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放下家長權威,與孩子平等地去交流,真正與孩子共情,才能讓無話可說的親子關系得以破冰。
作者 | 葡萄媽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和兒子幾乎是零交流。
而有且僅有的幾次交流,總是說不到三句話,就不歡而散。
我真的很想和他好好聊一聊。
剛好前兩天回到家,隻有兒子一個人在客廳看電影,于是我坐到他身邊,心平氣和地跟他說:
“兒子!陪媽媽聊會天吧。”
兒子瞥了我一眼,然後又盯着電視屏幕,沒理我。
他這副不把我放在眼裡的樣子,讓我覺得窒息。
“你怎麼這個樣子?媽媽想跟你聊會天,你這個樣子是不是很不尊重媽媽?”
我像是哀求一般說着責備他的話。
聽到我的話,兒子轉過頭了,用兇狠的目光瞪着我,咬牙切齒地質問我:
“我說話的時候你不聽,我不說話你又覺得我不對,你到底想我怎麼樣啊?”
他的眼神讓我感覺,他看我的時候,仿佛看的是自己的仇人。
那一瞬間,我腦子懵了一下,然後嗡嗡作響。
晚上,我輾轉反側,怎麼也睡不着。
腦海裡關于和兒子相處的點點滴滴,哪怕是很久以前的事情,都變得異常清晰。
我好像,總喜歡在孩子歡天喜地跟我分享故事的時候,潑冷水。
記得兒子7歲的時候,喜歡一個變形金剛玩具。
玩具做得比較粗糙,售價也就幾塊錢,但是我一直沒有買給他。
後來有一天,他放學回來,突然從書包裡拿出那個變形金剛玩具,跟我分享:
“媽媽,你看,這個變形金剛是不是很威風?”
我愣了一下,發現這個玩具正是他一直想要的那個,于是大聲質問他:
“你哪裡來的錢?”
“你是不是偷了媽媽的錢去買?”
兒子對于我突如其來的質問,有點害怕。
他急急忙忙向我解釋,那是他用自己存下來的零花錢買的。
可我還是不依不饒,不斷反問:
“你錢多得沒地方花是不是?一天到晚買這麼多玩具,有什麼用?”
當時的我,并沒有注意到兒子眼睛裡的神采飛揚,漸漸變得黯淡無光。
我絮絮叨叨地說了他很久。
他局促地站在我面前,像罪人一般,垂着頭顱跟我說“對不起”,我才大手一揮,“寬宏大量”地原諒了他。
我好像,總喜歡在孩子求表揚的時候,打壓、否定孩子。
五年級的一次期末考,他數學考了92分。
他平時的分數總在80分徘徊,能考到92分,無疑是很大的進步。
所以他一放學就開開心心地告訴我,他考了92分,還眉飛色舞地跟我說老師是怎麼表揚他的。
可我卻粗暴地打斷了孩子的話,跟他說:
“我五年級的時候,可沒有考過92分這麼差的分數。”
一路上,我都說着我以前考試成績有多好,說别的孩子都考一百分,絲毫沒有留意到兒子的異常安靜。
終于有一次,兒子拿着全班第一名的成績單回來,一進家門就揮動着成績單,興高采烈地大聲嚷嚷:
“媽媽,我這次終于拿到第一名了!你快看!”
那時候,我内心其實滿是歡喜。
孩子眼睛發亮地看着我,渴望聽到我的一句稱贊。
可我又是怎麼做的呢?
我接過他的成績單,看了一眼,開口第一句話是:
“才拿了一次第一名,有什麼好炫耀的?”
