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幼兒觀察力的培養和策略有哪些

幼兒觀察力的培養和策略有哪些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18:20:36

幼兒觀察力的培養和策略有哪些(了解幼兒觀察力的5大特點)1

兒童觀察一隻蝴蝶

一個星期前,帶孩子們出去玩,在路邊看到有賣含羞草的,兩個孩子都很喜歡,趴在那裡看了很久,索性買了三盆回來,家裡留了兩盆,一盆送給侄女,培養一下孩子們的觀察力。

觀察力對孩子智能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曾說過:“我們是按三條線來研究學生的發展,這就是:觀察力、思維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縱觀曆史,很多偉大的發明都始于觀察力,伽利略通常觀察教堂裡銅吊燈的搖曳,發現了擺的定律;瓦特通過觀察燒開的水頂動壺蓋的現象,發明了蒸汽機;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幼年時熱愛觀察各種花卉、藥草的生長過程,寫出了世代流傳的《本草綱目》。

觀察是有一定目的、有選擇、有組織的感覺和知覺,全面、正确、深入、細緻地觀察事物的能力稱為觀察力,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對于一個人成才是非常重要的素質之一,科學研究表明,人獲取的各種信息中,來自眼睛的信息占到了83%,而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通過觀察獲得的。

幼兒觀察力的培養和策略有哪些(了解幼兒觀察力的5大特點)2

兩個孩子用放大鏡戶外在一天時間

幼兒觀察力的特點

對孩子來說,觀察是他們認識世界、增長知識的重要途徑,是進行科學發明與創造的前提,尤其是在幼兒時期,此時是孩子智力發展非常迅速的時期,而觀察則是發展幼兒智力的主要途徑。

大約從兩歲起,孩子就具備了初步的觀察力,随着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的增加,觀察能力也會得到逐步的提高,不過,幼兒的觀察力與成人的觀察力是不同的,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觀察不夠細緻

幼兒觀察事物,常常會出現兩種極端:一是注意輪廓,忽視細節;二是注意某些細節,忽視整體輪廓。這與孩子的知識經驗欠缺有一定關系。

比如,有些孩子在畫畫時,你會發現他會把紐扣畫得特别大,與衣服的大小完全不成比例。這或許是因為他每天在脫穿衣服時,都會接觸到紐扣,使得孩子對紐扣有了深刻的印象。這是孩子非常注意細節的一個表現。

有時候孩子還會突出輪廓,忽視細節,比如多數幼兒在畫人物時,都會忽視脖子、耳朵這些小細節,而把腦袋、身子格外的突出,因為脖子藏在頭和軀幹之間,而耳朵常常會被頭發蓋住,這些都是不大容易注意到的細節。

幼兒觀察力的培養和策略有哪些(了解幼兒觀察力的5大特點)3

孩子畫筆下的父親

二、觀察的持續性與穩定性較差

由于孩子的注意不穩定,加上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幹擾、影響,導緻他們觀察的持續性與穩定性比較差。研究表明,幼兒自由觀察圖畫的平均時間:3—4歲為7秒,4—5歲為8秒,6歲觀察的時間顯著增加,為12秒。

三、觀察不夠深入,概括性差

幼兒多是觀察事物的表面現象,比較膚淺,缺乏抽象概括思維能力的組織與指導,所以,不容易深入的觀察,概括性較差,不善于從觀察中找出規律。

比如,孩子看到家長喂小貓小狗,那麼,他也會學着父母的樣子去喂,但是他沒有仔細觀察什麼樣的食物才是小貓小狗喜歡吃的,他用拿蘋果、香蕉來喂小貓小狗。

幼兒觀察力的培養和策略有哪些(了解幼兒觀察力的5大特點)4

兒童喂養狗上白色隔離

四、觀察的目的性不強

幼兒觀察事物全憑興趣,往往沒有計劃和目的,比如,你讓孩子觀察小蝸牛是怎樣爬行的,孩子可能一下子就被蝸牛殼吸引了,顧不上觀察蝸牛是怎樣爬行的了。

五、觀察缺乏獨立性

幼兒在觀察事物時,很容易受周圍人的暗示,缺乏觀察的獨立性。比如,幾個小朋友在觀察一朵花,隻要有一個小朋友說了這朵花的特點,那麼,其他小朋友就很難再繼續觀察下去,他們會跟着别人說話的予以複述。

幼兒觀察力的培養和策略有哪些(了解幼兒觀察力的5大特點)5

江蘇灌雲:千名兒童畫秋天

如何培養孩子的觀察力

觀察力的培養要盡早進行,當孩子養成觀察事物的習慣之後,他們在看到某一事物時,就會不自主地去觀察,并在觀察中不斷激發自然觀察智能,那麼,我們如何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呢?

