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到有文章說蘇轼和王安石不合,時不時便上演文學大戰。
流傳最廣的便是關于蘇轼改字的故事。
傳說有一次蘇轼前去拜訪王安石,王安石在午睡。
蘇轼不小心瞄到王安石書桌上的一首詩,這首詩名為《詠菊》。
其中兩句是這樣寫的“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
蘇轼看了這兩句,暗道:這老王忒糊塗了,菊花明明是枯萎的,怎麼會是落花呢?
于是提筆寫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
王安石看後但笑不語,隻是找了個機會将蘇轼貶到黃州。
蘇轼在黃州呆了将近一年,到了重陽節那天,恰逢連日大風停了。
蘇轼便和好友到花園賞菊,看到菊花飄落,滿地鋪金。
他突然想起王安石的那兩句詩,恍然大悟,這才明白原來是自己錯了。
其實這個故事很明顯是後人杜撰的。
其他不說,就蘇轼被貶黃州這件事和王安石根本沒有關系。
蘇轼是因為烏台詩案才被貶谪的,而當時王安石已經退隐金陵了。
案發時,很多人落井下石,被人視為蘇轼仇敵的王安石卻上書為他求情,“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
可以說蘇轼最後能免遭一死,和王安石的這封上書也是有很大關系的。
嚴格說來,兩人隻是政見不同,即使是文學上偶有争執,也不過是文人間的互相切磋罷了,并沒有像後世傳的那般針鋒相對。
關于他們的文鬥最典型也是最可信的應該是那兩首很相似的詩了,至今傳唱不衰,還入選教科書。
這兩首詩分别是蘇轼的《題西林壁》和王安石的《登飛來峰》。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登飛來峰》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先來說說蘇轼的《題西林壁》。
這首詩寫于1084年,蘇轼因為烏台詩案被貶黃州,在這一年又改遷汝州(河南),他在離開黃州趕赴汝州的途中經過九江,便攜好友同遊廬山。
廬山的壯麗風光給了他無限靈感,于是便寫下了若幹記遊詩,這首《題西林壁》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詩歌表面寫的是廬山的風貌,實際是寫人生的感悟。
廬山是那樣的千姿萬态,無論是正面、側面,還是遠看、近看,遊人所處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世人總是看不清廬山的真面目,那是因為身處廬山之中啊。
這首詩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們常常會因為分析問題的角度不同,而産生片面的理解。
要想認清事物的原貌,應該跳出思想的局限,從各個角度去觀察,客觀、全面地分析,如此才不會被迷惑。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樣的道理即使是今天仍然适用。
蘇轼這首詩雖然隻有短短四句,卻揭示了深刻的道理,耐人尋味,是難得一見的哲理詩。
再來看看王安石的這首《登飛來峰》。
飛來峰又名靈鹫峰,位于西湖靈隐寺附近。
這首詩寫于1050年,當時王安石在浙江任知縣,任滿,返回故鄉,途徑杭州,登上飛來峰,寫下這首詩。
那時他正值而立之年,初入官場,躊躇滿志,所以這首詩也顯得大氣磅礴。
詩歌前兩句寫的是他登上飛來峰,所看到的旭日東升的景象,表現了詩人朝氣蓬勃,淩雲壯志的精神面貌。
而後兩句也是揭示了人生哲理:站得高,看得遠隻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思想達到了一定的高度,那麼就不會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
蘇轼當時是被貶黃州,人生失意,而王安石是志得意滿,意欲大展拳腳,所以兩人看待問題的方式會有所不同,這和他們當時的心境有關。
這兩首詩的題材差不多,又都揭示了深刻的道理,所以後世一直争論不休,難分高下。
不知你更喜歡蘇轼的《題西林壁》還是王安石的《登飛來峰》?
- END -
作者:凱紫
看完的讀者,記得給凱哥點個贊哦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