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目8471.41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法律條文,作為84.71“自動數據處理設備”的一員,它所包含的商品在幾十年的國際貿易中反複變化,折射出技術和規則之間的互動關系。
8471.41的子目條文如下:
其他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同一機殼内至少有一個中央處理部件及一個輸入和輸出部件,不論是否組合式。
乍一看,很多人都會在腦海中蹦出市場上非常流行的一類電腦:一體機。但是此類商品是否屬于8471.41的商品呢?讓我們沿着時間軸線進入計算機的探索之旅。
1946年,第一台現代電子計算機誕生世界上第一台現代電子計算機ENIAC,重30噸、占地170平方米,一個碩大的房間裡充滿了由電子管、機械部件和複雜管線構成的不同部件,根本就不存在同一機殼的概念,自然和8471.41無關。
ENIAC的硬件構成(局部)
電子管計算機時代在電子管計算機時代,受制于技術,計算機無論如何都裝不進同一個外殼中,到了晶體管計算機時代,核心器件的小型化才讓一切變得可能。第一台晶體管計算機TRADIC,已經可以塞進衣櫥大小的機架裡了。當我們熟悉計算機擁有顯示器、鍵盤、鼠标這些部件的時候,我們常常會忽視一點——早期的計算機輸入裝置是紙帶、磁帶的讀取裝置,而輸出裝置也是紙帶、磁帶的寫入裝置,這些部件很容易和主機安裝在一起,因此早期的一些小型化的晶體管計算機也就成了最早的8471.41所定義的商品。
TRADIC的硬件構成(全部)
小型機和個人PC時代到了20世紀70年代,小型機和個人PC時代的到來,計算機才慢慢有了今天公衆印象中電腦的雛形——中央處理器、鍵盤和顯示器(甚至包括LED顯示屏)安裝在同一機殼内,構成了8471.41所定義的商品。在1984年鼠标被正式推廣商用以前,普通計算機是不配鼠标的,當時常見的X-Y軸定位裝置是和主機鍵盤裝配在一體的“軌迹球”。
HP 9100A、Heathkit H89、IBM 5100,最晚出現的H89屏幕最大
20世紀80年代到了1980年,人們對于電腦顯示器的視覺要求越來越高,計算機開始逐漸剝離了顯示器,而将鍵盤和主機整合在一起,此時的計算機已經不再符合8471.41的定義了。
東芝T100,顯示器另配
1984年蘋果推出的第一款在商業上配備鼠标的電腦“Apple Macintosh”,呈現了經典的“鼠标 鍵盤”的經典輸入配置,隻是不知道什麼原因,顯示器和中央處理器又合體了,此類的電腦也不屬于8471.41的産品。
Apple Macintosh,第一代鍵鼠套裝
20世紀90年代自從圖形界面和多媒體需求的普及,到了20世紀90年代,個人電腦終于形成了便攜式一體機和分體式機組兩條路線,而以計算為主要能力的巨大中小型機則在系統化、模塊化和規模化的道路上一騎絕塵。前者在《進出口稅則》中有8471.30的專門列目,而後兩類計算機則基本以系統形式貿易和使用,奠定了之後近30年的計算機産品格局。
三類計算機主流架構,均和8471.41無關
2010年的“一體機”概念2010年前後,市場上再度興起了一股“一體機”的概念,此時的一體機雖然強調集成化,但基本上隻是将顯示器和主機集成在一起,而鍵盤和鼠标還是遵從了消費者習慣分立布置,從這一角度上看,此時的商品仍然夠不上8471.41的标準。
一體機,輸入部件通常分置
直到近兩年,趁着觸屏技術的東風,部分一體機在屏幕前方覆蓋了觸摸屏,補上了輸入部件這一空缺,終于又回到了8471.41的範圍。
目前8471.41項下的計算機共有三類:
01
總重量超過10公斤的便攜式計算機,此類計算機通常為工業用産品,為了适應惡劣環境不得不做了大量加固和安全處理,導緻超重而不能歸入子目8471.30項下,而隻能歸入8471.41。
便攜式計算機,12.6KG
02
裝備觸摸屏的一體機,在同一機殼内集成了一個中央處理部件、一個輸入部件和輸出部件,再次完美的再現了子目8471.41項下商品的完美形态。
觸摸式一體機
03
部分不那麼“巨大”的小型機、服務器,相比較于碩大的中央處理部件陣列或是存儲陣列,輸入輸出部件反而是微不足道的附件,隻要中央處理部件能被裝在一個機櫃内,那麼在同一機殼内附加幾個輸入輸出裝置易如反掌。
“小”型服務器,附帶一個輸入輸出界面
貿易行業經常認為技術發展飛速的同時,對應《協調制度》的一些規則卻落伍且升級緩慢,不能滿足貿易的需求。但是,通過上述一系列的介紹,我們可以發現:作為一種商品分類的方法,無論商品如何變化,隻要确立核心原則,不斷地會有新産品來适應現行的規則,那麼歸類制度仍然有它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作者:臧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