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經曆過一大早起床後發生足跟骨的疼痛?如果有,那您很可能得了足底筋膜炎——足跟痛的最常見原因!
這類患者最典型症狀是出現足後跟的銳痛,并且疼痛會放射至整個足弓,尤其容易出現在久卧久坐後起身——如晨起後下地步行或看完電視突然站立。
随着日常活動增多(如步行),疼痛的症狀會可以得到緩解,但多數患者晚上又将反複出現不适。
足底筋膜炎通常不是外傷所緻,如果處理不當,症狀可能會随時間愈加嚴重。據統計,在美國每年出現足跟痛的患者多達兩百萬人,終生罹患率為10%左右。
JOSPT雜志在2011年發表一項研究試驗,為足跟痛的治療提供新證據;
2014年,美國物理治療師協會(APTA)發布了足底筋膜炎的治療指南,其中強烈推薦治療性運動和手法治療的綜合運用。
2017年,研究者回顧了足底筋膜炎患者接受物理治療後的反饋,探讨最佳治療策略:
2011年的研究納入60位足跟痛的患者并随機分配至兩個治療組:一組患者隻進行牽伸治療(小腿和足底的牽伸),另一組患者在牽伸的同時附加物理治療師的手法幹預。
手法治療的部位主要是小腿後側肌肉的“酸痛點”,或稱為“扳機點”,指肌腹上觸及有硬結的小區域,并且随着按壓的力度加大會産生明顯的疼痛。
研究者發現:足跟痛患者同時接受手法治療和牽伸治療可獲得更顯著的改善,提示臨床上恢複情況不佳的患者應當附加手法治療,以争取更好的療效。
2017年的綜述文獻指出,在所調查的819963個被診斷足底筋膜炎的患者中,隻有7.1%患者接受過物理治療,而治療所使用的手段多數都有科學證據的支持。
其中合并接受手法治療的患者,治療次數更少、花費更少、且恢複更快。
盡管牽伸小腿肌群和足部能夠減輕足跟疼痛,但附加手法治療能夠在短期内(一個月)更大程度改善疼痛和恢複功能。
牽伸治療的處方如下(具體包括腓腸肌、比目魚肌和足底筋膜牽伸),每個動作牽伸維持20s,間歇20s;每天兩組,每組重複3次。
現有循證證據強烈推薦物理治療的效用,然而僅有少數足底筋膜炎的患者接受幹預。另外,随着指南的更新,物理治療的手段也逐漸得到推廣,治療師對于患者在手法和運動幹預的成分都逐年增長。
如果你不幸有足跟痛的症狀,建議您尋求物理治療師的幫助,在他的正确指導下進行合适的牽伸訓練。此外,治療師也可以判定是否适合做“扳機點”的治療技術。
尋求更多關于足跟疼痛的科學幹預方法,咨詢您的物理治療師吧!(最好專治肌骨疾患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