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主要克服的是,啟動轉動慣性力
慣性力矩=轉動慣量x角加速度,(M=Jβ),
J=J1 J2 J3,J=mr^2/2 ,這裡你的軸,鍊輪,還有下面的重物分别計算
β=△w/△t,物體是從0轉速開始啟動到4r/min的,w=2πn/60,△t是加速時間
M=9549XN/n,M是你上面算出來的,N是功率,n是轉速
最後再乘以減速器還有軸承的系數就好了。
J=mr^2/2=(5000x1^2)/2=2500kgm^2
β=△w/△t=(2πn/60)/t=(2x3.14x4/60)/1=0.42rad/s^2
M'=Jβ=2500X0.42=1050Nm
隻解決慣性力矩還不算,你還得要将靜摩擦轉變為滑動摩擦,所以還得要加上靜摩擦力矩
M"=mgfR=5000x10x0.15x0.025=190Nm (你的推力球軸承設計的不對,軸台肩在上不應該在下,因為你的軸是承受拉力的,所以軸承是承受壓力,我姑且取滾道半徑為25mm)
M=k(M' M")=1.2x(1050 190)=1490Nm (包含軸及鍊輪的轉動慣性力)
M=9549XN/n 則N=(1490x4)/9549=0.62KW
P=N/η=0.62/(0.96x0.98x0.95)=0.7KW (前一個鍊傳動,中間一個推力軸承效率,後一個減速器)
在這裡,你選擇一個1.5KW的電機就夠了,不能選0.75的,這樣電機容易燒壞,1.1kw的可以,但是安全系數有點低,選2倍安全系數的電機,就是1.5的電機轉速經過變速器變速的時候,減速增扭,功率幾乎不變,損失的隻有傳動效率。
電機功率計算中常數9550怎麼來的?說的是公式t=9550/n裡這個系數。其實這個公式不僅僅适用于電機,它是适用于所有旋轉體的。就以電機為例,推證一下。由運動萬至達電機學的知識我們知道p=fv,D是功率,f是力,V是物體運行的速度現在,我們設電機出軸的直徑為d(單位是m,則軸外圓周長為2Td,轉化為以m為單位是2Td/1000),轉速為n(單位是r/min,則每秒的轉速為n/60),沿軸的外圓切向力為f(單位為n)那麼,電機輸出功率p=fv=f。(2Td/1000·(n/60)=(2m/60000(d·f)·n
電機的扭矩t=d·f(這是直徑與切向力之積,形成力矩)于是上式化為p=(m/3000t·n即t=30000n=9549p/n.一般我們就寫成9550p/n。
電動機的功率,應根據生産機械所需要的功率來選擇,盡量使電動機在額定負載下運行。選擇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①如果電動機功率選得過小.就會出現"小馬拉大車現象,造成電動機長期過載.使其絕緣因發熱而損環,甚至電動機被燒毀。
②如果電動機功率選得過大,就會出現大馬拉小車現象.其輸出機械功率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功率因數和效率都不高,不但
對用戶和電網不利。而且還會造成電能浪費
要正确選擇電動機的功率,必須經過以下計算或比較:
P=F*V/1000(計算功率KW,P所需拉力N,工作機線速度MS
對于恒定負載連續工作方式,可按下式計算所需電動機的功率
P1(kw): P=P/nin2
式中n1為生産機械的效率;n2為電動機的效率,即傳動效率
按上式求出的功率P1,不一定與産品功率相同。因此,所選電動機的額定功率應等于或稍大于計算所得的功率。
按上式求出的功率P1,不一定與産品功率相同。因此,所選電動機的額定功率應等于或稍大于計算所得的功率。
此外.最常用的是類比法來選擇電動機的功率。所謂類比法。就是與類似生産機械所用電動機的功率進行對比。
具體做法是:了解本單位或附近其他單位的類似生産機械使用多大功率的電動機,然後選用相近功率的電動機進行試車。試車的目的是驗證所選電動機與生産機械是否匹配。
驗證的方法是:使電動機帶動生産機械運轉,用鉗形電流表測量電動機的工作電流,将測得的電流與該電動機銘牌上标出的額定電流進行對比。如果電功機的實際工作電流與銘脾上标出的額定電流上下相差不大,則表明所選電動機的功率合适。如果電動機的實際工作電流比銘牌上标出的額定電流低70%左右.則表明電動機的功率選得過大,應調換功率較小的電動機。如果測得的電動機工作電流比銘牌上标出的額定電流大40%以上,則表明電動機的功率選得過小,應調換功率較大的電動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