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孤”,是指在當事人即将亡故或離去之時,将身後的孤兒(多指未成年人)相托與他人的舉動,謂之“托孤”。縱觀古代中國曆史長河中,托孤之事屢見不鮮,如武王托孤成王與周公、漢武帝托孤昭帝與霍光、唐太宗托孤高宗與長孫無忌、嘉靖皇帝托孤隆慶皇帝與張居正等等。
三國時期,托孤之舉則更為繁密,短短九十餘年時間,共發生六次,分别是“孫策托孤”、“劉備托孤”、“曹丕托孤”、“曹睿托孤”、“孫權托孤”及“孫休托孤”。
而這其中,最為後代所熟知與津津樂道的,當屬劉備的“永安托孤”了(又叫“白帝城托孤”)。
永安托孤
故事發生在蜀漢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春。據《三國志·先主傳》記載,劉備因忿于孫權襲擊關羽,而于章武元年七月舉國之力出兵伐吳。孫權求和不成,後投向曹魏集團,并任命陸遜為前線總指揮。孫劉之間在前線相持八個月之後,最終吳軍在夷陵一帶大敗蜀軍。蜀漢方面幾乎全軍覆沒,劉備帶着少數随從,連夜逃回到巫縣(今重慶市巫山),後駐跸白帝城(今重慶市奉節東)。他的舟船、器械、軍資“一時略盡”,而蜀漢士兵則是“屍骸漂流,塞江而下”。一敗塗地的劉備既羞愧又憤恨,不久便染疾在身,一病不起。
夷陵之戰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二月,深感将不久于人世的劉備,将身在成都的諸葛亮召至永安(縣治白帝城)安排後事。由此,而引發出一段按《三國志》作者陳壽的話講叫:“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的托孤之舉。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諸葛亮到達劉備禦前後:
劉備即挽着諸葛亮的手說:先生你的才能,十倍于曹丕,将來必定可安定國家,實現一統天下的大業。太子(指劉禅)如果可以輔佐的話,就拜托你全力輔佐他;如果太子不成器的話,那你就取而代之吧(後人多如此理解此話的含義)!
諸葛亮當即痛哭流涕說:“臣一定竭盡全力以輔佐太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同時,劉備又诏敕于劉禅:你與丞相共事,對待丞相要向對待父親一樣。
……
永安托孤
如果單純從對話的内容上看,尤其是劉備對諸葛亮說的那句“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我們完全可以理解陳壽所發出的 “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這樣的感慨了。因為這就等于說,劉備把整個國家(蜀漢)和自己的親生兒子都毫無保留地托付給了諸葛亮一人,可以說是到了“心神無貳”的程度。在那樣一個以皇權世襲為天經地義的時代裡,能夠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高過一切的君主,甯願為大家而犧牲小家,為天下而放棄神授的君權,真是難得,甚至用“偉大”這個詞來形容都不為過。
但是,實際真的是這樣嗎?這裡,我有幾個疑問:
一、 劉備真的對諸葛亮說過:“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句話嗎?
二、 劉備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思想來源于哪裡?
三、 劉備除了與諸葛亮的對話,還做了什麼的其他安排嗎,是否還有什麼更為深刻的含義?
我們逐個來進行分析。
永安托孤郵票
第一:劉備真的對諸葛亮說過:“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句話嗎?
我的答案是:不一定!
因為蜀漢是不置史官的,既然沒有史官,劉備的這句話是從哪裡落入陳壽的耳朵裡并寫入《三國志·諸葛亮傳》裡呢?
況且,劉備托孤時一定是在守備極其嚴密的情況下進行的,并且劉備是逐個叫進房間進行囑托的,能夠聽到劉備托孤之辭的人也是極少的,甚至可能隻有劉禅與諸葛亮。而我們翻閱所有的典籍,也沒有發現劉禅或者諸葛亮本人有說過上面對話内容的話。諸葛亮在《出師表》中也隻是說到:“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這個大事隻能是輔佐之事。當然,在劉禅已經繼任皇帝的情況下,諸葛亮再說出先帝的那句:“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話,政治上極為成熟的諸葛亮斷不會說出如此不合适的話。隻是,從此以外,再也想不出哪裡有可能會出現隻言片語的影子。
劉備托孤
因此,到底“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句話是出自劉備之口呢,還是陳壽根據後來的事态發展進行的整理而總結出來的話語,實際難以分辨。
第二,劉備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思想來源于哪裡?
有例可循,在劉備托孤的23年前,孫策因被襲後緻流血不止而身故之前,也曾托孤與張昭。據《三國志·張昭傳》裴松之注引《吳曆》記載,孫策對張昭說了這麼一句話:“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複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孫策對張昭說的是“自取之”,這個“之”字自然就是指孫策打下的江東基業,自然就是“取而代之”的意思。但劉備說的是“君可自取”,少一個“之”字,所表達的意思也許就會有天大的區别。“自取”可以是自己“取而代之”的意思,也可以是自己“做抉擇”的意思。如果是“取而代之”的意思,那很明白就是諸葛亮自己當皇帝,但可能嗎?明顯不可能,劉備隻是說說,不會真讓,當然諸葛亮也不敢真取而代之。那如果是“做抉擇”的意思呢,做什麼抉擇?就是從劉備其他兒子裡面再選一位做皇帝,也就是給與諸葛亮行“廢立之事”(這本已是不得了的事了)。而從當時的背景來看,“做抉擇”的意思應該更為符合。
孫權托孤
另外,孫策在對張昭說了“君可自取之”那句話之後還補充了一句:“正複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即如果正面戰場(征服吳地) 不順利,那我們也可以逐步回到當年的大本營(江西)去,也沒什麼可擔心的。也就是說,孫策即把江東基業和孫權托付與張昭,又給了孫吳集團指明了一條後路,其實就是給孫權指了一條後路。
這是非常之時所說的非常之話,張昭當然不會當真,也當然不會執行。既然并未執行(即取而代之),那也就稱不上是一個真正的案例。反過來也可以這麼理解,即孫策這樣說與張昭,張昭竭盡全力輔佐孫權,朕(指劉備)也這麼與你(指諸葛亮)說,你該怎麼做,你自己看着辦。這就是正兒八經的道德綁架了!
