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習性
楊樹喜光。要求溫帶氣候,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對水分要求十分嚴格,因其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比其他闊葉樹均高。楊樹種子小,蒴果成熟即開裂,因此采種用剪采果穗法或從地面收集。種子極易喪失發芽力,宜随采随播。在含腐植質多的砂壤土上播種育苗。楊樹育苗更多的是無性繁殖法。容易生根的樹種如青楊、小葉楊、歐美楊用扡插育苗。生根難的樹種,如毛白楊在扡插前先用生長調節劑處理穗條,或用嫁接法,把難生根的楊樹枝條嫁接到易生根的楊樹上,再扡插育苗。對根蘖萌芽力強的楊樹可在大樹附近開溝,切斷其側根,或在苗床上切斷根,以促進根蘖苗的發生。造林要求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華北平原以砂壤質潮土或潮褐土為好。如果地下水位過高則要求開溝排水。楊樹樹種的改良方法有選擇育種、雜交育種、多倍體育種、誘變育種等。楊樹的病害種類多,且危害嚴重。主要有葉斑病、葉黑星病、爛皮病、潰瘍病、根癌病和紫根腐病。害蟲主要有楊白潛蛾、楊枯葉蛾、楊扇舟蛾、楊笠圓盾蚧等。
2、品種
楊樹小枝具頂芽與芽鱗 2 枚以上。單葉互生,卵形或近圓形。柔荑花序,雌雄異株,不具花瓣,有環狀花盤及苞片。苞片頂端分裂,雄蕊多數、蒴果、種子小、具冠毛。對二氧化硫及有害氣體有一定的抗性,是綠化環境淨化空間,水土固沙的好樹種之一。在中國分布範圍跨北緯25~53°,東經 76~134°,遍及東北、西北、華北和西南等地。
2.1黃快楊
該品種适應性較強,在地勢高處及幹旱沙壤土上,生長良好。該品種是從雙快楊天然雜種群體中選育出的優良無性系。具有生長速度快,在水肥條件較好地塊,14a 生平均胸徑為 32.7cm,平均樹高為 21.4 m。
2.2格爾裡楊
本品種适應性較強,具有耐寒、較耐幹旱和瘠薄,抗爛皮病、潰瘍病和鏽病等特點。屬歐美楊優良無性系。其生長習性比較适合在沙土和粘土上栽培,但不适于酸性土或泥炭土。生長非常迅速,在水、肥條件較好地塊,幹旱、瘠薄沙地上 16a平均胸徑 30.2cm,平均樹高 21.8 m3。
2.3北京(605)楊
北京(605)楊是以鑽天楊為母本、青楊為父本雜交育成。經過多年研究的篩選,從中選育出優良無性系,得到了多數省級種苗基地擴繁和推廣。同其他速生楊相比,具有速生、适應性強、抗病、幹型通直等特點。
2.4銀中楊
銀中楊是白楊派與黑楊派派間雜種的典型。是以銀白楊為母本、中東楊為父本的雜交選育品種。該品種具有生長快、耐幹旱、耐水濕、抗寒等優良特性,雄性無性系,樹姿優美,無飛絮,較其他楊樹種更适合城鄉園林綠化。應用範圍廣闊,目前在東北等地推廣,大量用于綠化、防護林網營造和商品林建設等工程。适應北方各省市(區)應用。對灰斑病、楊葉鏽病、楊幹象甲和白楊透翅蛾有較強的抗性。
3、扡插育苗及操作方法
不同品種的樹種,在扡插繁殖的生理基礎上存在差異,其扡插枝條的發育階段的不同程度都将直接影響着插穗生根和成活率,當然,外界環境條件對插穗、生根也存在重要的影響程度,下面介紹 2 種常用的育苗方法。
3.1平畦扡插法
畦寬 2.6m,畦長 20~30m,打 60cm 高的埂,平整畦面,按行距 60cm,株 25cm 扡插,667m2插條 3500~4000 株,或者用5m×5m的方畦扡插。
3.2溝插法
