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漢月,詞牌名,又稱“望漢月”,原唐教坊曲名。《詞譜》以歐陽修《憶漢月·紅豔幾枝輕袅》為正體,雙調五十字,前段四句三仄韻,後段四句兩仄韻。另有雙調五十字,前段四句三仄韻,後段四句兩仄韻等三種變體。
《唐聲詩》下編:“唐教坊曲,玄宗開天間人作。《雜考》自來對于‘漢月’有兩種意向,一乃詠昭君和戎之途中情緒,以漢月對胡塵興感。如粱筒文帝《明君詞》:‘秋檐照漢月,愁帳入胡風’,駱賓王《王昭君》:‘金钿明漢月,玉筋染胡塵’等,皆是。一乃關山行役,去國日遠之情,亦與胡塵對興。如徐陵《出自薊北門行》雲:‘漢月帶胡秋’,瘐信《怨歌行》雲:‘胡塵幾日應盡?漢月何時更圓’等皆是。本調始義……乃盛唐邊人久戍不歸,思鄉懷土之歎,‘憶漢月’正與‘怨胡天’對興,與上述第二種之意向為近。"
漢月:借指祖國或故鄉。調名本意即詠成邊之人、貶谪之人或罪逃之人的思鄉懷土之歎。柳永詞名《望漢月》,《樂章集》注正平調。
憶漢月·紅豔幾枝輕袅
【宋代】 歐陽修
紅豔幾枝輕袅。新被東風開了。倚煙啼露為誰嬌,故惹蝶憐蜂惱。
多情遊賞處,留戀向、綠叢千繞。酒闌歡罷不成歸,腸斷月斜春老。
憶漢月·紅杏一枝遙見
【宋代】 杜安世
紅杏一枝遙見。凝露粉愁香怨。吹開吹謝任春風,恨流莺、不能拘管。
曲池連夜雨,綠水上、碎紅千片。直拟移來向深院。任凋零、不孤雙眼。
憶漢月·詠螢
【明代】 邵梅芳
芳草誰知前度,正值寒塘欲暮。因風零亂玉階前,偷炤绮羅香處。
憐他垂柳外,千萬點、長堤碧樹。黃昏細雨情無人,管取夜深來去。
憶漢月·華山玉井間作
【清代】 屈大均
仙女洗頭何處。廿八寒潭長去。衣翻十丈白芙蕖,笑落一天香語。
多情應醉我,斟滿了、玉漿如乳。井中冰藕乞雙枝,相逐要生毛羽。
憶漢月·登樓
【清代】 吳绮
最是闌幹高處,望見斜陽煙樹。青山圍繞似相留,又倩江聲攔住。
也知秋正好,隻恐被、黃花催去。醉橫老眼對西風,曾見興亡無數。
憶漢月·答索曆
【清代】 鄒祗谟
縱使百年膠漆。三萬六千時日。紅箫翠帳幾多歡,又被閑愁攙越。
休把春秋記,着無數、等閑風月。今年寒食又來過,應恨莺花恍惚。
憶漢月·嶺南芭蕉
【清代】 董元恺
終歲青青如許。結就累累堪數。綠陰滿地綠天田,種熟萬千絲縷。
細把愁心展,費幾夜、春情機杼。故鄉風動北窗時,更著蕉衣銷暑。
憶漢月·代人愁月
【清代】黃之隽
沒個有情如爾。辛苦尋侬來此。夜闌珍重下回廊,蓦地照人憔悴。
垂簾渾怕看,偏照到、綠羅帏裡。一泓碧水浸衾寒,那忍卸頭來睡。
憶漢月·題美人春思圖
【清代】 談印梅
開卷春風滿幅。喜見其人如玉。鬖鬖華發乍垂肩,三五年猶未足。
眉痕春尚淺,教若個、藏他金屋。第三橋畔記相逢,一片蘼蕪正綠。
憶漢月·蠟梅
【清代】 吳茝
天末音書誰寄。消息故園開未。幾聲江笛度殘年,恐有銅仙垂淚。
黃昏丸月細。怕暈去、酒邊燈次。一般清興動揚州,莫道嚼來無味。
憶漢月·為底愁多歡少
【清代】吳绡
為底愁多歡少。幾度夢回人。羅緯春暖又春寒,不覺東風過了。
闌幹閑倚遍,辜負滿庭花草。日斜樹影近簾前,燕子不歸還早。
憶漢月·殘菊
【清代】 傅隐蘭
漸漸闌珊香冷。立盡斜陽紅影。伶俜倦蝶也魂銷,半是憐香半恨。
看紅衰翠減,绾不住、秋光轉瞬。籬邊隻剩傲霜枝。笑倩西風扶穩。
注:圖片為于鳳斌的山水畫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