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期話題:為什麼順治出家,能成為滿清第一懸案?
清宮有四大疑案:太後下嫁、順治出家、雍正被刺、乾隆身世。
這些疑案,至今還在困擾着學術界,得不到确切的答案。
因為太後下嫁屬于宮廷绯聞,是真是假,對曆史的影響有限。
雍正被刺和乾隆身世,則屬于野史秘聞,捕風捉影,信不得真。
在這四個疑案中,影響最大的就是順治出家。
否定順治出家的觀點認為,應該以正史為準,順治确實病死于天花。
贊成順治出家的證據卻更多:
比如,康熙皇帝六次西巡,其中有五次都去了五台山,目的就是為了去尋找父親。
又比如“庚子之變”時,慈禧太後攜光緒皇帝“西狩”至五台山,五台山和尚找出了許多宮廷的禦用器皿來招待。據說,這些禦用之物就是順治出家時帶到五台山來的。
還比如光緒的老師翁同龢在日記裡記載了他在北京西山見到的一首題闆詩,此詩出語真率,口吻很像傳說中、棄江山社稷于不顧的順治皇帝,例如“我本西方一衲子,緣何落在帝皇家!十八年來不自由,南征北戰幾時休?朕今撒手歸山去,管你萬代與千秋。”
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為什麼大家不相信順治的死,而要執着于他出家呢?
這就是人性的獵奇心在作怪。
首先,正當盛年的順治皇帝突然駕崩,不免令人生疑。
其次,大家對于宮廷秘聞,往往充滿各種猜測與幻想,恨不得穿越時空,一探究竟。
最後,吃瓜群衆對順治的草率死法不甚滿意。
人們更願意相信順治是為愛出家。
他愛美人不愛江山,棄天下于不顧,遁入空門,不問世事。
這樣有血有肉有看點的故事,試問誰不喜歡呢?
這樣有個性、有情調的皇帝,誰不想去探究一番呢?
平淡無奇的故事,過耳便忘;曲折離奇的故事,才能滿足大衆獵奇的心理。
順治出家與否的真實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故事要足夠精彩。
隻有這樣,才能成為大衆茶餘飯後的談資。
電視劇《康熙王朝》中,認為順治因為董鄂妃的死,看破紅塵而出家。
孝莊為了遮掩這個“皇室醜聞”,宣布順治病死。
并且下令抹除了所有的曆史記載。
所以,為什麼順治出家為成為迷案呢?
根本原因,還是滿清的文化專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