每溝長 50m 左右(具體因地勢定),按 lm 劃線開溝,在每溝的兩側溝沿上進行扡插,要求保證插條在灌水後能吃上水,有利于提高插條的成活率。無論采用哪種方法,在扡插方式的選擇上,要根據插穗長度以及土質或是扡插方法而最終決定是直插還是斜插。部分地方習慣于秋季扡插,但為了小苗的生長質量,以春季扡插為好。扡插 4 株 /m,即株距 25cm,扡插 5000 株 /667m2,成活率可達 90%以上,插後立即灌水,使用小水慢灌法,使土壤與插條充分密接。在土壤不細碎、疏松的情況下,采用濕插法為好。
4、整形
4.1 修枝
修枝是為了培育膠合闆等其它加工業用的無節良材。8m以下側枝着生處的樹幹直徑達到 10cm 時,應修去側枝,即固定直徑修枝,根據樹幹直徑向下向上修枝,直到 8m 為止。修枝高度大緻如下:1~3 年少量整形修剪,4~5 年修枝到樹高1/3 處,6 年以後修枝到樹高的1/3、1/2 處。
4.2修剪萌條
修枝以後,還可以再生長萌條,有時是修枝刺激在原處長出的,應及早剪去。修枝應在秋季或初春沒有生長時進行。修剪應貼近樹幹、不留茬,以免形成節子。使用工具應銳利,使傷口應平滑。
5、楊樹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措施
5.1食葉類害蟲
以楊扇舟蛾為主,屬鱗翅目,成蟲雌蛾長 l5~20cm,雄蛾13~17cm。觸角栉齒狀,體灰褐色,5 月初第 l 代幼蟲出現,以後大約每 1 個月發生 l 代,l0 月下旬老熟成蟲吐絲作繭化蛹越冬。成蟲有趨光性,晝伏夜出。
防治方法:人工清除越冬蛹。尤其是摘除第 1、2 代幼蟲蟲苞,利用成蟲趨光性,燈光誘捕誘殺成蟲,利用白僵菌或蘇雲杆菌防治。可用90%敵百蟲、80%敵敵畏乳油或 50%馬拉硫磷乳油 1000 倍液噴灑。其他食葉類害蟲如楊小舟蛾、刺蛾等可參照楊扇舟蛾防治方法。
5.2蛀幹類害蟲。
楊樹天牛是楊樹最重要的蛀幹害蟲,主要指光肩星天牛、黃斑星天牛脅、桑天牛、雲斑天牛及青楊枝天牛等,是一類地域分布廣、危害損失和防治難度也最大的蛀幹害蟲。其中光肩星天牛危害最為嚴重。光肩星天牛屬鞘翅目、天牛科,雌成蟲體長約 22~35mm,雄成蟲體長 20~29cm,體黑色有光澤,本地一般 1 年 l 代,5 月初見成蟲,7~8 月為産卵盛期,卵經過半月左右孵化幼蟲,開始啃食樹幹。
防治方法:幼林注意撫育除雜,保持林内通風透光,在幼蟲期用 500 倍液有機磷農藥用注射器注入蛀孔再用濕泥封住,在成蟲羽化期(7~8 月)用樂果乳油 1000 倍液噴施樹幹殺滅成蟲。
5.3灰斑病
以苗期和幼樹受害最重,病害發生在葉片及嫩梢上,病葉早落嫩梢枯頂。病發初期,葉片上先生出水漬狀病斑,後期病斑上發生深綠色突起的毛點,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盤。誘發病害的原因主要是外界環境影響較明顯,與降雨、空氣濕度關系密切。每年的 6~7 月份高溫多雨季節屬于病害高發期。
防治方法:采用控制扡插苗的扡插密度,實行輪作管理,防治上多采用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噴霧殺菌,正常情況下半月噴施 1 次即可,堅持 3~4 次,即可有效消除病株病枝。
5.4潰瘍病
該病的表現症狀為感病植株的幹部在3 月中下旬出現質地松軟的褐色圓形或橢圓形病斑,有時出現水泡,手壓有褐色臭水流出,内有略帶腥臭的黏液,到 5~6 月份水泡自行破裂,随後病斑下陷呈深褐色,散生許多小黑點并突破表皮。當病斑包圍樹幹時,樹上部枯死。
防治方法:适地适樹,避免長途運輸及假植時間過長,加強撫育管理,培育壯苗,提高抗病力。用石硫合劑波爾多液噴樹幹,用多菌靈防治亦可。
文章摘自——(河南省漯河市碧苑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趙龍)
來源:惠農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