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易經中的五行講解

易經中的五行講解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21:53:54

五行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金木水火土。

中國古代哲學家用五行理論來說明世界萬物的形成、轉化和相互之間的關系。五行是原始的系統論。

五行和季節的對應如下:春季為木,夏季為火,秋季為金,冬季為水。

而土,有兩種說法。

一種是說,土處在每個季節的轉換點,也就是說,一年分四季,每一個季度的最後一個月都屬土。這種看法應用得比較多。

另一種是說,土就處在夏和秋之間的那個季節,這個季節叫“長夏”。

以春季為開始的話,五行的一種相生的順序為木火土金水。

相生是連續的,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像一代一代的父母生下自己的子女。

時間的流動也是這樣,季節從春轉換到夏、到秋,到冬,到下一個春。形成一個循環。

相克是相互克制和約束的意思,相克是隔行的。

仍以木開始算的話,是木(越過火)克土,土(越過金)克水,水(越過木)克火,火(越過土)克金,金(越過水)克木。這就像是父母(越過自己的子女)去克孫輩。

反過來說,如果五行中某一行本身太過,或者克它的那一行太弱,那麼就會發生“反克”。比如說,正常來說是金克木,如果木特别強,或金特别弱,那麼木就會反過來欺侮金。這種關系也叫相侮。

易經中的五行講解(易經學習心得之簡單說五行)1

五行的生與克

結合四季來理解五行的氣性。

《尚書·洪範》: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穑[tǔ yuán jià sè]。

木:

春天是生命從萌芽到一點點長大的季節。所以,和春對應的木,也就有生命向上生長的意味。

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曲直,指樹木的枝條具有生長,柔和,能屈能伸的特性。

引申為凡有生長、升發、條達、舒暢等性質和作用的事物均歸屬于木。

火:

夏天,氣溫達到一年中的頂峰,樹木也到最繁密的時候。這種情狀和火是對應的,炎熱而向上升騰。

引申為凡有溫熱、向上等性質或作用的事物,均歸屬于火。

土:

四季裡每一季度最後一個月的屬性為土。這個月份承上啟下,同時具有兩個季節的秉性。氣雜,為土。

土爰稼穑。爰,通曰。稼,種植谷物。穑,收獲谷物。稼穑,泛指人類種植收獲谷物的農事活動。

引申為凡有生化、承載、受納等性質或作用的事物,均歸屬于土。

金:

秋天,葉子會幹枯落下,同時會有果實成熟,代表着蕭殺、收獲,還有清潔(秋風掃落葉),夏天的轟烈繁盛到這個季節開始收縮凝聚。所以金有變革、收斂、下降的意味。

金曰從革。從,由也。革,變革。從革,說明金是通過變革而産生的。

引申為凡有沉降、肅殺、收斂等性質或作用的事物,均歸屬于金。

水:

冬天,天寒地凍,生物都會收斂躲起來,或者沉睡。此時水凝結為冰雪,覆蓋并滋潤大地。

俗話說瑞雪兆豐年。冬天雪水豐沛的話,水會留在土壤裡,對第二年春耕播種以及莊稼的生長大有助益。

這句話也可以看做是水生木的一個表現。

水曰潤下。潤,滋潤、濡潤。下,向下、下行。

引申為凡有滋潤、下行、寒涼、閉藏等性質或作用的事物,均歸屬于水。

在描述任何事物的時候,都可以取其象,然後比類為五行之一。

如顔色、聲音、髒腑等等。

五行可以用來涵蓋和形容萬物。

下圖中的内容出自黃帝内經,五行的比類和五行的生克,也是中醫的基礎内容之一。

易經中的五行講解(易經學習心得之簡單說五行)2

五行類萬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