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959 | 作者
張敬、青橙 | 編輯
unsplash、網絡 | 圖源
這幾年,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體驗:
親戚走得少了,春節拜年也少了;
沒有親戚的聯系方式,有些連名字都記不起來;
辦事不喜歡托關系和欠人情,什麼都自己扛着……
逢年過節,甚至連家都不想回……
不同于老一輩對故土的留戀。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過年不回家,平時不聯系,似乎已經斷開了和家鄉、親人們的聯結。
今天,壹心理就和你聊聊:「斷親」。
大城市混不下去就回家托個關系?
不可能,年輕人已經開始「斷親」了
小楊說,他之所以來北京,就是因為受不了小地方幹什麼都要走親戚、托關系。
比如醫院挂号,在手機上就可以操作。
但隻要小楊爸要去醫院,就一定會提前打3個電話,通過親戚們在醫院的「關系」,幫他挂号、帶他插隊。
無獨有偶,Vivian的伯伯、叔叔或者姑姑,每次從村裡來鎮上買什麼大件,她爸媽也會像小楊爸一樣「走流程」:
打電話問朋友,認不認識賣這些的老闆;
問到後,打電話給老闆,寒暄10分鐘,再詢價;
等親戚們來了,她爸就開上車,接人去店裡。
一通操作,東西沒便宜多少;
老闆有時候還會「殺熟」。
但爸爸總是驕傲地說:
學着點,還是自己人可靠。
而Vivian,卻連誰是伯伯,誰是叔叔都記不清。
壹心理說:
不走親戚,被學界稱為「斷親」。
斷的還不是遠房親戚,一般是二代以内的姑姑伯伯、阿姨舅舅。
有研究顯示,年齡越小的群體,和親戚「經常聯系」的就越少:
90後大多數人隻是「偶爾聯系」;
18歲以下,就「基本不怎麼聯系」了[1]。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都不走親戚了?
問及原因,大家一般會說:
因為懶,覺得社交麻煩;
因為忙,疏于交往見面;
沒感情,好像沒什麼說的……
的确。
如今年輕一代獨生子女多,加上從鄉鎮到城市的遷徙,家族聚居的環境本就不在了。
就算難得一次的親戚聚餐,大家也是各玩各的手機,有的還聊着十幾年前的老梗和話題,年輕人尴尬到腳趾摳地。
還有的喜歡八卦私事、互相攀比……像父輩那種「打斷骨頭連着筋」的情感,這一代人基本感受不到。
但還有些人,比學界研究更「生猛」。
他們,已經開始和父母「斷親」了。
「斷親」之前:
我一眼就能看到頭的人生裡,
藏着看不到頭的痛苦
你能想象,一個女孩,18歲前都是寸頭嗎?
亞男就是。
她很少提起原生家庭,隻是說「父母對她的要求很嚴格」。
有一回,我們喝酒聊天到很晚。
7分醉了的她,
第一次聊起了媽媽:
她不想要我的,她想要兒子。
我永遠都達不到她的标準,因為我不是個男的。
「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賠錢玩意兒」這兩句話,我從小聽到大。
畢業後,亞男入職了省會國企,在一個不太忙的崗位上,開啟了一眼就能看得到頭的人生:
早九晚五,讀書寫字;沒什麼大富貴,也沒什麼大風浪。
但亞男的痛苦看不到頭:
她的工資卡在媽媽手裡,每個月都要等她「發零花錢」;
想出門玩一趟,都像小時候一樣事無巨細地彙報;
她有過喜歡的人,但媽媽知道後罵她「想男人想瘋了」;
然而,媽媽又同時給她安排了好幾場相親,都是大腹便便的土老闆,還威脅她「不去就斷生活費」。
最近亞男看《夢華錄》,發了條朋友圈:
把女兒賣給老頭換十貫錢,女兒跑了還追着找過來,抱着女兒的腿要錢。
這是葛招娣的親媽還是我親媽啊。
迎迎面臨的問題,比亞男更難。
她有個小2歲的弟弟。
為了讓弟弟上私立高中,爸媽把迎迎的生活費減半,完全不顧她高三沖刺,正需要營養。
上大學後,除了第一次去學校的路費,一分錢都不給她。
現在工作了,又「你該攢錢給你弟買房子了」。
或許是被抱着吸血的感覺實在太痛苦,這2個女孩都不約而同地選擇,融入同事朋友的圈子,慢慢地斷掉跟家人的聯系。
爸媽理解不了:
女兒為什麼長大了就變了,甯願把時間和錢跟外人一起「浪費」掉,也不願幫襯家裡。
壹心理說:
學界認為,人類關系分為初級關系和次級關系。
前者,指的就是血緣和地緣相近的關系,比如親戚、鄰居。
而次級關系,指的是具有共同利益的關系,比如同學、同事關系等。
随着社會發展,年輕人離家越來越遠,初級關系的重要性在不斷降低,而次級關系越來越重要[2]。
加班的時候,是同組的同事一起努力,一起吐槽;
難過的時候,是身邊的朋友一起聊天,相互纾解。
從這個視角來看,無論爸媽是不是「吸血」,年輕人「斷親」,似乎都「理所當然」。
「斷親」背後:
所有的突如其來,
都是蓄謀已久
從小到大,Vivian都在東北讀書,讀研也讀了本校,每個月都會回家——當然,是爸媽要求的。
讀研最後一年,Vivian不聲不響,申請到了美國的博士。
她爸媽很驚訝:
你為什麼突然跑這麼遠?
但隻有Vivian知道,自己謀劃了多久,猶豫了多久——
我再也不想被他們當擋箭牌了!