“你以為你進步了嗎?說不定是因為别人考差了,這個第一名才落到你頭上。”
這場對話,以兒子喪氣地再三保證,下次一定也拿一百分結束。
現在回想起來,我似乎每次都會将他的成功都歸功于運氣好,将他的失敗都歸因于他做得不夠好。
我總是會在孩子取得進步的時候潑他冷水,不遺餘力地打壓他,否定他。
當時的我,以為自己這樣做,是為他好,讓他不要因為一點小成績就驕傲,也希望能以此變相激勵兒子。
如今看來,當時的我,大概隻是個棒槌,除了打傷兒子的心,就毫無用處了吧。
我好像,從來沒有真心聽過孩子的話,隻會讓孩子學習。
上了初中的他,越來越像一個悶葫蘆,很少主動跟我說話。
但有時也會忍不住跟我分享一些,他在學校裡的有趣時刻。
某天吃飯的時候,他似乎想起了什麼,笑出聲。
我問他:
“想到什麼呢?笑得這麼開心。”
兒子把飯咽下,眉飛色舞地告訴我:
“媽,我跟你說,今天我們班發生了一件特别搞笑的事情。”
他說,他們班上有一個男生,叫大壯,因為長得特别壯碩,還特别貪吃。
在一次公開課上,老師在講台前講課,大壯沒忍住,又偷偷從抽屜裡抓了一塊威化餅往嘴裡塞。
結果好巧不巧,老師點名讓大壯回答問題。
大壯隻能硬着頭皮站起來,一開口,嘴裡的餅幹屑就噴在了前面同學的頭上……
兒子的話還沒說完,我忍不住皺着眉頭,警告他:
“你以後可别跟這些搗亂的同學玩到一塊兒去,初中還是要以學習為重。”
他“哦”了一聲,沒有再笑了,而是一聲不吭地埋頭吃飯。
自那以後,兒子在家的時候,更沉默了。
我好像,從來不會聽孩子的意見,隻會用媽媽的身份,鎮壓他。
最近一次和兒子有“你來我往”的交流,已經是初三那年的事情。
那時候,兒子心儀的高中是一所管教相對寬松的學校,師資不錯,裡面的課餘生活比較豐富,他很喜歡。
而我覺得高中就應該老老實實學習,所以管理越嚴格的高中越好。
當時,兒子一直試圖說服我。
但我态度十分強硬,打斷他:
“哪來這麼多話?媽媽為了你都打聽好了,給我照做就是了。”
如果兒子還想說些什麼的時候,我總會不耐煩地打斷:
“我是你媽,你就得聽我的!”
“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都多。”
兒子無話可說了,我還沾沾自喜,覺得自己在這場博弈中赢得了勝利。
現在想起來,赢了一場争辯,拿到了話事權又如何?
我親手斬斷了走進孩子心裡的路。
我用這樣的方式,強迫孩子服從命令,就像是恐怖的暴君。
一直以來,我隻關注他做得好不好,卻從不在乎他想要的是什麼,也不過問他為了這些成績,付出了什麼、累不累。
還有很多很多的回憶,讓現在的我,忍不住想坐時光機回去打醒自己。
有人說:“4歲的孩子叽叽喳喳,14歲的孩子變成啞巴。”
因為孩子4歲的時候,仿佛總有說不完的話,有十萬個為什麼。
比如在路上看到一隻流浪狗,他會問你:
“媽媽,那隻小狗看起來好可憐啊!它是不是找不到家了?是不是他的主人不要它了?”
比如在學校發生了什麼趣事,一放學他就迫不及待告訴你:
“今天上美術課的時候,東東不小心把顔料弄到下巴上,看起來好像一個小老頭啊!”
可你從一開始的随口回應,到後來的敷衍回答,最後到不耐煩地呵斥。
跟孩子聊的話題,除了學習,還是學習。
終于,孩子越來越安靜了。
我們又從一開始的“耳根清淨”,到後來的不習慣,然後抱怨孩子越來越難教,像個啞巴一樣,十問九不應。
卻自始至終都忽略了,是父母奪走了他們的溝通欲。
其實,我們最不應該做的,就是用我們的蠻橫霸道,堵住孩子的嘴。
因為,一旦孩子安靜了,他們那顆心,也就對我們封鎖了。
如果能夠重來,孩子進步的時候,我一定好好誇他一句“你真棒”。
孩子跟我分享一些讓他感到開心的事情時,我一定好好聽他講,當一個會捧哏的媽媽。
孩子想做什麼的時候,我一定不再強硬地替他決定,而是和他一起分析利弊,把選擇權還給他……
隻是現在,我隻能暗自後悔。
希望我的經曆,能提醒各位爸爸媽媽:
今天我們給孩子的每一種回應,都決定了将來孩子和我們的關系。
不要等到孩子和我們無話可說的時候,才追問為什麼,然後後悔莫及。
點個“贊吧”,你我共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