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劉備讓養子劉封拜關羽和張飛為叔父,“雲長曰:兄長既有子,何必用螟蛉?後必生亂。”
這裡的“螟蛉”即“螟蛉之子”,指養子。這個成語誕生有3000年了,原本出自《詩經·小雅·小苑》,原文是“螟蛉有子,蜾蠃負之。教誨爾子,式穀似之。”
劉關張劇照
這段話說的是,蜾蠃(guǒ luǒ)會把螟蛉的幼蟲帶走,并養育教誨,“式穀”在這裡的意思是教之為善。毫無疑問,這首詩的立意是好的,作者以蟲子為喻,宣揚人與人之間的仁愛,言辭也很優美,充滿了正能量。字裡行間,不難感受到上古人民的淳樸和善良。
由于古人對上述兩種蟲子的行為觀察不足,産生了一個天大的誤會,以為蜾蠃自身不能繁殖,就把孤單的螟蛉幼蟲帶走撫養了。然而,蜾蠃哪有那麼好心,那不過是一種捕獵行為,螟蛉幼蟲會成為蜾蠃幼蟲的美餐。
配圖
這裡有必要對兩種蟲子加以說明。在《說文解字》裡,“螟”解釋為“蟲食菜葉者”,就是一種啃食菜葉的小青蟲。在現代漢語詞典裡,螟蛉是螟蛉蛾的幼蟲,也指代抱養的孩子。
蜾蠃在野外也很常見。“蜾”在《說文解字》裡解作,“蜾蠃,蒲盧,細要土蜂也。天地之性,細要,純雄,無子。”“要”字通“腰”,蜾蠃就是細腰蜂。這與《爾雅注疏》裡的解釋一樣。
古人認為蜾蠃隻有雄性,不能繁育後代,會把螟蛉帶走養育,養大了就變為蜾蠃。
配圖
西漢大學者、文學家揚雄著有《法言》,裡面有這樣有一段話,“螟蛉之子殪,而逢蜾蠃,祝之曰:‘類我,類我’。久則肖之矣!速哉,七十子之肖仲尼也。”
揚雄這段話比較有代表性。他說,螟蛉之子遇到危險的時候,遇到了無兒無女的蜾蠃,蜾蠃天天祈禱說,“讓它長大了像我!”時間久了,螟蛉之子果然長成了蜾蠃的樣子。揚雄還說,這就好比孔門賢弟子像孔子。
多數古人對這種說法都深信不疑,所以“螟蛉之子”作為一個成語,流傳至今。
配圖
但是,現代人發現,蜾蠃或者說細腰蜂,其實是一種寄生蜂,雌雄俱全。它們會捕捉一些鱗翅目的幼蟲等帶到巢裡,蜇一下,蟲子就被麻醉了,動彈不得。然後細腰蜂就在蟲子的身上産卵,以供其幼蟲孵化後食用。古人隻看了開頭,沒看到結尾,誤以為蜾蠃收養了螟蛉之子。
那麼,古代就沒人質疑這種現象嗎?應當說,任何時代都有善于觀察、喜歡研究事物的人。
老話“螟蛉之子”流傳了一千多年之後,到了南北朝時期,南朝有個牛人道破了玄機。他就是中國曆史上很有名的醫學家、煉丹家和文學家陶弘景。
配圖
陶弘景曆經南朝宋、齊、梁三代,雖說他是潛心于道家學問的隐士,也關心着天下大事。南朝梁年間,梁武帝蕭衍每遇到難以決斷的大計,時常派人咨詢陶弘景的意見,因此他又被稱為“山中宰相”。
陶弘景的博學多才甚為罕見,說他是個科學家也不為過,一生著述頗豐。在漢代醫學典籍《神農本草經》的基礎上,陶弘景編著了《本草經集注》,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他在這本書中駁斥了“螟蛉之子”的說法。
配圖
書中有一段話,“土蜂,今一種黑色,腰甚細……其生子如粟米大,乃捕取草上青蜘蛛十餘枚,仍塞口,以拟其子大為糧也……其一種入蘆竹管中者,亦取草上青蟲,一名蜾蠃。詩人雲:‘螟蛉有子,蜾蠃負之。’言細腰物無雌,皆取青蟲,教祝便變成己子,斯為謬矣。”
看來陶弘景對大自然的觀察細緻入微。他發現,一種黑色細腰蜂會産下粟米大的卵,然後捕捉一些小蜘蛛,“以拟其子大為糧也”,讓它的後代生長的過程中以蜘蛛為口糧;另一種喜歡鑽進蘆葦管的細腰蜂,即蜾蠃,也會捕捉小青蟲,喂養自己的後代。
接下來,陶弘景還揶揄了一把孔夫子,“造詩者乃可不詳,未審夫子何為因其僻邪。聖人有阙,多皆類也。”我們知道,《詩經》是孔子編定的,所以陶弘景說,那首詩的作者沒有發現螟蛉之子的秘密也罷了,不明白孔夫子為什麼也信以為真。聖人沒少犯這種錯誤。
孔子畫像
雖然陶弘景很早就發現了“螟蛉之子”的秘密,但與人們千年以來形成的觀念相比,他的聲音顯得微弱。幾百年後,北宋著名的藥學家唐慎微在其著作《證類本草》中聲援了陶弘景。
南宋學者葉大慶著有《考古質疑》,也對陶弘景的發現做了論證,“養桑蠶者,有一種班蠅,每入蠶室,必遺子于蠶身,故其身遂成黑點,他日作繭,則蟲先穴繭而出,其後複生翅為蠅。益知果蠃遺子蟲身之說為可信……陶說必不誣矣。”
配圖
葉大慶曾觀察蠶農養蠶,發現一種斑蠅會把卵産在蠶身上,看上去是一些黑點。最後在蠶繭形成之前,會爬出一種蟲子,變成長着翅膀的斑蠅。葉大慶以此進一步确定了果蠃産卵于蟲身的說法可信,所以他認為陶弘景的發現一定沒錯。
到明清時期,有不少學者都論證過陶弘景的觀點。然而,古代同樣有學者反駁陶弘景。南宋史學家鄭樵的《通志》裡說,有人破開細腰蜂的巢室,發現了死蟲子身上有蟲卵,但那是蟲子正在變化。因為到最後蟲子隻留下一張皮,說明它蛻變成了細腰蜂。
成語“螟蛉之子”長期被錯用的原因不外乎有兩點,一是有些古人很執拗,不接受事情的真相。第二個原因是主要的,數千年來約定俗成,人們已經用慣了這個成語,所以将錯就錯。當然,現代人不會再相信“螟蛉之子”的說法,也很少用到這個成語了。
參考文獻:《證類本草》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