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于揚 李玉坤
核心提示 隻“用”一條河,地處中原腹地的内陸周口,就可以變成連接長三角經濟圈的開放高地,實現從“黃土經濟”到“藍水經濟”的轉型。這在過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在周口變成了現實。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水而生的周口,當然也靠水而存。早在明清時期,周口的航運就聞名全國,被稱為“小武漢”。但近代以來由于興修水利等多種因素,周口航運一度擱淺中斷。
進入本世紀初之後,周口航運逐步恢複。尤其近幾年來,周口市委、市政府确定了發展臨港經濟的重大戰略部署,緊緊抓住長江經濟帶、淮河生态經濟帶建設和創建國家級多式聯運樞紐試點城市等重大機遇,成功實現華麗蝶變,讓内地也成了前沿。
航運“複興夢”,引領“新周口”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曾因漕運興旺發達的周口,也有着一個關于航運的夢。
2009年,沙颍河周口本市以下航道常年通航,這标志着周口航運“重見天日”。11年來,周口本地航運企業從無到有,已經發展成立了18家,從業人員達2萬餘人,貨運船舶1500艘,總噸位超120萬噸。
11年來,周口始終圍繞“水”字大做文章。尤其是近年來周口市委市政府提出“滿城文化半城水,内聯外通達江海”的口号後,航運事業得到迅速發展。
随着航運複興,周口已不滿足于守着碼頭裝裝卸卸,而是進一步提出了發展臨港經濟的長遠部署。目前,周口市的臨港經濟發展引起了中央、省、市領導的高度重視,國家發改委已将周口港區鐵路專用線項目列入2019——2020年127個鐵路專用線重點項目之一,省政府批複大廣高速在周口港區設立出入口,省發改委拟将臨港經濟上升為省級發展戰略、列入全省180個省級産業集聚區序列,同時,将周口港區列為全省18個區域物流樞紐之一。
就這樣,朝着既定目标,周口一步一個腳印在臨港經濟當面闊步前行。目前,周口的臨港經濟已經引起了長江、淮河等沿線港口的重視,成功加入海河聯運港際聯盟,先後開通了周口中心港至淮安港、太倉港、連雲港港集裝箱航線,連通了長江經濟帶、淮河生态經濟帶、環渤海經濟圈,為河南全面融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打開更加開闊便捷的通道。
多式聯運“周口論劍”,開啟臨港經濟新征程
周口的臨港經濟越來越引起關注。在業界,周口市能連續3屆參與主辦全國性的臨港經濟論壇,足矣說明了實力。
如今,周口市又向多式聯運邁步。據介紹,“多式聯運”是指由兩種及其以上交通工具相互銜接、轉運而共同完成的運輸過程,目前屬于新興大交通格局的重要支撐。作為“鐵、陸、水、空”運齊全的周口,依托航運發展多式聯運,恰逢其時。
9月25日,繼連續3年參與主辦臨港經濟論壇後,周口市委市政府再次和中國港口協會、河南省發改委、河南省交通廳聯手舉辦“2020全國港口行業多式聯運大會”,吸引全國各地的業界大咖共聚一堂,開展“周口論劍”,圍繞我國外貿形勢、港口發展運營、多式聯運建設等話題,發布著作、主旨演講和政策解讀。
而在這次大會上,近20家與臨港産業相關的項目采取台下、台上同時簽約的形式,與周口市簽約,涉及裝備制造、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節能環保、信息技術、商貿物流及信息服務等領域,總投資達187億餘元。
“這次大會在河南舉辦,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學習交流”和開放合作的機會,我們将以此為契機,認真學習借鑒兄弟省市的先進經驗,進一步完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不斷提升多式聯運發展水平。”河南省副省長劉玉江在大會緻辭中表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