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燒
日本流行音樂殿堂級歌手宇多田光于1月19日生日當天以數位上線方式發行個人第八張日語原創專輯《BAD MODE》。如果從1998年12月9日以“宇多田ヒカル”的藝名發行首張EP《Automatic/time will tell》算起,她将于今年迎來出道24周年紀念日。回望宇多田光的職業生涯,唱片銷量紀錄和全能唱作人的盛名之下,是一條作為美籍日裔音樂人的身份認同之路。
随意卻不随便的專輯
《BAD MODE》可能是宇多田光最随意的一張專輯。先是随意的封面:一身咖啡色套裝居家服,斜倚在家中牆上淡然地注視着鏡頭,兒子的半個背影也進入畫面;再是随意的曲目:專輯并無統一的概念企劃,十首曲目裡有六首是已經發行的單曲。誠意在哪裡?有網友忍不住吐槽宇多田光已經放飛自我了。仔細聆聽後,卻會發現它是一張形散神不散的專輯。作為一名技藝上趨于完熟的音樂創作者,如今的宇多田光已能夠以輕松寫意的姿态突破不同音樂風格的界限,跳出流行音樂唱片業的歌曲範式制作,創作出動聽又不流俗的歌曲。
盡管宇多田光被樂評界公認為“将現代節奏布魯斯元素(R&B)與日本流行音樂(J-Pop)融合,開啟了日本節奏布魯斯風潮與歌姬時代”,但她涉足的音樂領域遠不止這些,爵士、搖滾、電子樂的元素在她的創作中也信手拈來。《BAD MODE》的一大特色是宇多田光通過與不同音樂制作人的合作,在既有融合R&B與J-Pop根基上,大膽與場景化的電子樂結合,形成一種兼顧悅耳旋律與沉浸式氛圍感體驗的音樂。
同名曲《BAD MODE》中,電子音樂制作人Floating Points将個人擅長的爵士電子氛圍感引入編曲,管樂更是神來之筆,使得聽感上相當愉悅輕松,與歌名形成反差;取樣英文兒歌《Rain, Rain, Go Away》,《気分じゃないの》用七分半的時長示範了Trip-Hop與J-Pop的融合;作為專輯中最長的歌曲,《Somewhere Near Marseilles ーマルセイユ辺りー》是宇多田光的任性之作,也是挑戰歌迷耐心的歌曲。最初的demo隻有四分鐘,後來慢慢加入各種不同的元素,歌曲變得更為立體和精妙,直到成為一首近12分鐘的曲子。
在專輯發行前就以單曲形式發行的歌曲《Find Love》是為知名化妝品牌創作的,動感清脆的鼓點搭配舒緩松弛的演唱,恍惚間回到樂迷最熟悉的那個宇多田光;與小袋成彬共同制作,為熱播日劇《美食偵探明智五郎》創作的主題曲《Time》是宇多田光繼《初戀》之後,再一次斬獲Oricon日本公信音樂榜單曲下載榜冠軍單曲;與TBS電視台合作的《最愛》主題曲《君に夢中》堪稱饒舌版的《Stay Gold》,不出意料成了職業生涯第六支冠軍單曲。
為《新世紀福音戰士:終》劇場版創作的主題曲《One Last Kiss》則是專輯中最具影響力擔當的歌曲。搭《新世紀福音戰士:終》的熱度,《One Last Kiss》也成了宇多田光僅有的在全球範圍内爆火的歌曲。宇多田光曾表示過與主人公碇真嗣的共鳴,一個是身為星二代,年幼出道即卷入唱片工業的機器中;一個是年紀輕輕便駕駛EVA初代機,抵抗襲擊人類的敵人;同樣都是青春年少即肩負起所謂的使命,也同樣都是骨子裡想要逃脫,到最後他們都是在重新确認過自我後選擇坦然面對這個世界。将自身的人生體驗和碇真嗣的成長經曆交織起來譜寫出真誠歌詞,再度聯手制作人A.G.Cook,宇多田光以此曲給EVA系列劃下最終章的同時,也給曾經的殘酷世界溫柔一吻。
宇多田光的身份認同
聽完《BAD MODE》,有一種特别強烈的感受,那就是一個夾在不同文化與身份間的音樂人如何在市場與創作間找到自己的舒适地帶。宇多田光以近24年的音樂生涯,給了自己的答案。
回顧宇多田光的音樂之路,首張日語專輯《First Love》以767.2萬銷量,至今名列日本史上最暢銷專輯榜首,堪稱出道即巅峰。将美式R&B帶進J-Pop給日本樂壇注入活力,唱片發行後,日媒便以“天才少女”盛贊她的音樂才華。次張日語專輯《Distance》則創下日本史上單周最高銷量,第三張專輯《Deep River》也進入日本樂壇銷量榜前十。在日本本土獲得巨大成功之後,她又以Utada名義進軍歐美樂壇,花費重金制作的《EXODUS》卻在美國市場反響一般,專輯和發行的單曲均未取得商業成功。有意思的是雖然海外反響遇冷,《EXODUS》卻成為日本史上單周最高銷量的外語錄音室專輯,多少有出口轉内銷的嫌疑。為避免《EXODUS》的覆轍,再度進軍歐美樂壇的宇多田光有意向美國流行樂壇口味靠攏,以美式R&B曲風作為專輯基調,并找來曾與碧昂斯等美國樂壇當紅歌手合作的音樂制作團體們來制作歌曲,市場反響雖比《EXODUS》有進步,但仍然談不上進入歐美主流音樂圈。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商業現象。在流行唱片工業,身份是一種先天的通行證。宇多田光是美籍日裔音樂人,這個身份在她進軍日本歌壇的時候,是一個加分項,而在她進軍歐美樂壇時候則失去了效果。這番經曆,也讓她對自身的市場定位有了更清醒的認知,所以2016年複出的她将重心放在了日本樂壇。其實不隻是宇多田光,這是大多數所謂在本國火爆的國民歌手們進軍歐美樂壇同樣會遇到的現象。撇開國内粉絲的支撐,要在歐美樂壇占有一席之地,即便是在2022年,也是很困難的事情。
創作層面,自幼聆聽Bon Jovi、 Queen等搖滾樂隊的她,音樂養分裡西方流行音樂占據了很大比重。Aaliyah的《Age Ain't Nothing But A Number》讓她迷戀上R&B,Bruce Springsteen的音樂則啟發她開始創作;另一方面,身為星二代,其母親藤圭子是知名演歌手,長期的耳濡目染下,讓她對日本傳統音樂有着勝過大多數同代音樂人的了解。面對身上兩種不同的音樂文化,“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所以有了最開始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用美式R&B給J-Pop注入新鮮活力的“天才少女”,也有了數度進軍歐美樂壇不瘟不火,重新認知自我後,得以跨越不同音樂邊界的“随意”創作者。宇多田光所走過的音樂之路示範了在強勢的歐美流行文化下,一個多重身份的音樂人如何在本土音樂文化與歐美流行文化的對撞、在市場與創作的雙重追求中,找到自己的舒适位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