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景德鎮名家孫全和

景德鎮名家孫全和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09:06:10

(作者|姜強):汪兆炳,字钰亭,男,1952年生,“汪派山水”第三代傳人,是“珠山八友”之一的汪野亭次孫、“珠山小八友”汪小亭之子。“珠山八友”是中國陶瓷藝術最優秀的代表,是晚清民初景德鎮陶瓷藝術的改革先驅,同時也是景德鎮陶瓷藝術創新發展的開路先鋒。“珠山小八友”是繼“珠山八友”之後的又一批陶瓷藝術家,他們傳承了“珠山八友”文人瓷畫藝術,并創造性地将其發揚光大,人們尊重其藝術成就、創新精神以及對後人所産生的推動作用,稱之為“珠山小八友”或“八小名家”。

汪兆炳出生于陶瓷世家,從小跟随父親汪小亭和姑母汪桂英研習汪派山水畫,在父親和姑姑的言傳身教下,深得汪派山水真傳,并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改良,從釉色的配置、構圖選材、意境營造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探索與發展,發揚并光大了祖父輩們自創的汪派山水,成立了汪派山水研究所,其藝術作品深受社會好評、專家青睐,得到了衆多老一輩大師的肯定和推寵。現集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國家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國畫院江西分院副院長及中國國畫院昌南陶瓷研究院院長等衆多名譽于一身。作品屢獲“中國瓷再引世界風”全國陶瓷展賽金獎、中國書畫“百花獎”金獎及國際繪畫書法大賽優秀獎等大獎;不少傳世之作被港澳台、柬埔寨、新加坡、日本、美國、加拿大等海内外國際友人争先收藏,有的還被國家郵政部門印制為“郵票”在全國公開發行。

景德鎮名家孫全和(立志做好珠山八友)1

汪兆炳13歲即開始學畫,至今從事陶瓷藝術創作近50年,受爺爺、父親和姑姑的影響很深,先輩們對藝術的執着與追求,給他留下了無法抹去的印象,并潛移默化指引着他的成長、激勵着他的進步。在先輩們的言傳身教之下,他從小就很懂事,也很能吃苦耐勞,很早就跟着父母進廠做工、下地幹活,繁重的體力與手工勞動,既鍛煉了他的性格,也培養了他的毅力,也使他較早就明白了生活的艱辛以及活着的意義。

為了内心深處的一種責任和使命,也為了活着的勇氣和擔當,他立志要像先輩們一樣做出點事業、做出點名堂來。也許是遺傳、也許是天賦、也許是興趣、也許是熏陶,練習與鑽研畫畫成了他最初的選擇,也成了他最終的堅持。

他進過廠,做過工,教過書,下過放,當過門衛和保管,經曆是他的财富,年華是他的積累。崗位雖然經常輪換,但對藝術的執着與追求,他卻一直從未間斷。冬去春來,寒來暑往,他廢寝忘食、嘔心瀝血,總是辛勤耕耘于書法與繪畫的藝術創作當中。

生活是他的老師,志向是他的動力。他生活在田園山莊,整天與天地接囊,大自然帶給他無比的想象與啟發。莽莽天宇,恢恢地輪,一切有形有影、有聲有色的自然萬象,都成了他執着于藝術創作的靈感與源泉:天上的雲展霞飛,地上的山聳泉注;植物的抽絲吐綠,動物的奔竄潛藏;朝晖夕陰,風雨雪霰,這一切順乎自然的天地大美,無不使他的生活與藝術充滿人間真味與自然情趣。

景德鎮名家孫全和(立志做好珠山八友)2

他在繼承家傳的汪派山水的同時,不斷加以大膽創新,技巧上也形成了自已的風格。他說,在瓷畫中注入情感并創造出具有新的意境、意趣、意象的瓷藝作品,是汪派山水與傳統藝人的最大區别。他到處實地采風,拍攝了大量的山水照片,進行深入研究和對照,然後将照片付之一炬,把自己鎖在屋内,憑借着對影像的記憶和對藝術的構思再重新繪出作品。他的作品,無論是畫面的意境、畫面的完整、筆墨的功力,還是山水樹木的畫法以及山水造型的技巧都能夠獨成一家。

先天的藝術禀賦,加上長期的自我錘煉,煉就了他過硬的基本功;全面的專業素養、持之以恒的治學精神,加之精益求精的創作熱情,使他走出了一條專業水準的、具有超凡氣質的繪畫人生之路。在不斷學習與創作中,他畫畫的藝術迎來了一個又一個喜人的高峰。他繪畫的取材,多源于鄉間故土及祖國山川名勝,他擅長于粉彩、墨彩、新彩山水畫及雪景(人物花鳥兼之)。他對陶瓷材料工具、工藝标準和烘燒前後工藝變化把握娴熟,深得國畫精髓。其作品筆墨造型無不透露出精湛的工藝,每一筆鋒的推移、遊弋、揮灑都飽含情緒和情感。他所繪制的粉彩瓷色彩明亮、駕馭自如,山水清潤靈秀卻又不拘一格。

他不但傳承了汪派山水的畫風,更發揚光大了汪派山水的國畫風格。他說:“山水是我最好的精神食糧,有人喜歡香車寶馬美女,我隻喜歡與祖國的山水作伴!”。可見在他的心中,守護和傳承汪派山水畫、弘揚和光大瓷都陶瓷文化,才是他人生中最大的追求與至愛。

他的作品器型美觀大方、設色優雅、畫面飽滿、意味深長,用筆穩健俊秀,用墨滋潤淋漓,用色恰到好處,可謂是信手拈來,心領神會,他對傳統技法和現代藝術既有傳承又有取舍,講究遺貌取神,其精神氣質不僅包涵了東方文化精神内核的那份孜孜探求,還有一種對生命意識和精神進階中的一種铮铮叩問。

從他的繪畫作品當中,可以品味得到獨特的韻律與格調。他的筆墨,有一種靈性之美,讓他的藝術之美回歸自然。他的畫作,透着情趣之味,深藏抽象之美,有着特别的審美價值,既有如鸾翔鳳翥,又好比美女簪花,使人怡然有得、心醉神迷。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在創作中,他将作品涵于環境、内涵的高度統一,并且帶有信仰的超脫與精神的甯靜。這樣的創作,不僅使内涵不斷提升,更使靈魂得到淨化,賦予人一種難以言喻的精神感受,正因如此,他的畫作也讓他得到了一種全新的生命體驗與感悟,傲骨之氣日漸升華至純青。

“畫如其人”。可以說,書畫的造型與結構,完全能體現一個人的修養與氣度。他今天的成就與境界,與其說是從小鍛煉得來,倒不如說是與生修煉得到來更為貼切!他寬厚待人,處世平和,藝品照人;為了扛起“珠山八友”之“汪派山水”第三代傳承人的大任,他心無旁鹜,用靈魂來書寫,堅定而執着地徜徉在他畢生所追求的浩瀚的藝術海洋裡……

景德鎮名家孫全和(立志做好珠山八友)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