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學語法也要有路線?
想到哪個學哪個不行嗎?
第一,語法有難易之分。
英語裡的語法主要分為詞兒的規則和句子的規則,整體來說詞兒的規則簡單一些,所以一般孩子們都會先從詞兒開始學,最先學的一般是名詞,比如水果,衣服,數詞,比如數字1-10,動詞,比如跑,跳,吃。
簡單的語法孩子接受起來容易,所以一般先學。
第二,語法有重要性之分。

從這個圖表裡能看出來,英語裡最重要的是名詞和動詞,第二梯隊是形容詞,副詞,數詞,介詞和代詞。
所以重要的先學,沒有人先學感歎詞。
第三,語法難度得匹配孩子的認知水平和語言水平。
有的語法雖然重要,比如動詞的時态,但是它很難,而且咱們中文裡沒有這個概念,三年級以下的小朋友理解起來很費勁兒。
我上篇也寫過語法對孩子來說為什麼難一看到這樣的語法書我就頭大,更何況孩子(點藍字可以直接看)。
而且學時态的時候需要用大量的句子舉例子,告訴孩子這些句子是啥時态,那些句子是啥時态,所以孩子怎麼也得有一定的英語知識,才能更好理解時态。
什麼樣的語法學習路線适合孩子?
老朋友們應該記得我之前寫過的英語學習規劃,點藍字可以直接看:教了10年英語,我給女兒制定了這樣的英語學習計劃,這篇裡我把孩子們從0基礎到通過劍橋五級的FCE這個這個過程分成三個階段,Stage 1--Stage 3,每個階段的重點,學到啥程度,用啥學,也都寫在那篇了。
今天的語法學習路線還是順着這三個Stage來寫,這樣有一條大線兒記起來方便。
Stage 1
這個階段孩子剛開始學英語,主要在磨耳朵,聽兒歌或者聽繪本。
這時候最重要的是多積累常用句型和話題詞彙,也不需要開始正經學語法,可以通過多讀多聽自然得理解下面這些語法内容:
名詞複數,知道一個蘋果是apple, 兩個蘋果是apples.
人稱代詞,知道I am/You are/He is/She is, 有的小朋友可能會知道they,we,it.
物主代詞,知道我的書是my book, 你的書是your book, 他的是his, 她的是her
情态動詞can, 知道I can read, I can swim, I can sing.
方位介詞,on, in, under這幾個基本的,閱讀量大的孩子可能知道behind, next to, in front of 這些稍微難點的。
用句型的方式學現在進行時,知道I am reading是我正在讀書。但是他們不懂這是時态,就知道這個句子表示啥意思。
上面剛說過時态比較難,但是為啥Stage 1就能接觸了呢?
因為孩子們讀的繪本故事裡會經常遇到描述圖片裡正在發生的事兒,比如小男孩兒正在滑滑梯,小豬正在蓋房子,這類就要用到現在進行時。
這個階段孩子們也不需要知道這些是語法點,掌握這些内容就行了。
Stage 1這些語法點也會在小學的時候都正經的當語法學一遍。

Stage 2
Stage 2的這兩三年,就不隻是光靠聽來磨耳朵了,要開始學認讀了,啟蒙早的孩子們在這個階段結束的時候也差不多3年級了,除了stage 1的語法内容之外,他們還能接受下面這些語法點,但是處于似懂非懂的狀态。
比較級和最高級,誰比誰大,誰比誰小。
There be句型,咱們小時候學的某地有某物。
副詞, 表示跑得快,走得慢,跳得高,要把形容詞變成副詞。
一般現在時和一般過去時的時态。
這幾個點在小學階段也都算是比較大的語法點,孩子們反反複複學不明白,是因為一個大點下面的細碎規則太多,需要很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思維,對小學孩子來說還是很有挑戰的,所以他們小腦袋瓜子轉不過來彎也正常。
就好比孩子們接受到一個命令,站在門口,給進來的人開門。看似難度還可以,但是分好多種情況。
如果進來的是一個人,就開小側門兒,進來的是一群人,就開大門,進來的是一家人,就開旋轉門,人多的時候孩子們很容易犯迷糊。
能學明白的孩子,要麼就是邏輯性比較強而且認真細心的,要麼就是閱讀量非常大,語感很強的。
所以想要小升初英語不拖後腿的,就得雙管齊下,大的語法點,要系統,大量,從單一到綜合地練習;小的語法點,靠大量閱讀來培養,比一個一個記規則更有效。
語法比較枯燥,所以分成兩篇來寫,這篇先寫小學。
知道枯燥還要寫,是因為這是孩子們學英語路上的第一大障礙,咱們多了解什麼年齡的孩子能接受什麼難度的語法,也能因材施教。
有的孩子學得費勁,可能是因為學的語法點超出她的年齡認知了,就像我高中就很難理解化學,要不是我有個好老師,我早挂科了,現在返回去再看,就覺得容易多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