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在城裡打工好還是回農村好呢

在城裡打工好還是回農村好呢

旅遊 更新时间:2024-05-15 02:47:33

在城裡打工好還是回農村好呢?在廣東,有一個貧窮的邊緣群體,被世人稱為“代耕農”代耕農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曆史發展的産物,他們遠離家鄉到珠三角農村替人耕種土地,自願與鎮、村、農戶以書面或口頭方式訂立農田代耕關系,并承擔代耕田公購糧任務、從事農業生産的外地農民由于無法在所代耕的當地入戶,而有的原籍戶口又早已注銷,所以他們中的一些人成為“黑戶”,生活在社會邊緣,成為一個被忽視的群體,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在城裡打工好還是回農村好呢?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在城裡打工好還是回農村好呢(你還想放棄農村老家的一切而在城市打拼嗎)1

在城裡打工好還是回農村好呢

在廣東,有一個貧窮的邊緣群體,被世人稱為“代耕農”。代耕農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曆史發展的産物,他們遠離家鄉到珠三角農村替人耕種土地,自願與鎮、村、農戶以書面或口頭方式訂立農田代耕關系,并承擔代耕田公購糧任務、從事農業生産的外地農民。由于無法在所代耕的當地入戶,而有的原籍戶口又早已注銷,所以他們中的一些人成為“黑戶”,生活在社會邊緣,成為一個被忽視的群體。

佛山市三水區樂平鎮。58歲的成五福淩晨就醒來,在5平方米左右的卧室内靜坐。東邊,夜色的黑幕剛剛撕裂,露出一點黃暈。周圍一片寂靜,偶爾傳來嬰兒的啼哭聲,透過低矮的單牆體,能聽到鄰居睡夢中翻身的動靜,敏感的他甚至可以從呼吸聲中分辨出輾轉反側者的性别和年齡。這種生活,成五福和妻子已習以為常。

這是一個有着360人的村莊,24年前,成五福就是村莊的村長。

在異鄉搭起一個家,在别人的土地裡尋找食物,他們名叫“代耕農”。青春流逝之後,租種的土地被回收,異鄉仍是異鄉,而故鄉已經破敗,留不下,也回不去,淪為時代的難民。

這個依附在三水龍眼園村的村莊由簡陋的紅磚堆砌,6排清一色的平房,如新入伍的士兵排序,初看隊列嚴謹,細看淩亂不堪。隊列周圍,放射性分布無數單間,但可以看出,所有建築是一個整體,但又與周圍的一切格格不入。

成五福承認,這個地圖上沒有但又确實存在的村莊裡面住着的360人,全是來自清遠陽山的代耕農。

代耕農并非佛山市三水區獨有,但由于曆史原因,在數量上,廣東并沒有準确數據可考,在整個珠三角地區,代耕農可達到30萬人以上,遍布珠海、中山、佛山、江門、惠州、東莞、肇慶等城市。

代耕農的出現,在廣東有其特殊背景。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初,珠三角地區經濟迅速發展,實行包産到戶之後,土地多勞作強度大,而農業“責任制”又不允許土地丢荒。每畝土地每年要上交400多斤的公糧,當時畝産稻谷約有七八百斤,這意味着負擔很重,而收獲不大。珠三角農民紛紛“洗腳上田”,土地抛荒嚴重。在政府的支持下,珠三角農村地區出現了一群異鄉特殊人群,他們采用傳統的農業工具和種植方式,依靠租住當地農村的丢荒土地維持生存,他們被稱為“代耕農”。

談起為什麼要背井離鄉,成五福說,真正的原因是家鄉實在是太窮。

成五福所在的陽山縣水口鎮大裡村,則是陽山縣最窮的村落,“全村家家戶戶都是泥土屋,地處石灰岩地區,寸土寸金,全村唯一的緻富門路就是紮掃帚,趕每周的圩日賣點貨,好換買鹽巴的錢。”成五福說。

成五福決定搬離老家是1990年。1989年2月中旬,廣東由于經濟的迅猛發展,出現大規模“民工潮”。成五福回憶,那年春節,步行去水口鎮趕圩,第一次在商場的黑白電視上看到廣州火車站,小熒屏上滿是雪花點,但讓成五福知道了外面的世界,知道不挪動就不能緻富的道理。他決定按照之前政府脫貧緻富的指示精神,出去闖一闖。

三水樂平有大裡村的親戚,1990年初,成五福帶上村中幾個頭腦好使的村民趕了300多裡路,與三水樂平鎮範湖龍眼園村大隊領導一拍即合,租下村東400畝荒地。

為了村民後代的前途,成五福向龍眼園村提出唯一附帶條件,保證代耕農的孩子在三水有書讀。

去三水樂平過好日子!水口鎮大裡村49戶人家基本上不用做思想工作,在石灰岩地上的泥土屋背不走,全村僅有“藏”在石頭旮旯裡的一畝三分地白送也沒人拿。

1991年12月31日,在成五福的組織下,大裡村開始大規模的遷徙。

淩晨,天氣陰雨,在蜿蜒崎岖的機耕道,6輛大貨車颠簸前行,一字排在大裡村的曬谷場。48戶200多村民早已望眼欲穿,男女老少穿上新衣新褲,背着被子、鍋碗瓢盆一窩蜂擁向汽車,成五福帶着這些對家鄉毫無眷戀的村民,去尋找一個他們心中的烏托邦。