第三、 劉備除了與諸葛亮的對話,還做了什麼的其他安排嗎?
據《三國志·先主傳》記載:“先主病笃,托孤于諸葛亮,尚書令李嚴為副。”
按照時間順序來看,如果劉備确實對諸葛亮說了那一番“感天動地”的話,那麼,這個想法一定早就在劉備腦海裡構思好,而劉備頒布這道诏令的時間應該是在與諸葛亮會談之後。那麼,這裡就有兩個問題了:
對于這兩個問題,我們在此做統一解答。李嚴本為劉璋舊部,隸屬蜀漢内部的“東州集團”(劉璋舊部),劉備入蜀後投降劉備,蜀“東洲集團”中親“荊州集團”(劉備入蜀後帶去的以荊州人士執政者),而在劉璋入蜀之前,巴蜀之地實行的是“蜀人治蜀”的原則,原有的執政者即“本土士族”應該劉璋與劉備的到來,而從“執政者”變成三等臣民。這三股力量互相制衡,并不妥協,因以劉備為代表的“荊州集團”最為強勢,故而在表面上實現了平衡,三股勢力以“荊州集團”為主,“東州集團”為輔,“本土士族”做補充。劉備在此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蜀漢,本就基礎不牢,而“襄樊之戰”與“夷陵-猇亭”之戰的失利,使得蜀漢政權的矛盾變得凸顯。
因此,劉備需要對政治上做平衡,吸收“東州集團”的支持,以便更好地影響“本土士族”。而“東州集團”的代表就是李嚴。這麼安排,确實無可厚非。但在《三國志·李嚴傳》中,在此基礎上,還有一段記載值得深思,即:
“三年,先主疾病,嚴與諸葛亮并受遺輔少主;以嚴為中都護,統内外軍事,留鎮永安。”
這是一文一武的安排,文為諸葛亮,領丞相職務,武為李嚴,領中都護,統内外軍事。但為什麼要留鎮永安?這是對諸葛亮的不信任,還是對李嚴的不信任。如果是對李嚴不信任,不可能給兵權;如果不是對李嚴不信任,那就是對諸葛亮不信任,可這也有問題,既然托孤,那當然就是信任的。思來想去,隻有一種原因,劉備此刻的身份不同了,劉備現在的身份是皇帝,帝王的想法永遠都是如果确保江山在自己子孫手上,哪怕再親近的人,即使是親人,都要防一手。讓李嚴留鎮永安,是否也是劉備留一手的表現呢?萬一諸葛亮真的取劉禅而代之,李嚴是不是可以以“清君側”或者“勤王”的理由出兵,這也可以說是對諸葛亮的一種震懾呢!
李嚴 字正方
現在,我們可以對開頭提出的三個疑問做個總結,即:
一、劉備可能對諸葛亮說過:“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句話,但不是後人理解的“取而代之”的意思,而是再做“抉擇”的意思;
二、劉備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思想可能來自孫策,但表達的意思是一緻的,從道德上綁架受托人,要他全力輔佐幼主;
三、劉備除了與諸葛亮的對話,還安排了李嚴作為副手,一來可以平衡蜀漢内部矛盾,二來可以制衡諸葛亮,實現政權平衡過渡。
劉備
那麼,結果真如劉備所預料或者所期待的那樣嗎?
首先,李嚴的作用就完全沒實現,甚至是極為令劉備失望的(如果劉備還活着的話)。李嚴以顧命大臣的姿态擁兵自重,企圖與朝廷分庭對抗,且自視甚高,難以共事。最終,在蜀漢建興九年(公元231年),因運送糧草不力,且推卸責任後而獲罪,終被廢為平民。而諸葛亮在此之後,政治上達到頂峰,政事無巨細,鹹決于亮。
其次,李嚴被廢後,諸葛亮對蜀地實行的是嚴格的“法制”,以嚴刑峻法抑制蜀地的各種矛盾,在諸葛亮主政期間,蜀地内部看似井然有序,政治清明。然而,諸葛亮的嚴刑峻法也造成了難以彌補的後果,即當這個制度的主要負責人(諸葛亮)離去後,蜀漢社會及政府内部的這根緊繃的弦便瞬間放松了下來,而且是再也無法緊繃起來了。因而,後諸葛亮時期的蜀漢内部,政治昏暗,宦官當政,民間矛盾重重,各地起義不斷。
諸葛亮
再者, 諸葛亮因為劉備的“道德綁架”,也因為自己的責任心與“掌控欲”,确實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宮中府中,事無巨細,這也間接抑制了劉禅的成長。諸葛亮死後,劉禅雖不是演義中記載的那個呆頭呆腦、沒心沒肺的樣子,但确實沒有什麼真正的作為了。
劉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