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評論員:最近兩天,清華大學110周年校慶活動中的一段熱舞視頻在網絡上流傳并引來紛議。所議者無非是覺得這段視頻展露的舞者以及伴奏樂隊的着裝格調、動作設計和配樂曲調等與其心目中的清華存在違和感。不過,這種有違和感的觀者與活動組織者就此而顯現出來的彼此的審美沖突,實際上正是當下社會主流審美意識變化的結果。
清華校慶熱舞的格調,是社會主流審美意識變化的動态象征。舞蹈,特别是活動、儀式、演出等場合以藝術形式出現的舞蹈,并非簡單的手之舞和足之蹈,其動作、節奏和音樂本身一般都象征和凝聚了社會現實和想象,可從中抽象出多重社會意義。正因如此,人們對同一個舞蹈作品産生的不同審美偏好,反映的是人們生活背景和思維方式的差異。當然,如果一些人由某個作品的呈現而産生了違和感,那麼,這就說明其對作品的審美預期與作品的最終呈現之間存在着較大的落差。
一般而言,校園藝術是社會精英文化之一種。人們平時所謂“學院派”,就是以此來指稱專業或者“陽春白雪”甚至“曲高和寡”的一些思想、藝術作品。在慣常的審美意識、或曰審美秩序中,人們大多傾向于将精英文化的擴展看作是社會品位的提升,而将俗文化進入精英文化存在的“地盤”形容為“侵蝕”。這樣的認識标準,在後現代意識産生以來,已經愈益模糊,但精英文化和俗文化的界限仍在。并且,從現實來看,許多以原生态形式表現的俗文化,通過精英文化的藝術生産方式和呈現方式,在相當程度上擴展和豐富了精英文化的内涵,不僅沒有降低精英文化的格調,相反還鑄牢了精英文化的根基。
從本源上講,精英文化來自于俗文化。但不是所有俗文化都可以或都能夠被精英文化所容納和呈現。這與人們所接受的審美訓練相關。而審美訓練則與通過教育體系所傳授的知識與價值相關。由這樣的關聯,人們可在社會審美意識的變化中,尋找俗文化、精英文化以及教育體系及其所傳授知識、價值之間的互動關系,由此觀察整個社會的變化及其趨勢。
不過,不論審美意識如何變化,經過精英教育“定型”的審美觀,都帶有抵抗“流俗”的頑固性。在人們的審美次序中,如果代表精英文化的芭蕾出現在廣場,那麼,這将被認為是廣場舞格調的提升;反過來,即使将廣場舞由廣場搬上大雅之堂的舞台,或者将其呈現在一些隆重的場合,那麼,它在一些人的審美意識中,也仍将被定位于“群衆文化活動”。這個審美特點,是由精英文化的“引領性”決定的。這個特點,也可由上世紀末清華校園歌曲潮而窺見。
(轉載請注明來源“光明網”,作者“光明網評論員”)
【上一篇】面對氣候變化,跨國公司立地成佛了?
來源: 光明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