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隻提《詩經·衛風·碩人》篇,知曉的人恐怕不多,有一定文學積累的人知道“碩”是大的意思,可能會以為《碩人》寫的是一個巨漢的故事,類似法國文學家拉伯雷筆下《巨人傳》,但若說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這句詩,恐怕大家都會恍然大悟,不錯,形容美女的千古佳句正是出自此篇。
詩經·衛風·碩人
衛風·碩人
碩人其顧,衣錦裴衣。齊候之子,衛候之妻,東宮之妹,邢候之姨,譚公維私。
手如柔美,膚如凝脂”,領如堵嬌,齒如狐犀”,煉首娥眉。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碩人教敖,說于農郊。四壯有驕,朱憤鏡鐮”,翟第以朝。大夫鳳退,無使君勞。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服歲,纏發發。葭簧揭揭”。庶姜孽孽,底士有遇。
可是“碩人”怎麼可能是美女呢?一直以來,中國傳統的觀念中,大家閨秀也好,小家碧玉也罷,都是“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的小女子形象,而像林黛玉那樣态生兩靥之愁,嬌襲一身之病的病西施模樣更讓人憐愛。《碩人》篇簡直有挑戰我們審美底線的意思,試想:一個1.78米的女子,長得膀圓腰粗的,她的美從何談起呢?
其實,《詩經》成書的時代是崇尚人的高大健美的身材的,這種對高大豐碩的人體的贊揚表達了先民以健康和生殖崇拜為尚的樸素的思想。《詩經》時代是一個女性解放、思想張揚的時代,這種開放沒有“纏足之後再放開的血腥氣”,而是一種毫不做作的自然審美。《唐風·椒聊》稱贊婦人“碩大且笃”,《陳風·澤陂》中的姑娘說到自己心愛的小夥時也用“碩大且卷”一詞。《小雅·白華》中“念彼碩人”等都是同樣的意思。
“碩人其颀,衣錦裝衣。”穿着華美嫁衣的“碩人”身材修長高大,《碩人》開篇的一句似乎勾不起我們對女子美貌的遐想,但這首詩的作者也不着急,接着是簡要地介紹了一下這個女子的身份:衛莊公的夫人莊姜。《碩人》描寫的是莊姜嫁與衛莊公的場面。如果說詩的開頭幾句,莊姜還是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話,接下來的詩句堪為天成。
我們讀詩的心情也和志忑的新郎一樣,小心翼翼地掀起新娘的頭紗,新娘的美一瞬間照亮了整個屋子,新郎就這樣一動不動地完全沉浸在這種難以言說的美之中。中國古時對美女的外貌描寫一般傾向采用側面烘托手法,也許是為了偷懶,都不願意直接落筆寫具體的美貌,而是像畫潑墨山水畫一樣,随意地點幾處,留下無限的空白讓人們遐想。
莊姜cos圖
别的不說,看《國風》的開篇《關雎》就沒有直接說“窈窕淑女”漂亮到何種程度,隻是說“君子好逮”,讓男子“癌寐思服”、“銀轉反側”。這樣的女子到底長什麼模樣沒有一個标準答案,我們隻能按照心之所至勾勒出一幅畫像來。
同樣,《蒹葭》也是如此:“兼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在秋水迷離的清晨,有一位清傲的美人伫立在潔白的蘆葦中央,微風撩起了她飄逸的長發,水天一色,美人的麗影忽隐忽現,讓人尋覓不得,讓我們這些急待一睹美人芳容的人“搔首踟蹰”、不知如何是好。
但《碩人》的作者另辟蹊徑,偏偏要把人的動态的、難以名狀的美用生花妙筆描繪下來:“手如柔黃,膚如凝脂,領如蟾擠,齒如犀,蛛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手指纖纖如嫩黃,皮膚白皙得就像凝結後的油脂,脖頸白得像天牛的幼蟲,牙齒就像葫蘆子白又齊,額頭寬大方正,微微地一笑酒窩頓現,一雙美目顧盼生輝。
有了這首詩後,我們知道原來人的五官是可以這麼比拟的,那些看似隻能依靠繪畫或者攝影才能記錄的美麗,如果使用妥當的言語依然可以再現。看看這位天才詩人的比喻,所比的都是一些生活中常見的事物,被作者信手一拈,就可以把五官的特點形容得惟妙惟肖。後代很多描寫女子的詩句都受到《碩人》的影響,如漢樂府《孔雀東南飛》中描寫劉蘭芝的外貌:“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劉蘭芝
清人姚際恒感慨說:“千古頌美人者無出其右,是為絕唱。”可惜的是他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或者他可能不忍心把莊姜背後的痛苦說出來。《毛詩序》中說:“《碩人》,閱莊姜也。莊公惑于璧妾,使驕上俗。莊姜賢而不答,終以無子,國人闵而憂之。”看來在當時,即使是美貌出衆的莊姜也沒能避免遭遇“士貳其行”的悲慘局面。
如此身份顯貴的女人,擁有盛大隆重的婚禮,但在華美尊貴的背後卻發出了“氓”中女子的哀歎聲。也許了解了這一層之後,我們對“碩人”的美的認識才又加深了一步,就像我們細品“喜劇之美”和“悲劇之美”的區别一樣,如果莊姜留給我們的永遠是無可挑剔的外貌,我們可能會在瞬間被“驚豔”到,但時間一長就忘了,倘若多了解些莊姜的經曆,恐怕她的美麗與哀愁更能撥動我們的心弦。這種萦繞在心靈上的琴聲,怕是怎麼也抹不掉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