以前我還傻乎乎地幫我媽,還因此而很讨厭我爸。
結果我跟着他說起我爸壞話吧,她又埋怨我不孝。
現在他們要是敢問更喜歡爸爸還是媽媽?呵,我都不喜歡,行了吧。
現在,Vivian已經在加州結婚了,遠離了她從小就不理解也不喜歡的「走親戚」。
這幾年因為疫情,她順理成章地3年沒回國。
平時除了打錢,也幾乎不和爸媽聯系。
壹心理說:
雖然一直讓Vivian學會「托關系」。
但她的父母,其實連兩個人的關系都處理不好。
心理學家Bowen認為,一個成熟的人,應該有良好的自我分化水平[3]。
從人際關系層面來看,也就是,能把握好親密和獨立的平衡。
前者是來自他人的愛和支持,
後者則是掌握自己的人生。
Vivian爸媽的自我分化水平顯然不足,所以他們拉上孩子,把原本夫妻關系中的問題,變成三角關系,讓三個人的情緒纏結在了一起。
身處其中的孩子,自然也很難自我分化。
而在亞男、迎迎家裡,爸媽在金錢和心理上雙重控制,讓她們的「分化」之旅同樣艱難。
選擇「斷親」,在Bowen看來,就是在通過情緒阻斷的方式,來逃離情緒纏結的痛苦,完成自我的分化。
「斷親」的年輕人們想:
如果我拼盡全力,還是沒法獨立自主,那這個家給的親密,我也幹脆全都不要了。
迎迎雖然沒能像Vivian一樣「逃」那麼遠,但她也以疫情降薪為理由,堅決拒絕了爸媽的要錢。
在拒接了16通電話後,她拉黑了他們的号碼。
「斷親」之後:
過上了想過的生活嗎?
也不完全是
亞男的「斷親」路,走得比迎迎更坎坷,更猶豫。
她也無數次想過,把工資卡拿回來,把媽媽不合理的要求都推回去。
但她害怕,怕自己這樣做之後,媽媽老無所依;
怕,老家村子不大,會傳閑話;
也怕自己會後悔,事情又無法挽回。
但讓她下定決心的,是媽媽的一句話:
你不給錢,全村人都戳你脊梁骨,把你戳到爛。
媽媽說這句話時有多洋洋得意,她就有多心灰意冷:
這本該是你幫我保護的軟肋,現在卻成了你的把柄。
這通電話後,亞男開始坦然「擺爛」了:那你們就說吧。
她換了手機号,又挂失了原來的工資卡。
與亞男們不同,小楊的「斷親」,是被動的。
在大城市基本安定下來後,以往幾年也見不着的親戚,開始一個接一個地給小楊打電話。
今天,是姑姑家的小孩要找實習,希望小楊把他招到自己在的部門,哪怕專業完全不匹配;
明天,是伯伯有個老同學來看病,希望小楊給他挂個号陪同,不顧小楊那幾天項目正忙加班加到淩晨;
後天,叔叔鄰居的表親希望小楊幫忙……
當然,小楊每次都拒絕了。
結果,小楊還沒受不了,小楊爸先受不了了:
連親戚的忙都不幫,你太冷血了!
是不是我以後老了病了,你也不願意幫我?
那我就當沒你這個兒子,你也别回這個家了!
反正,小楊爸氣得不輕,不再聯系;
小楊則樂得輕松自在、不受打擾。
至于親戚怎麼說,小楊覺得無所謂,畢竟自己本來也不會回老家去。
「斷親」後的他們,終于獲得了自己向往的獨立。
他們不再被名為愛、實為控制的線綁架,不再需要承受,原本就不該屬于自己的問題、責任、情緒。
但同時,代價也如影随形。
被重視初級關系的老家親戚「戳脊梁骨」,隻是其一。
更難的,是自我懷疑。
雖然物理上斷了親,但原生家庭對她的影響,還留在亞男心裡。
一個人對自己有沒有能力、值不值得愛的印象,從小時候就會開始形成。
如果從小就經曆過度的幹涉,聽過太多責罵、打壓,小孩子也會懷疑,自己會不會真的是「賠錢貨」,會不會真的沒有價值。
這就是過度幹涉下,培養出的典型低自尊[4]。
而長大後,被壓低的自尊想要重振旗鼓,也不是件容易事。
所以,當亞男發現,斷親後,生活中的煩惱照樣一件不少時。
她也會擔心就這樣「斷親」,是不是太過于自不量力。
寫在最後
寫這篇文章,并不是想評判「斷親」的對錯,而是想讓大家了解:
「斷親」背後的酸鹹苦辣,和斷親之後的喜憂參半。
而假如你也在思考「斷親」,更重要的也許是:
你希望在這件事裡,尋求到什麼意義。
畢竟,這一代的年輕人,完成學業,進入城市。
茫茫人海中,不再有傳統的束縛,也越來越少親緣的支持。
或許,我們會面對和上一輩的拉扯和博弈,會聽到很多不同的聲音。
但正如學者梁永安所說:
我們依然可以建立起新的價值觀,用新的思維方式來接納世界,接納我們作為一個個體,在新時代的路上孤獨前行。
世界和我愛着你。
參考資料
[1]胡小武, 韓天澤. (2022). 青年"斷親":何以發生?何去何從?. 中國青年研究(5), 38-43.
[2]肖冬平. (2012). 當代中國社會人際關系異化現象透視. 楚雄師範學院學報, 27(10), 98-103.
[3]Bowen, M. (1978). Family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 New York: Jason Aronson.
[4]魏運華. (1999). 父母教養方式對少年兒童自尊發展影響的研究. 心理發展與教育(3), 7-11.
- The End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