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講述的第735位真人的故事
我是小蘇@環華騎行小蘇,90後江西贛州人,騎行達人。
我曾在深山養過豬,也曾給寵物治過病,但都不符合我對工作的預期。于是通過自學,成為了一名廣告人。
工作雖然穩定了,但大學生時的騎行夢卻一直蠢蠢欲動,我騎過家鄉的角角落落,卻不滿足。
直到奶奶突然離世,帶給我無盡的悲傷,也促成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從此一人一車,一發不可收拾,曾先後兩次進藏,總行程9750公裡。
(我和家鄉的臍橙)
我1995年出生,家中獨子,從小跟着爺爺奶奶,在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的一個小鎮上長大。
小學和初中期間,父母基本都沒有在家呆過,他們在廣東務工,除了逢年過節回來一趟,平時都看不到他們的身影。
從小父母不在身邊,所以我的自理能力很強,燒水做飯不在話下,放學回家後還會主動幫着爺爺奶奶幹活。
學習上也很自律,從不讓家長操心。聽話、懂事、聰明好學,就是大家眼中好孩子。
小時候隻有一個夢想,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一所好大學,去見見外面多彩的世界。
(小時候的我胖乎乎的)
小學到初中,靠着這種要去外面世界一探究竟的信念,我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2010年,很順利地被當地最好的縣一中錄取。
但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同學們都是來自各地的佼佼者,第一次分班考試,我的成績墊底,被分到了最差的班級。
最初的高中生活,一度讓我很失落,快節奏的學習壓得我有些喘不過氣。這個時期,我喜歡上了蘇東坡的詩詞,特别是那首《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大氣磅礴的“千古絕唱”,更激發了我去外面闖蕩的熱情。
努力并沒有改變我的成績,高考分數很不理想,隻考上本省一所大專,在樟樹市,是四大藥都之一。因為喜歡小動物,所以選擇了畜牧獸醫專業。
(高中時和同學在一起)
我在人際關系方面一直做得不錯,為人仗義、待人誠懇,在學校交了不少的朋友。
從高中到大學,一直是班裡的學生幹部,同學們有事情都喜歡找我幫忙。大學時還被評為“優秀學生幹部”,登上過領獎台。
時光飛逝,轉眼到了2016年,我畢業了。但讓我沒想到的是,第一份工作卻被分配到了南昌市的深山老林養豬。
養豬場建在人煙稀少的郊外,這種封閉的環境不能随便進出。師傅大多都是中年人,這裡幾乎沒有年輕人。
一個月差不多有三四天假期,想買零食都得等休息日去鎮上采購。時間一長,發現跟人的交流越來越少,每天對着這群豬,感覺長期下去都會跟社會脫節。
(被評“優秀學生幹部”,獲獎方式很特别)
我意識到一輩子困在養豬場不是長久之計,這離看世界的計劃差了十萬八千裡。于是辭别養豬場,去廣東東莞市找了一份寵物醫生的工作。
每天負責診治貓貓狗狗,看見它們在我的精心照料下逐漸康複,自豪感油然而生,感覺自己所學終于有了用武之地。原本想會一直從事這個行業,卻因為太“老實”而不得不離開。
門診的女主管脾氣暴躁,總是喜歡針對我,想法設法找理由,把髒活累活都丢給我。木讷的我不會讨好她,導緻幹得多卻掙得少,忍無可忍之下,半年後主動離職了。
那期間,機緣巧合下,通過網絡認識了一位在長沙工作的女孩,居然發現是信豐老鄉。
(養豬場的工作)
随着我們慢慢熟悉,感情持續升溫,她為此回到了家鄉,我也緊跟其後回來了,準備好好在一起。
但因為我工作不穩定,遭到了她家人反對,半年後選擇了和平分手。這段感情對我的觸動很大,也讓我決心一定要做出一番事業。
大學期間因為協助團委搭建自媒體賬号,所以自學了文案編輯,于是跨專業求職成功,入職到一家廣告公司,一直幹到第一次進藏。
緊接着自媒體開始盛行,于是2014年,我也開設了自己的賬号。
因為愛玩,業餘時間,我騎着摩托車把家鄉周邊都遊玩了個遍。玉帶橋、木公寨、仙濟岩等小衆風景區,都留下了我的足迹。還寫了不少遊記,發布在了自己的賬号上。
(遊玩信豐北江源水庫)
可是,正當我縱情山水之時,奶奶卻突然離世。我從小被奶奶帶大,一下失去最疼愛我的人,令我傷心欲絕。導緻很長一段時間,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後來就想到外面走走。
大學時讀過一本關于西藏騎行的書,當時就萌生了也要騎車去西藏的想法。但畢業後忙于工作,而且資金也不夠,這事就這麼擱置起來。但是這些年一直沒有放松身體鍛煉,就是期待有一天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這一次,我下決心一定要去西藏看看。那一方淨土,帶着獨有的神秘感,讓我迫切地想去探索一番。