首先,捕捉孩子的興趣,引導孩子觀察

孩子天生就有強烈的好奇心,任何一件細小的事情都能激發起他的興趣,隻是不少家長因為忙碌,沒有注意到,更不可能積極引導孩子去觀察了。所以,我們平時應該給孩子更多的關注,發現孩子對某件事物感興趣時,你要引導他去觀察。

有一次,我帶兒子在公園玩,他被地上的一條小青蟲吸引了,蹲下來目不轉睛的看着小青蟲,小青蟲的身體一縮一伸地向前爬,憨憨地樣子逗得兒子哈哈大笑。我借此機會問他:“小青蟲有腳嗎?”“是不是所有的蟲子都有一樣的腳”“小青蟲是怎樣爬的?”

幼兒觀察力的培養和策略有哪些(了解幼兒觀察力的5大特點)6

在嫩草上爬行的蟲子

那天我和兒子在公園玩了一下午,我們發現了很多很多可愛的小蟲子,兒子每發現一隻蟲子,都會興奮地叫起來,然後我讓他給我講一講蟲子的特點,他的興緻一直很高,一直到天黑,才戀戀不舍地離開。

需要注意的是,引導孩子觀察一件事物時,不光要讓孩子用眼去看,還要調動他的多種感官,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都可以參與進來,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使大腦從多方面進行分析綜合活動;二是使孩子的興奮中心能夠不斷地轉移,克服了孩子注意力穩定性不強的問題。

其次,選擇合适的觀察對象

選擇一個孩子完全不感興趣,或者是超出孩子知識經驗範圍之外的觀察對象,孩子就會對所觀察的事物産生反感。家長在選擇觀察對象時,應該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來選擇,幼兒多喜歡色彩鮮豔、新奇的事物,比如美麗的花草、漂亮的蝴蝶,可愛的小動物等等。

另外,選擇色彩鮮豔、新奇的事物,不易讓孩子産生疲勞和厭倦心理。相關研究表明,人在觀察事物時,大腦皮層的相應區域會産生優勢興奮中心,對所觀察的事物給與最清晰的反映,而這種集中注意的觀察是很疲勞的。

幼兒觀察力的培養和策略有哪些(了解幼兒觀察力的5大特點)7

小女孩透過放大鏡看一個吹球

為了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你可以在家裡種一些蔬菜、菌類植物,占地空間無需太大,并給它起一個好聽的名字,比如蔬菜園,讓孩子來擔任園長,負責幼兒園的管理,澆水施肥,并觀察記錄蔬菜的生長情況。

我家大兒子上幼兒園時,我網購過好幾次蘑菇,蘑菇長大了,我就讓兒子自己動手去摘,然後炒菜食用,兒子非常喜歡這項活動。

最後,教給孩子觀察的方法

培養孩子的觀察興趣是第一步,接下來還要教給孩子正确的觀察方法。平時我們會發現孩子在接觸一些新事物時,總是東看看西瞧瞧,這摸一下,那摸一下,沒有正确的觀察方法,就很容易把觀察事物的重要特點漏掉,不僅達不到觀察的目的,還容易養成不良的觀察習慣。下面我給大家介紹幾種适合幼兒觀察的方法:

第一種方法:順序法

順序法指以一定順序來進行觀察,比如由遠及近、從整體到部分、從上到下等,沒必要讓孩子一定要學會哪種觀察方法,隻要孩子掌握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就可以了。

幼兒觀察力的培養和策略有哪些(了解幼兒觀察力的5大特點)8

看着一隻小蝸牛的欽佩與女孩

第二種方法:比較法

比較法指對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事物或現象的不同點和相同點,讓孩子掌握這種觀察方法,有利于孩子正确細緻、完整地認識事物。比如,你可以拿一根黃瓜和絲瓜來讓孩子觀察,找出他們有哪些不同。

第三種方法:追蹤觀察法

追蹤觀察法是指讓幼兒對某一事物或現象的變化和發展進行間斷性的、有系統的觀察,使幼兒了解其生長變化和發展的全過程,從而形成完整的認識。

要讓孩子掌握這種觀察方法,在前面我提到的家庭蔬菜園就可以派上用場了,可以讓孩子完整地觀察一棵植物從播種——發芽——開花——結果的過程。這種方法還能鍛煉孩子的耐心、細心,可謂是一舉多得。

待孩子掌握了一定的觀察方法之後,他們就無需父母在身邊指導,不再是爸爸媽媽讓我知道了什麼,而是孩子自己知道了什麼,還可以把他觀察到的情況講給父母聽,這對他今後的觀察力提高會大有幫助。

幼兒觀察力的培養和策略有哪些(了解幼兒觀察力的5大特點)9

自然體驗花園裡的孩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