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大徹大悟的人如何修行

大徹大悟的人如何修行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1 12:18:05

這世界上有沒有一本讓人看了能“大徹大悟”的書籍?

我認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這樣的一本書,也不可能存在一本如此“便捷高效”的書,如不然,這世界上的怎麼可能是傻子更多一些呢?

大徹大悟的人如何修行(怎麼做才能大徹大悟)1

曆史上的經典琳琅滿目,數不勝數,以傳統的儒釋道三教為基礎說:

儒書是中國文化傳承的基礎,讀後可以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人與自身性格之間的關系,是入世的不二法寶。

道書闡述了世間萬物的本質,根源,規律,闡述了人、自然的統一、矛盾,是一本出世奇書。

佛書是世界上最可能讓人覺悟的書。“佛”的意思是“覺者”,也就是“大覺大悟”之人,是擺脫了這個世界上所有枷鎖的人,所以最後他們的宗旨就落到了這個世界的本質上——人,或者說生物,講“慈悲為懷”,講“普度衆生”。

大徹大悟的人如何修行(怎麼做才能大徹大悟)2

我不是一個學佛的人,但我很喜歡三教的書籍。在一定程度上,每個人追求的“大徹大悟”是不同的,故而所學、所看之書,所需要滋養的閱曆,所體悟的結果,都會因人而異。

想在人迹溝通交往方面大徹大悟,那必不可少的就是孔孟學說。孔孟學說已經紮根中國兩千餘年,它對中國人的行為與思維都産生了巨大的影響,為何中國人與外國人思維方式不同?儒家思想就占很重要的比重。讀懂孔孟,就讀懂了半個中國的人情世故,曆史興衰。

如要獨善其身,那讓自己大徹大悟的書籍一定是道家學說。我很喜歡《道德經》,但并不喜歡别人“歪解”此書,有人把道德經用來講人際溝通,用來講企業管理,這些并不會讓人生變得更加簡單,反而會變得很複雜。

讀書是一項修煉。寫書的人把自己腦子的思想裝在紙張上,看書的人可以通過紙張來完成與作者的心靈溝通,甚至是自我拷問,自我剖析。

我很好奇,老子是在一種什麼樣的曆史環境和個人思考中寫出的這本書,這本書雖然沒能讓我大徹大悟,但着實解決了很多我媽都沒法告訴我答案的問題,比如“人為什麼活着”。

大徹大悟的人如何修行(怎麼做才能大徹大悟)3

其實我喜歡佛學,但不迷佛。入了佛門,就要斷了七情六欲,這本質上,就是斷了“入世”的一切因素。學佛雖然不用斷七情六欲,但多少都會對這些身外之物産生一種“透徹”的思想。想要學佛,一定要有儒的基礎。儒的基礎越深,對人,對社會的理解越深,佛的作用就越大。

而佛與道的區别也很簡單,道是把人拉到天外,像個神仙一樣俯瞰世界,可以接受貧窮,可以接受富有,是一種超然萬物般的思想狀态。

而佛的好處就在于,它能把超脫到天外的人拉回來,讓你重新意識到,自己還是個人,即便在思想上逃脫了這個世界,但肉體依舊需要安放。故而,佛的修行不隻局限在思考中,也經曆在刨地種瓜中。

中國最著名的經典,大多都有三教的元素,如何在其中尋找出路達到“大徹大悟”呢?

其實有一句話很能解釋問題“汝欲學詩,當求于詩外”。

讀書,是不會大徹大悟的,尤其在中國。在中國最不缺的就是“死讀書”的人,因為中國人太多了。

大徹大悟的人如何修行(怎麼做才能大徹大悟)4

那什麼最重要呢?古人雲: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如果讀書能通透,何必要行萬裡路?

在本質上,閱曆與讀書一樣重要,是大徹大悟的兩個必備因素。用道家的思想來看就是:沒有迷茫,何來覺醒?

在這就不得不提兩種“大徹大悟”的概念。

一種是沒有文化的,一點學都沒有上過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沒有什麼憂愁煩惱,他們不去想“大徹大悟”,所以也就沒有“迷茫”。

一種是特有文化的人,經曆過世間百态,人情冷暖,又通曉事件人文法理,他們飽受文化與折磨,不得不去想一些事情,而且越想越迷惘,越迷惑,所以他們最後的“大徹大悟”,是靠自己走出來的。

“大徹大悟”分兩種人,一種是至純之人,根本不想何為透徹,所以他們生來透徹;一種是至渾之人,他們雖然很渾濁,但通過自己的修行達到了至純的境界,也算透徹。

而其中最痛苦的,就是活在這兩類中間的人。

其實世界上百分之99.9%的人都是這其中之人,他們失去了純真,卻又沒看透渾濁,終其一生反反複複尋找方法追求透徹,然而也就這樣忙碌的過了一輩子不得結果。

大徹大悟的人如何修行(怎麼做才能大徹大悟)5

其實世界上沒有讓人透徹的書,因為透徹是量變而引來的質變,經曆的多,看得多,思考的多,那自然離通透就更近一步。

其實世界上也沒有不讓人透徹的一本書,哪怕這本書就寫了一句話“看這本書的人是傻B”,也會有人因此覺悟,因為有些人終究會走到一個引起質變的“點”。

佛門有個故事,叫香岩和尚講“悟”。香岩和尚學了幾十年佛法,自以為知識儲備很夠,而且下山閱曆也不少,但他就是沒有開悟。一氣之下,香岩和尚跑去種地了,有一天在鋤地,突然蹦起一個小石子,打到了自己的腦袋,香岩和尚開始很煩,于是直起腰揉頭,就在他站起身這一瞬間,他開悟了,感覺自己看世間萬物感覺都不同了。

這就是一個小石子引發的質變。

人生,未必需要大徹大悟。對有些人來說,人生是一場旅行,對有些人來說,人生是一場修行。

人生修行,終究是講緣分的。有些人閱曆不夠,有些人讀書不夠,有些人機緣不夠,這些人都沒法“大徹大悟”。

讀書、經曆、思考、機緣,是“通透”的四大要素。

大徹大悟的人如何修行(怎麼做才能大徹大悟)6

就思考苦求“大徹大悟”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種執念,一種迷茫,一種自囚。然後又尋求看一本書解決大徹大悟這個問題,則執念更深,迷茫更重。

讀書,是為了讓自己變通透,不是為了給自己增加牢籠和煩惱,為了結果而追求結果,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兒。

想要大徹大悟這個結果,首先要保證自己在路上。不要管看什麼書,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一定有其獨特價值,多看多思考;生活不要管酸甜苦辣,每件快樂或苦惱的事兒,都能得到感性或理性的答案。

看的多了,走的遠了,想的多了,機緣也就到了。

本質上,種地、打坐都是修行;身體和思想,總得有一樣在路上。

至于結果,或許真正通透之後,就無用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