(小狗陪我看日出)
說幹就幹,我先買來一輛二手自行車,又借助網絡做了一下攻略。随後準備好帳篷、衣物和藥品,大包小包地馱在自行車後面,直接跟家人說,要出發去西藏了。
父親一語不發,随手掐滅了煙頭,母親則在一旁默默流淚。從小到大,很多事情都是我自己決定,家人見拗不過我,隻能千叮萬囑,才依依不舍地送我去騎行。
出發去西藏,還得到了當時廣告公司老闆的大力支持,兩年多的朝夕相處,我和他關系一直很融洽。
縣城招人比較難,公司裡的小夥伴如流水般換個不停,倒是我這個老闆口中的“人才”一直都在,不僅幹活麻利,工作也做得出色。所以,老闆說支持我的夢想,等完成後再回來繼續上班。
(首次出發同事送行)
本來還約了一名騎友,卻沒想到臨近出發,他被家人攔截了下來。無奈之下,我隻好獨自一人上路。
2020年6月1日,疫情好轉後,我出發了!媽媽一大早就起來給我弄早餐,帶着擔憂和關愛,送我出發。同事們知道我要騎行西藏,也都趕過來給我送行。
結果左等右等耽擱了時間,跟他們告别後,才正式啟程。迎面而來的就是翻越谷山,不曾想,剛開始就給我來了個下馬威。坡雖然不是很長,但很陡,加上我後面拖着一輛拖車,每走一步都很費力。
帶的熱水,還沒到達山頂就消耗殆盡了。還好我知道在谷山有一股泉水,于是咬着牙一路狂蹬,終于到達了泉水處。
(網友來給我送行)
正在灌水的時候,接到一個網友打來的電話,說看到我在網上發布了騎行計劃,專門過來送送我。
我很驚訝,于是告訴了他所在位置,沒想到真的見到了對方。原來他也有着騎行西藏的夢想,隻是因為現實原因無法實現。
幾個小時後,我帶着的他送的食物和藥品,以及他的夢想,再次踏上了征程。突然感覺,不再是一個人在奮鬥了。
記得去往南雄的路上,時而下雨,時而天晴。自行車腳撐因為承載過重已經變形,導緻每次想停下來休息時,得先得找到可以倚靠的地方。如果沒有,就隻能把車平躺在地上,扶起來都很費力。
(動人心魄的美景)
剛開始騎,狀況百出,導緻騎了一上午還在信豐境内,下午才算找到點感覺。當時我想,騎到哪算哪,車上有帳篷,要是不下雨,找個安全的地方搭個帳篷就能過一晚。
但是天黑時,天變得越發陰沉,距離南雄市區還有30多公裡,雨夜趕路會非常危險,便決定在鎮上找一個住宿的地方。
第一天累得夠嗆,好好洗了個澡,倒頭就呼呼大睡了。看來騎行真的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尤其是長途旅行!現在想想,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挺過來的!
一路上,一會下雨,一會暴曬,騎行到第五天時,我就有了打道回府的念頭。但是遠處的雪山,近處的草甸,路上熱情友好的人們,又讓我鼓起了繼續騎行的勇氣。
(旅途中認真整理國旗)
慢慢地适應了騎行節奏,沿途的藍天白雲、寺廟湖泊,也開始有心情欣賞了,旅途開始變得多姿多彩。
我把騎行的每一天,都放在了自媒體平台上,收到很多網友點贊。還有很多羨慕、佩服、鼓勵的話語,也成為了我堅持下去的動力。
最難忘的是,在途中過端午節,第一次品嘗到孤獨的滋味,卻也讓我收獲到了真情。
當時的旅館老闆娘,知道我一人騎行時,一直誇贊我有勇氣,有毅力,還特地送來了粽子和雞蛋,讓我真實體會到了人間溫情。
途中還結識了不少朋友,這一路運氣很好,遇上的都是好人,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讓我的旅途經曆變得異常多彩。
(與騎友共進午餐,垃圾已帶走)
有時候很佩服自己,可以做出獨自騎行的決定。一輛二手自行車就承載起了我的夢想,一頂帳篷就能成為我的栖息地,一部手機就連接起了我與世界。
每天随心而騎,不想騎就停下來休息,看看藍天白雲,賞賞高山流水,再和當地人聊聊天,然後拍拍照、剪輯下視頻。
那段時間過得不亦樂乎,回看拍過的每一個視頻,裡面不同的陌生人,不同的風景,代表着我曾經走過的每一程。他們既是我鏡頭中的主角,也是我旅途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慰藉。
一個人路過了雪山和湖泊,也走過了安靜偏僻的原始村落。也曾在雨中、風雪裡、星辰下感受過騎行的艱難。
(好心的自駕遊一家人送我食物)
餓了就沿途摘點野果,累了就躺下來靜聽風吹麥浪,遇見城市、鄉鎮,就跑去嘗嘗當地的美食。一路走來,我沒有預期中害怕,反而更加勇敢無懼。
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是我人生中翻越的最高山,那次足足爬了4個半小時。雖然總裡程隻有20公裡,但是每爬1公裡,海拔就會上升100米,氧氣也會更加稀薄,呼吸就會越來越急促。
還好平時一直鍛煉,沒有出現頭疼和嘔吐的症狀,順利翻越了這座山。周圍的美景無法用語言描述,真切感受到了什麼叫“身體在地獄,眼睛在天堂”!
