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帝和萬曆帝皆幾十年不上朝,看似一樣,專家:有本質區别
大家都知道,在明朝有這樣的兩位皇帝,在位的時間都長達四十多年,但是也都有着幾十年不上朝的事情發生,他們就是嘉靖皇帝和萬曆皇帝,這是一對爺孫,兩人都非常的任性,但是不上朝歸不上朝,看上去好像并沒有什麼區别。
但是這兩位首先在水平上面就不一樣,而且在整個的政治變化上面也有着本質的區别。
首先我們來說說嘉靖皇帝,這位皇帝說起來還是比較的特殊的,他一開始隻是一個藩王的世子,按照明朝的制度來說,是怎麼着也輪不到他來當皇帝的,可是人在家中坐,皇位從天上來。
嘉靖皇帝的那一位堂兄正德皇帝一不小心把自己給玩死了,而且還沒有後代,于是以楊廷和為首的内閣大臣便擁立了血緣關系比較近的嘉靖皇帝,當時的嘉靖皇帝不過十多歲,但是這個人好像是玩政治的天才一樣,很多事情都無師自通。
而且剛剛登上皇位的嘉靖皇帝還是很想有所作為的,所以此時倒還沒有像以後一樣不上朝,這個時候嘉靖皇帝還是很勤勞的,但是有一件事情卻徹底的打碎了嘉靖想要有所作為的心态,那就是明朝曆史著名的"大禮議"事件。
話說因為嘉靖皇帝的皇位是從他堂哥手裡撿過來的,按照禮儀那麼他就必須認他堂哥的父親,也就是她大伯當父親,而他自己的親生父親便隻能認作叔叔,這讓嘉靖皇帝很是不滿,于是就要改變,可是幾乎滿朝的大臣都反對這一件事情。
于是事情的性質就變成了群臣和皇帝之間權力的鬥争,雖然最後嘉靖皇帝赢了下來,可是他也見識到了文官的力量,于是便開始長達數十年的不上朝,但是他這個不上朝并不是不管事,雖然深居内宮,但是國家大小事務卻還在嘉靖皇帝的掌握之中。
這也就是為什麼嘉靖朝即使不上朝,東南抗倭依舊能夠取得勝利的原因之一。
相比于嘉靖,他的孫子萬曆皇帝就真的是隻能裝孫子了,萬曆很顯然沒有繼承嘉靖皇帝那種政治方面的天賦,和這個文官大臣們争鬥,萬曆皇帝顯然不是對手,而且在張居正死後,随着張居正的一些事情被挖出,萬曆皇帝内心的支撐也徹底的垮掉了。
對于朝堂之上的提出的國本問題,萬曆皇帝選擇了抗議,可是他抗議的方式卻要比他的祖父懦弱的太多了,他選擇不上朝,不理國事,不像嘉靖皇帝一樣的把控朝廷,使得文官集團在一定程度上面失去了皇權的制約,便開始極速的膨脹了起來。
而膨脹也使得文官内部出現了分化和矛盾,于是慢慢的就演變成為了明朝末年最為嚴重的黨争,而這樣的黨争也成為明朝滅亡的最為重要的原因之一。
所以總的來說,雖然嘉靖皇帝和萬曆皇帝都是常年不上朝,但是在本質上面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