鏡片,即使佩戴多年也不應該發黃。”
此時,顧客自然會将消費需求點轉向得到一副不發黃的質量好的鏡片。有了标準,顧客接受産品會更容易,我們再使用FABE銷售法,自然會水到渠成。
2、 拿出證據打消疑慮
在任何銷售裡,光用嘴巴說,力度可能達不到我們的預期,但如果運用上具體的數據資料,實際案例,消費者佐證等,就可以讓顧客有很大消費激勵。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啦。在實際生活裡,大家不要再讓FABE法則“雞肋”下去,先用貓和魚的故事打通FABE法則的原理,再在平時溝通裡,找準顧客需求,為顧客設立一個标準,再使用FABE銷售法,運用令人信服的佐證,達到更好的銷售溝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