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術室物品消毒滅菌
(一)常用消毒滅菌方法
1、高壓蒸汽滅菌(最常用);
2、環氧乙烷滅菌法;
3、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滅菌法;
4、低溫甲醛蒸氣滅菌法;
5、幹熱滅菌法。
(二)、布單類
1、手術衣:分大、中、小号,用于遮蓋手術人員未經消毒的衣着和手臂。
2、手術單:有大單、中單、無菌巾、各類手術孔單及各種包布等,均有各自的規格尺寸和一定的折疊方法。
3、布單類均采用高壓蒸汽滅菌,保存時間在夏季為7日、冬季為10~14日,過期應重新滅菌。
4、經環氧乙烷低溫滅菌的密封包裝紙及塑料袋,滅菌後的有效期可保持半年到1年。
5、用過的布單類若污染嚴重,尤其是 HBeAg 陽性病人使用過的布單類,需先放入專用污物池,用1000~2000mg/ L 有效氯溶液浸泡30分鐘後,再洗滌、滅菌。
6、一次性無紡布的手術衣帽和布單類可直接使用,免去了清洗、折疊、包裝及再消毒所需的人力、物力和時間,但不能完全替代棉質布單。
(三)、敷料類
1、敷料類:吸水性強的脫脂紗布和脫脂棉花。
2、作用:術中止血、拭血及壓迫、包紮等。
3、特殊敷料:如消毒止血用的碘仿紗條,因碘仿遇高溫易升華而失效,嚴禁高壓。
4、使用過的敷料按醫用垃圾處理。
5、感染性手術用過的敷料,雙層朔料袋打包,并注明“特異性感染”。
(四)、器械類
1、基本器械
(1)、分為 5類,即切割及解剖器械、夾持及鉗制器械、牽拉用器械、探查和張器、取拿異物鉗。
(2)、多用不鏽鋼制成,術後用多酶溶液浸泡刷洗,去除器械上的血漬、油垢,用流水沖淨再消毒、幹燥。
(3)、對有關節、齒槽和縫隙的器械,應盡量張開或拆卸後進行徹底洗刷。
(4)、有條件的醫院可采取超聲清洗、壓力清洗方法。
(5)、洗淨後的器械幹燥後,用水溶性潤滑劑保護,分類打包後高壓蒸汽滅菌。
(6)、對肮毒體、氣性壞疽及突發原因不明的特殊感染手術器械
①、朊毒體污染的器械,先浸泡于 1mol / L 氫氯化鈉溶液内作用60分鐘,再按普通器械處理流程處理,壓力蒸汽滅菌應選用134~138℃、18分鐘或132℃、30分鐘或121℃、60分鐘;
②、氣性壞疽污染的器械,先用3%過氧化氫或0.2%過氧乙酸或2000~5000mg/ L 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60分鐘,再按普通器械處理流程處理。
2、特殊器械
(1)、包括内鏡類、吻合器類、其他精密儀器(如高頻電刀、電鑽、激光刀等)。
(2)、可根據制作材料選用不同的滅菌方法,較好的方法是環氧乙烷滅菌。
(五)、縫線和縫針
1、縫線
(1)、用于術中縫合各類組織和髒器,促進手術傷口愈合;
(2)、用于結紮血管,起止血作用。
(3)、縫線的粗細以号碼标明,常用的有1~10号線,号碼越大線越粗。細線則以0标明,0數越多線越細。
(4)、縫線分為不可吸收和可吸收2類。
①、不可吸收:指不能被組織酶消化的縫線,如絲線、金屬線、尼龍線等,黑色絲線是手術中最常用的縫線;
②、可吸收:包括天然和合成2種,天然縫線有腸線和膠原線,腸線常用于胃腸、膽管、膀胱等黏膜和肌層的吻合;合成縫線有聚乳酸羟基乙酸線( XLG )聚二氧雜環已酮線( PDS )等,合成縫線比腸線更易吸收,組織反應更輕,但價格較高。
2、縫針
(1)、常用的有三角針和圓針2類。
(2)、角針用于縫合皮膚或韌帶等堅韌組織;圓針對組織的損傷較小,用于縫合血管、神經、髒器、肌肉等軟組織。
(六)、引流物
1、外科引流是指将人體組織間或體腔中積聚的膿、血或其他液體通過引流物導流至體外的技術。
2、引流物有乳膠片引流條、紗布引流條、煙卷式引流條、引流管等。
3、可根據手術部位、創腔深淺、引流液量和性質等選擇合适的引流物。