從信豐縣出發,先來到廣東省南雄市,然後經過湖南、貴州、重慶、四川,克服重重困難和高原反應,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終于在2020年8月3日成功抵達了西藏。
(人生中第一次翻越最高的山)
這場曆時63天,行程4250公裡的騎行,完美落下了帷幕。
站在布達拉宮前,看着背後的壯觀建築,我流下了激動的淚水。所有的勞累與辛苦,在那一刻都化為了值得。
更沒想到,我的舉動還會影響到其他人。一個網友留言說,我的騎行經曆,給了他莫大鼓舞。他于9月5号從福建出發,曆時一個多月騎行到了西藏,然後10月20号又安全返回了家鄉。
這讓我很是感慨,沒想到渺小如我,也能給别人帶來邁出去的勇氣,也讓我更加覺得不虛此行。
11月,我回到了家鄉,此時正值臍橙豐收季節。一路上的經曆,讓我意識到,電商時代流量的重要性。
(終于到達心中聖地——西藏)
大伯種植的是贛南臍橙,品質和口感都很上乘。于是,我借助自媒體平台,開始幫大伯賣臍橙。很驚喜,得到不少朋友的支持,臍橙很快銷往了全國各地。
當時一邊賣貨一邊思考,突然一個點子從我的腦中蹦了出來,我要進行第二次騎行,要把家鄉的贛南臍橙推廣到全國。
于是2021年6月,我開始了第二次騎行之旅,準備在完成西藏騎行後,環遊全中國。
當時還不是臍橙的收獲季節,出發前專門做了一個臍橙模型,外觀看起來跟真的一模一樣。
一路上隻要遇見人,就會給他們宣講贛南臍橙。當他們看到往年的采摘視頻時,不少人主動要求關注我。追夢的旅途,因為宣傳家鄉特産而變得更加豐滿了。
(當時凍得直哆嗦)
騎行在路上的時候,看到河南鄭州發生洪澇災害,當即拿出500元捐贈了。雖然我不算富有,但是這顆心是赤誠的。
旅途也不總是一帆風順,有時候也會暗藏危機。第二次騎行時,在新疆阿克蘇的戈壁灘露營,竟然遇見了狼。
傍晚正做着飯,突然看到黑暗中一雙冒着綠光的眼睛,心裡當即咯噔一下。趕緊輕聲返回帳篷,把簾子拉好,一動也不敢動。一晚上沒敢出去,屏住呼吸,豎着耳朵聽着外面的動靜。
第二天一早,走出帳篷時,發現門口的垃圾袋不見了,後來在十多公裡外,發現那袋垃圾正躺在路邊,應該是狼叼走的。
縱使這般兇險,我依然對旅途充滿向往。雖然因為疫情,總是走走停停,但始終都在路上。第二次曆時99天,行程5500公裡,再次抵達西藏。如今,我已走在了環遊中國的路上。
(帶着家鄉特産登上珠穆朗瑪峰)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趁着沒有車貸房貸壓力,也無需養家的好時光,懷揣着激情,好好開闊下眼界,增長下見識,也不失為一種美好的人生體驗。
未來我不僅要完成環遊中國的夢想,更想要在旅程中,為家鄉盡一份自己的力量,努力宣傳家鄉特色,讓更多人了解信豐!
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卻忘了世事無常。假如歲月可回首,我依然無悔,曾用腳丈量過祖國美麗的山河。
趁着心中有赤心,頭上有青絲,勇敢去追尋心底的夢想吧!
【口述:小蘇】
【編輯:馬可賽可】
我們不能走過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裡感受别人真實的故事,而且,每個故事都有真實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歡這樣真實的故事,請關注我們吧!@真實人物采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