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明專欄】
中學生互贈生日禮物當休矣
原創作者|劉文明(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處)
孩子今年讀高二。上個月的某一天,是其生日。那一周周末,孩子從學校回家時,大包小包地拎回來不少東西:有書、筆和筆記本,有水杯、巧克力和公仔布娃娃,還有各種各樣的糖果食品。總之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雖然筆者已經注意到,從初中開始,孩子就逐步浸染到同學之間互送生日禮物的習氣。但是這次收到禮物之多,可謂“曆史”之最,直令我有點“瞠目結舌”。
對此,就連孩子自己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孩子主動承認,相比于去年,這回生日禮物收得确實多得有點“誇張”,出乎預料。見到這個架勢,我還是沒有忍住自己的“火爆性子”,劈頭蓋臉地向孩子發問:你們同學買禮物的錢從哪裡來的,是通過自己勞動得來的嗎,還是父母的錢?如果是花父母的錢,是不是都咨詢過父母的意見?你們互送生日禮物這件事,班主任和學校知道嗎,沒有管過你們嗎?你們這樣送來送往會不會形成攀比風,從而導緻所送禮物越來越貴重?
孩子顯得一臉委屈和無奈,解釋說自己也是身處“局中”,沒有好轍。同學很熱情地買了禮物送過來,真的不好意思拒絕接收。班級已經基本形成了這個習慣性的“亞文化”,老師沒有明确制止,同學們也沒有覺得不妥,反而覺得過生日互送禮物是一種感情粘合劑。一遇到班上有同學過生日,大家就開始琢磨采購和贈送啥禮物為好——雖然為此感覺有點心累,常常會為買什麼禮物和什麼價位最合适而“燒腦”。
這番解說,應該是大多數同學的想法。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學生從衆心理作怪。同學們明明覺得這樣做确實有點“心累”,明明覺得花父母的血汗錢不好,但是既然大家都這樣幹,已經成為一股風氣,自己也必須随大流。如果班上僅僅是自己一個人堅持不受、不送禮物,可能就會與“大環境”格格不入,被同學當成“小氣”“另類”和“不合群”,然後被“疏遠”和“孤立”。
第二個原因是同學對融洽感情構建存在片面認知。在獨立思考、獨立判斷正确形成之前,同學們往往片面認為禮物可作為同學間有效“勾連”載體,通過送、受禮物,就能構建、加深和鞏固融洽的感情。殊不知,這實在是一個“錯覺”。在青春洋溢的芳華裡,肆意流淌的本身就是天真爛漫地真感情,根本無需“禮物”點綴和修飾。以筆者自己經曆為例,在高中和大學時代,班上從來沒有為哪位同學過生日之說,更談不上互贈生日禮物了。彼時少年,交情的唯一紐帶就是“純天然”的充滿勤奮氣息的豆蔻年華,滿腔家國情懷的書生意氣。時到如今,雖然歲月更叠,我們逐漸鬓霜,但是同學之間感情日笃而且常新。
理性地看,中學生互送生日禮物是社會生活現象在中學生身上的體現。社會是孩子的大老師,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是,家長和學校作為學生的教育任務主要承擔者,還是要切實擔起責任,站在立德樹人、教書育人和引導學生确立正确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高度,對孩子進行教育,引導孩子們認識到,君子之交,應淡如水。君子之風,在于高潔。對于日漸濃烈的互贈生日禮物之風,要高度重視起來,看得見,抓得早,管得緊,看得嚴,“堵”“疏”結合,标本兼治。
刹住愈演愈烈的中學生互贈生日禮物之風,對學校和老師而言,首先要發揮好班規班約效用,有棱有角地“堵”。要建章立制,強化規則意識,旗幟鮮明地把“禁止生日互送禮物”作為一條鐵的紀律寫入班規班約,明确“花錢買的禮物絕對禁止,手工制作禮物也不提倡”,向學生講透道理,讓全體學生形成共識,人人知悉,共同監督遵守,“實錘”堵住異化風氣。
其次要有情有義地“疏”。赢得學生信賴和擁護,需要學校和老師與同學們共情。學校和老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理解同學們學習壓力較大,距離父母較遠,渴望被重視和關注,渴望得到建立融洽感情,建立深厚同窗友情。這個需求是青春期少年的正當心理訴求,學校和老師須尊重理解,便可成為學生的貼心人。疏導之計可采取集中過生日的辦法,可約定在一個月的某天,集中為當月過生日的同學集中慶祝,所需經費統一從班費開支,集中搞生日大Party,買生日蛋糕,唱生日快樂歌,送生日祝福,并讓過生的同學發表感言,分享幸福快樂,借此開展勵志教育、感恩教育和演說訓練,增加班級凝聚力和“情感粘度”,增強學生“幸福感”。
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除了學校和老師發力之外,家長也要和學校保持高度合拍,支持學校的行動,教育和監督孩子,如水一般交友,“靜”下心來讀書,健康快樂成長。
(本文為劉文明老師原創投稿)
作者簡介:
作者劉文明系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處負責老師。被學生譽為“學生之友”。校長傳媒專欄作家。偶有相關教育心得和觀點散見于中國高等教育、中國青年報及中國教育報等報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