大裡村村民成正德一家由于經濟特别困難,隻能目送大隊遷徙,成為唯一留住大裡村的人家。

到達龍眼園村的第一天,全村48戶200多人都沒有家,成五福厚着臉皮問當地人“借”來祠堂,老老少少在寒冬裡席地而卧,度過到珠三角後的第一個夜晚。

第二天,成五福借來鉛筆和白紙,和龍眼園村大隊領導達成協議,批準8畝的宅基地,開始一筆一畫地在白紙上設計“家”的施工圖紙。

一個月後,在龍眼園村大隊東面,一座整齊劃一的代耕農村落拔地而起。成五福說,為了節約開支,整個村落的房屋都沒有地基,全是單磚單牆建成,一個有點力氣的成年人就可以推倒。

代耕農村落也有名字,為了不讓後代忘記自己的祖宗,成五福把“代耕農村”叫“陽城村”,但一直沒有得到官方的認可。

入住後,苦日子才剛剛開始。由于離周圍的村莊較遠,陽城村民一邊耕地,一邊過上了無水無電的日子。在陽山的石灰岩地區過慣了苦日子,200多村民毫無怨言。

1999年,搬入陽城村8年後,電通了。搬入陽城村14年後,水通了。成五福說,那麼多年都不知道村民是怎麼熬過來的。

2001年,是“代耕農時代”的一個節點,中國開始試點農村稅費改革。次年6月全面鋪開,對農民征繳的各項稅費由原來的9項減為農業稅1項。農業稅也逐年減少,2003年稅率為6%,2005年農業稅被取消。

至此,土地不再是負累,而是資産。

2005年後,龍眼園村陸續收回承包給陽城村的320畝土地,剩下80畝成為代耕農的自留地。

至2015年12月,陽山水口鎮大裡村的代耕農,無一戶離開陽城村,繼續在三水的土地上生活,但人口已經增加到360人。

整個上午,成五福這個名義上的村長都無所事事,自從被收回大部分土地後,在陽城村,他每月的工作就是收取48戶人家的水電費和剩下80畝地的地租。

24年前種下的樹木已經接近5米高,基本覆蓋陽城村整個村落,從旁邊車水馬龍的縣道經過,完全看不到這裡有個360人居住的村莊。即使從龍眼園村也無法找到一條通往陽城村的道路。成五福說,兩村沒有矛盾,但也極少接觸,對陽城村最熟悉的是送快遞的。

村民馮國雄沒有土地後,靠為周邊的本地村民耕塘(捕魚)維持生計,抓計生也不嚴,他和妻子王美蓮生下一子三女,30平方米的住房一下變得擁擠不堪,他違規在宅基地加建了一廚房,夫妻倆隻能擠在3平方米的空間裡睡覺。馮國雄家不是特例,代耕農二代、三代已經長成,8畝宅基地早已人滿為患。

1992年出生的馮志德是馮國雄的侄兒,生在陽城村,長在陽城村,他認同自己是佛山三水人。但一直有塊心病讓他隐隐作痛,無論走到什麼地方,不掏出身份證時,可以說自己是三水人;一旦掏出身份證,大家都知道你是陽山人。搬離家鄉24年,在陽城村的代耕農,所有人都還是家鄉戶籍。

由于當初和龍眼園村簽訂的協議,陽城村的代耕農孩子幸運地可以讀上鄉村學校,在陽城村口,這所破舊的鄉村學校成為代耕農後代改變命運的希望。24年來,陽城村的代耕農群體由于自身的條件,沒有一人在珠三角創造可以讓人稱道、改變命運的奇迹。

無土地、無文化,大多數陽城村人隻能以外來工的身份進入周邊工廠。成五福這樣的年齡,隻能靠子女接濟。

冬日下午,太陽西斜,天高雲淡,半山上的陽山縣水口鎮大裡村異常冷清,經過24年風雨的沖刷,大部分房屋已經倒塌,化成一片片泥土裸露在石灰岩上。廢墟的西面,是陽城村48戶代耕農在陽山的祖宗的墓地,長得半腰高的雜草經過修剪,雖然沒了居住地,但陽城村人每年都會回來一次,拜祭祖宗,這是他們和陽山唯一的紐帶。

90後的馮志德對這塊土地沒有任何感情,他在三水出生,在三水長大,所有的朋友都是佛山人。成五福對這塊土地的感情也是五味雜陳,這裡是家鄉,但沒有生存的空間,他也不确定當年帶全村出走是否正确,“這一切,都隻能交由曆史評說”。

“三農”問題專家、中國社科院農村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黨國英表示,廣東在特殊的曆史時期形成了規模較大的代耕農群體,由于問題本身的複雜性和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代耕農的身份合法性、戶口、住房、子女入學等問題一直難以得到妥善解決,因此,有關政府部門在解決代耕農問題上不要一味推搪,要從整個社會穩定的角度去看這個問題。代耕農問題不能由鎮與鎮、村與村之間自己摸索、自己解決,解決代耕農問題必須上升到政府的層面,要把代耕農這些因為曆史原因造成的曆史問題,着眼于當下,從人性化、人文關懷的角度解決,由政府參與,積極協調,甚至必須從政策上、資金上進行扶持。

黨國英認為,以佛山三水為例,代耕農多年來一直在三水勞作,對本地經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佛山也應當承認對方的身份,讓他們在政治上享有村民的權利。

2015年,珠三角的代耕農看到一線曙光。珠海首先邁出第一步,在廣東省内率先一次性全面解決代耕農戶口、住房、社會保障等難題。

為改善陽城村的住房條件,360名陽城村村民不願困死在8畝地上。今年7月,成五福曾帶領幾個村民去樂平鎮找政府商量,但走進政府大樓,他們才發現,根本沒有分管他們的部門。盡管在這塊土地生活了24年,但,他們好像從來就不曾來過,也不屬于這塊土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