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女子,風輕雲淡
歡迎關注槐序,這裡有最美古詩詞
…..
- 詩佛王維 -
..
人這一生,是一場漫長的修行。
王維,少年英才,15歲便名滿京師,17歲就寫下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20歲中進士後任太樂丞,為岐王李範的座上賓。
可是虔誠禮佛的王維,一生經曆也頗為坎坷。
27歲時,王維看破世俗,辭官還野,與妻子隐居淇上,本可過着遠離世俗的恬淡生活,遺憾的是他的愛妻于三年後病逝,這給了王維沉重的打擊。
為此,王維終身未再娶。
34歲時,王維經宰相張九齡的引薦,再次步入仕途,因為這件事,王維也飽受時人诟病。
原因是,因受奸臣李林甫構陷,張九齡在相位被貶,遠去荊州。當時滿朝皆默,唯獨受張九齡提拔的王昌齡敢于站出來替恩公鳴不平,并因此獲罪嶺南。
張九齡也是王維的恩人,王維因沒有直言進谏,而遭朝官非議。
但事實是,王維在張九齡去往荊州的路上,就作詩《寄荊州張丞相》,表達了願意共進退的決心。這是王維報恩的方式:不能陪你同風起,但可陪你落斜陽。
後來,王維也真這樣做了。
随後,王維被排擠出朝,赴涼州任監察禦史,有了人生第一次的出塞經曆。在那裡,王維寫下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42歲時,王維回朝,着手建設辋川别業,準備緻仕隐退,這是他對張九齡的諾言,也是自己的理想。
奈何玄宗不放,直至父母去世,王維才得以去職退隐。
随後“安史之亂”爆發,王維被安祿山擄去洛陽,幽禁在菩提寺,并被授予僞職。
戰亂平息後,唐肅宗登基,朝臣彈劾王維“同謀逆反”,幸虧王維被囚禁時曾作詩《凝碧-池》,加之弟弟王缙平叛有功,願削職為兄贖罪,王維才得以安然度過。
此後幾年,王維跳躍式升官,位居尚書右丞,再往前一步就是宰相。
但王維卻再次提出緻仕,辭掉所有官職,條件是換弟弟王缙回朝。
幾經請奏後,王維終于如願以償,此時他已經60歲了,可以說是把人生看得通透。
這從他的詩中可見。
- 詩文賞析 -
…
酌酒與君君自寬,人情翻覆似波瀾。
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先達笑彈冠。
草色全經細雨濕,花枝欲動春風寒。
世事浮雲何足問,不如高卧且加餐。
出自王維的《酌酒與裴迪》
“在辋口,其水舟于舍下,别置竹洲花塢,與道友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
這首詩是王維隐居辋川後,寫給好友裴迪的。
詩文大意可解為:
與君子暢飲,大醉後能自我寬慰,但人心反複無常,如同大海的波濤一樣。朋友即便相伴到老,也要按劍提防,要是你盼望富貴的人來提拔你、幫助你,不過是惹一番恥笑罷了;
山中草色青青,已經被細雨打濕,花枝欲迎風招展,卻遇春寒。世事皆如過眼浮雲,不值得一提,不如高卧山林,多多進食保養好身體。
這首詩,是王維對好友裴迪的“解勸詩”,蘊含了樸素的禅理,寫清了人情世故,也道盡了人生的本質。
都說“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在王維的詩中可見大智慧。
“酌酒與君君自寬,人情翻覆似波瀾”
從這兩句詩中可以看出,王維是在與裴迪對飲,并互相安慰,所以感慨世情冷暖、人心多變。
“君”表意指的是裴迪,亦指君子人。
“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先達笑彈冠”
一起白首的朋友,也需要時刻提防,不可全抛一片心,那些達官顯貴并不會付出真心,當你遇到困難時,他們更多的是在内心恥笑。
所以這兩句詩,也是王維的自我勉勵,他一生宦海沉浮,官至尚書右丞,自己也曾是達官,有過忘年之交,卻都成為了傷感的往事。
“草色全經細雨濕,花枝欲動春風寒”
這兩句詩,是王維描寫退隐後的景象,是現在的狀态,有細雨春寒、草木青翠,當是過得很惬意。
所以王維又寫:
“世事浮雲何足問,不如高卧且加餐”
這兩句詩極具人生哲學,大道至簡,管理好自己的身體,才是人生最要緊的事,紅塵中的那些紛亂,都是世人遮眼的浮雲,看透了便沒什麼可争的了。
榮華花間露,富貴草上霜,人要争也是與命運争、與時間争,不和别人争,吃飽睡好是最樸素的人生道理。
所以縱觀全詩,不僅彰顯了王維“詩佛”的禅心禅理,更是對後世之人的良言厚語,值得認真品讀。
- END -
#頭條創作挑戰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