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三月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以壯族為典型,在古代壯族青年男女聚集街頭歡歌、彙聚江邊飲宴。在中原有三月三拜祖先 、三月三拜軒轅說法
歌節不僅是弘揚民族文化的盛會,亦是民族經濟交流的盛會。據記載,歌節已有上千年曆史。壯族山歌的發展尤為突出,歌會十分盛行,在古代男女青年聚集街頭或江邊飲宴歡歌。到了清代,形成了數百人以緻數千人聚唱的大規模“歌圩。 即農曆三月第一個“巳”日。自三國曹魏以來,定為三月初三日。上巳節,這個節日對今天的我們相對陌生,但卻曾是中國人自己的狂歡節,也是中國人真正的情人節。廣西法定假日編輯 壯族三月三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常務會議上獲悉:每年農曆“三月三”将成為廣西公衆假日,自治區全區放假兩天。具體放假時間,将由自治區政府辦公廳每年年初确定後公布。 2014年的三月三,廣西壯族自治區定于三月初三、初四放假
三月三不僅是壯族的傳統歌節,也是廣西漢族、瑤族、侗族、苗族等少數民族傳統節日。漢族地區的玉林市,近年來民間也自發舉行三月三歌會,已連續舉行了五屆,三月三山歌會響徹南流江畔。而三江侗族自治縣富祿苗族鄉每年農曆“三月三”都舉行搶花炮活動,已連續舉行第129屆民族傳統花炮節,是侗鄉獨一無二的傳統文化活動,已有三四百年的曆史。節日期間,有傳統龍獅表演、蘆笙踩堂、侗族大歌、六甲山歌、彩調、桂劇、侗鄉電影、侗戲、傳統扮故事、篝火多耶晚會等表演活動。此外,還有千人品茶、鬥雞、鬥鳥等表演活動和奇石展、民族服飾展示、商品交易會、侗族香油茶等美食展。與越南一河之隔的邊陲廣西防城區瑤寨高林村瑤族同胞每年“三月三”都舉辦隆重活動。熱情的瑤胞們吹起喃嘟嗬,打起陀螺唱起歌,用香濃的米酒,特色的瑤家菜喜迎八方來客。
因此,三月三也是廣西各民族歡慶的歌節。 廣西“三月三”不僅是歌節,也是壯族祭祖掃墓節。那一天,桂西崇左、百色等市縣的壯族同胞各家各戶都舉行隆重的一年一度祭祖掃墓。所謂掃墓,就是各家、各家族聚集到墓地祭祀祖宗的墳墓。桂西南壯語稱掃墓為“參墳”,或“碑墳”。掃墓節是壯族一年一度最隆重、最莊嚴的節日,人們認為農曆三月三是最重要的節日,在遠方的人們都會回到家鄉掃墓,這一天是一年之中最多人相聚的日子。在壯族流傳了千百年的《嘹歌》中有《三月歌·蒸黑飯拜山》唱道:“三月逢初三,家家蒸黑飯,分我一二團,拿去拜墳山。”這便是壯族三月三掃墓習俗的記錄。壯族掃墓,内容十分豐富。通常是老少帶着祭品來到墓地,其儀式主要有:除草添土,修整墓地,燒香上墳,供上祭品,跪拜敬酒,焚燒錢物,插标挂錢,燃放鞭炮,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幸福安康。每當掃墓節,桂西大地滿山遍野,墓頭挂錢飄揚,鞭炮聲聲不息。既是一年一度聚會祭祖,也是開春踏青。 壯族三月三 壯族-五色糯米飯 “三月三”是壯族的重大節日之一,是傳統駱越文化的主要表現,統稱為“三月三”歌圩。目前在廣西壯鄉南甯市武鳴縣舉辦了六屆“三月三”歌圩暨武鳴駱越文化旅遊節。在歌圩旁邊,攤販雲集,民貿活躍,附近的群衆為來趕歌圩的人提供住食,無論相識與否,都熱情接待。一個較大的歌圩,方圓幾十裡的男女青年都前來參加,人山人海,歌聲此起彼伏,煞是熱鬧。 田陽縣的喬業都是曆來較大的歌圩。人們到歌圩場上賽歌、賞歌;男女青年通過對歌,如果雙方情投意合,就互贈信物,以為定情。此外,還有抛繡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動。
節前家家準備五色糯米飯和彩蛋。人們采來紅蘭草、黃飯花、楓葉、紫蕃藤、用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紅、黃、黑、紫、白五色糯飯。相傳,這種食品是深得仙女們的贊賞後流傳下來的;也有人說是祭祀歌仙劉三姐的。吃了這種飯,人丁興旺,身體健壯。彩蛋則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際傳達情感的物品。壯家人喜愛五色飯,把它作為幸福吉祥的象征。除了農曆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節,甚至過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飯吃。在孩子滿月、新居落成等喜慶日子裡,也要蒸煮五色飯分送左鄰右舍。壯人也愛楓葉,認為楓葉能“除邪驅鬼”,給人帶來吉利和平安。所以,農曆三月三做五色飯的時候,家家戶戶門口都插上一枝精心挑選的楓葉。甚至做五色飯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圍的牆腳下,以求驅邪保平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