4、使用最多的是各型号的橡膠、矽膠和塑料類引流管,如普通引流管、雙腔(或三腔)引流套管、 T 形引流管、蕈狀引流管等,可按橡膠類物品滅菌或高壓蒸汽滅菌。
二、手術病人的準備
(一)、一般準備:
1、做好手術患者和手術部位的核對;
2、準備好與手術相關的用物;
3、做好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
(二)、手術體位準備
1、手術體位要求:
①、最大限度保證病人的舒适與安全;
②、充分暴露手術野,避免不必要的裸露;
③、不影響呼吸、循環功能,不影響麻醉醫師觀察和監測;
④、妥善固定,避免血管及神經受壓、肌肉扭傷、壓瘡等并發症。
常用的手術體位
2、 仰卧位
(1)、水平仰卧位:
①、适用于胸部、腹部、下肢等手術。
②、方法:病人仰卧于手術台上,頭部墊軟枕;雙上肢自然放于身體兩側,中單固定雙臂;膝下放一軟枕,膝部上方或下方 5cm 用寬約束帶固定;足跟用軟墊保護。
(2)、垂頭仰卧位:
①、适用于頸部手術。
②、方法:雙肩下墊一肩墊,擡高肩部20°,頭後仰;頸下墊一圓枕以防頸部懸空;頭兩側用沙袋固定;将手術床背闆擡高10~20°,以利頭頸部靜脈血回流,餘同“水平仰卧位”。
(3)、上肢外展仰卧位:
①、适用于上肢、乳房手術。
③、方法:患側上肢外展置于托手器械台上,外展不超過90°,餘同“水平仰卧位”。
3、側卧位
(1)、一般側卧位:
①、适用于肺、食管、側胸壁、側腰部(腎及輸尿管中上段)等手術。
②、方法:
1)、病人健側卧90°;雙臂向前伸展于托手架上,束臂帶固定雙上肢;
2)、頭、側胸部墊軟墊;胸背部兩側各墊一個長沙袋,置于中單下固定;
3)、上腿屈曲90°,下腿伸直,兩腿間墊以軟枕;約束帶固定髋部。
4)、腎及輸尿管中上段手術時,患側腎區應對準手術台腰橋,使腰部平直舒展,大腿上1/3用約束帶固定,鋪無菌巾後,升高腰橋。
(2)、腦科側卧位:
①、适用于頻部、顱後窩、枕大孔區等手術。
②、方法:
1)、病人側卧90°;
2)、頭下墊頭圈或置于頭架上,下耳廓置于圈中防止受壓,上耳孔孔塞棉花球以防進水;
3)、側胸部墊軟墊,束臂帶固定雙上肢于支架上;
4)、于背部、髋部、恥骨聯合部各上一擋闆或用寬約束帶固定肩部、髋部以固定身體;
5)、下腿屈曲、上腿伸直,以放松腹部,兩腿間墊軟枕,約束帶固定髋部。
4、俯卧位
①、适用于顱後窩、頸椎後路、脊柱後入路、背部、胝尾部等手術。
②、方法:
1)、病人俯卧于手術台,頭放于頭托或支撐于頭架上(顱後窩、頸椎後路手術);
2)、雙肘稍屈曲,置于頭旁;胸部、髋部各墊一軟枕,使腹肌放松;
3)、膝部用約束帶固定;足背下墊小枕,防止足背過伸。
5、膀胱截石位
①、适用于陰道、肛門、尿道、會陰部等手術。
②、方法:
1)、病人仰卧,臀部齊手術床緣,臀下墊一中方枕;
2)、兩腿屈髋、雙膝置于腿架上,兩腿間角度約為60~90°,雙腿高度以病人腘窩的自然屈曲下垂為準;
3)、腘窩部墊一軟枕,并用約束帶固定;膝關節擺正,不壓迫腓骨小頭,以免損傷腓總神經。
6、半坐卧位
①、适用于鼻咽部手術。
②、方法:将手術床頭端搖高75°,床尾搖低45°,使病人屈膝半坐在手術床上;整個手術床後仰15°,雙臂用中單固定于體側。
(三)、手術區皮膚消毒
1、消毒劑:碘伏屬中效消毒劑,可直接用于皮膚、黏膜和切ロ消毒。
2、消毒方法:
(1)、用碘伏塗擦病人手術區域2遍即可。
(2)、對嬰幼兒皮膚、面部皮膚、口鼻腔黏膜、會陰手術消毒一般采用 0.5 %安爾碘。
(3)、植皮時,供皮區用75%乙醇消毒3遍。
3、消毒範圍:包括手術切口周圍15~20cm的區域,如有延長切口的可能,應擴大消毒範圍。
4、消毒原則
①、以手術切ロ為中心向四周塗擦;
②、感染傷口或肛門會陰部皮膚消毒,應從外周向感染傷口或會陰肛門處塗擦;
③、已接觸污染部位的藥液紗球不能回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