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入冬天氣漸冷,新冠疫情有再次蔓延之勢。針對疫情的再次複燃,我們尋常百姓,除了做好防護隔離,還要對這次疫情的特點有所了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了解疫情的脾氣,我們才能更好的做好防護。
今天,我們從中醫的角度,帶大家認識一下這次新冠疫情的特點。
抗“疫”的關鍵:扶正固本,積極防護

中醫沒有病毒感染的說法,古代将這些傳染性發熱性疾病,往往稱為“瘟疫”、“疫疠”,病因為“時行不正之氣”、發病與人體正氣強弱有關。
對這次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陰陽屬性,就目前的有關報導來看,戰鬥在疫情一線的中醫工作者通過對大量病例的總結研究,普遍的結論認為是寒濕疫。通俗一點來講的話,這次的疫情發病之後,容易導緻身體寒濕過重,損傷陽氣,最終導緻陽氣衰敗。而中醫講“同氣相求”,也就是說,寒濕邪氣緻病,它最容易侵犯那些身體本來就寒濕氣重,陽氣不足的人群;或者說,這些寒濕氣重,陽氣不足的人,在感染後,更容易發生發展為重症病例,甚至危及生命。
“正氣存内,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所以說,在接下來的“抗疫行動”中,我們大家一定要注重保護陽氣,驅寒祛濕,尤其是那些本來就寒濕重、陽氣虛的朋友,更要注意要調整偏頗體質,以強大我們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扶正固本。
同時,要注意“攘外安内”缺一不可,對外的防護更是關鍵所在、馬虎不得。疫情期間,做好個人防護,出門戴好口罩,勤洗手,多消毒,房間定期通風,響應國家号召,不紮堆、不聚會,全民上下同欲,才能取得防疫抗疫的全面勝利!
中醫所說的寒邪是什麼?
中醫認為,凡緻病具有寒冷、凝結、收引特性的外邪,可稱為寒邪。
寒邪具有寒冷、凝結特性。寒易傷陽,寒邪最易損傷人體陽氣,陽氣受損,全身或局部可出現明顯的惡寒怕冷現象。
寒邪傷人常見的5類表現:
1.如傷及脾胃,則納運升降失常,以緻吐瀉清稀,脘腹冷痛;
2.肺脾受寒,則宣肅運化失職,表現為咳嗽喘促,痰液清稀或水腫;
3.寒傷脾腎,則溫運氣化失職,表現為畏寒肢冷、腰脊冷痛、尿清便溏、水腫腹水等;
4.若心腎陽虛,寒邪直中少陰,則可見惡寒蜷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精神萎靡等表現。
5.寒邪侵入人體經脈,氣血失于陽氣溫煦,易使氣血凝結阻滞,澀滞不通,不通則痛,故疼痛也是寒邪緻病的重要特征。
中醫所說的濕邪是什麼?

濕邪也有外濕、内濕之分。外濕多因氣候潮濕、涉水淋雨、居處潮濕所緻。内濕是疾病病理變化的産物,多由嗜酒成癖或過食生冷,以緻脾陽失運,濕自内生。
濕邪具有重濁、粘滞、阻遏氣機、損傷陽氣的特點。
濕邪傷人常見的4類表現:
1. 濕邪犯表,則令人頭重身困,四肢酸楚;
2. 若濕滞經絡,流注關節,則關節酸痛、沉重、活動不利;#中醫養生#
3. 濕阻中焦使氣機升降無能,出現胸脘痞悶,嘔惡納呆,大便溏而不爽等症狀;
4. 若濕流下焦,則小便混濁、不利、大便溏洩,甚至婦人帶下粘稠腥穢等。
來測一下您體内的寒濕狀況
寒濕重的人,往往有以下表現:

1.身體怕冷,身體下部怕冷更明顯;
2.體型偏肥胖,皮膚油膩或汗多而濕冷;
3.頭部昏沉、身體感覺很困重,沒精神、易犯困、記憶力下降;#超能健康團#
4.嘴巴粘膩、舌苔白而厚膩;
5.大便容易溏洩、受涼加重,不敢吃生冷;
6.婦女白帶過多、陰部瘙癢等症狀;
7.身體疼痛,天氣變涼或陰雨天身體沉重疼痛;
8.面目浮腫或下肢水腫;#健康#
假如有以上2-3條符合,您可能就屬于寒濕體質了。
寒濕體質該如何改善?
針對寒濕體質,中醫的主要調理原則有溫陽散寒、健脾利濕、行氣化濕等方法。在日常生活起居中需注意以下幾點:
1.适當食用生姜、花椒、桂皮等溫性、散寒化濕食物。避免涼性和油膩食物,如水果、冷飲、油膩食物等。#頭條健康#
2.平時注意防寒保暖,夏天少吹空調,加強鍛煉,增強體質。
3.居住環境宜溫暖幹燥,避免陰冷潮濕。
4.每天用生姜或艾葉煮水泡腳,對寒濕體質人群有一定作用。
5.要調節情志,保持平和的心态。以防優思傷脾,脾主運化水濕,脾傷則運化失司,水濕泛濫,久則傷陽!
6.三伏貼、三九貼,對寒濕體質人群的體質調理大有裨益。
7.穴位艾灸也是調理寒濕體質的重要手段,常用穴位有脾俞、腎俞、氣海、關元、足三裡、陰陵泉、三陰交等。
8.對于寒濕體質比較明顯的人群,還需要借助藥食調理,方能取效,桂圓、生姜、茴香、茯苓、山藥、枸杞、扁豆、薏米、紅豆等,可改善體質,輔助寒濕祛除。
痰濕體質案例
姓名:陳某 性别:男 年齡:38
身高:171 體重:72kg
日期:9月6日
體質表現:體型肥胖,腹部肥滿松軟,大便粘馬桶、不成形,小便黃,嘴裡發粘,總感覺咽部有痰,記憶力下降明顯,全身困重乏力不舒服,睡覺打呼噜嚴重。
過敏史:無。
調理前舌像圖片

調理後舌像圖片

經我辨體,判斷為痰濕體質,應用化痰祛濕産品調理。調理半個月後回訪,陳先生的舌苔沒有那麼白了,大便成形不粘馬桶了,小便黃改善,身體比之前輕松了不少,睡覺打呼噜症狀明顯好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