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通俗地解釋,就是專心注意,精神集中。它一般指向于當下的事情。把握當下,即是這個意思。
有人解釋說,要将此心“定于某處”,這就是專注。這種說法容易讓人不解。因為一個人的精力在高度集中的時候,很容易就會疲勞,出現“開小差”的現象。有人甚至為了能夠達到“專注”,一直提醒自己“我要專注”,将“專注”當成了一件事物。
其實,“專注”指向于一個人當下的狀态。就是對于眼下正在進行的一件事情,心念、精力的集中程度。現在,我通過生活中的一件具體的事情,理解“專注”的内涵。
經常聽我講課的一位朋友,工作、生活在臨近地區。說有半年沒有見到老師了,便來看我。我于中午吃飯時間,在單位附近的一個小小的餃子館相見。他帶了兩個朋友。吃飯中間,就聊起了專注這個話題。他說:自己做不到專注,腦子裡經常有惡念出現。
我就地取材,這樣對他解釋:
——我們在一起吃飯,同時又說話交流,我們應該專注于哪裡?專注于吃飯,就不能說話,專注于交流,就不可以吃飯。畢竟先人說過,吃飯時說話是對飯的不尊重。而且,吃飯時說話,也容易嗆着。
——但是,我們今天相見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交流,不是為了吃飯。思想上的交流是我們的目标,是當下最主要的事情。因此,我們的專注點就應該放在交流認識和觀點這個事上。如果一定要按照先人說的吃飯時不允許說話,那就是死闆了、教條了。因此,選擇了這麼一個小小的酒館,簡單地吃餃子,是我們這次見面的地點、方式的選項,而不是見面的内容。
——理解“專注”,日常生活中,是很難做到理論中的“專注”的。換個角度理解,“專注”就是心中無雜念、無妄想。不能夠專注的原因,都是因為心中有了雜念、妄想,從而将自己于當下的事情中轉移了出去,就出現“不專注”了。
——比如專注于吃餃子。吃餃子是一個既簡單、又複雜的行為。簡單的行為,這點好理解。為什麼吃餃子是一個複雜的行為?因為将這個行為細細分解出來,就複雜了:眼睛觀察餃子的形狀,鼻子體味餃子的味道,嘴巴裡還有味蕾,牙齒的咬合,舌頭也要配合。我們說的“專注于吃餃子”,是專注于眼睛的觀察?還是專注于鼻子?或者是拿筷子的手?同時專注于這麼多的事物,分明不是專注了。
——怎麼樣就是專注于吃餃子?就是關注的都是與吃餃子相關的行為,沒有其它的念頭。如果吃餃子時想:“有盤海參就好了。”這就是雜念。如果想:“餃子裡吃出個元寶更好。”這就是妄想了。隻要心中的念想與當下的行為直接關聯,就是專注的狀态。
——所以,有人在吃飯的時候醉心于讀書,以至于手中的饅頭醮着墨水都不知道,這就是專注于讀書,而不是專注于吃飯。有人在散步的時候,沉浸在自己關心的問題上,而不是身邊的景色,這就是專注于思考,而不是欣賞。
當時和朋友說的大體上就是上面的意思。
專注程度與個人的定力直接相關。不容易被外界幹擾者定力強,做事時的專注程度就高。那麼,我們就可以知道:觀照自己是不是處于專注狀态,就看自己是否有雜念、是否有妄想。有了雜念與妄想,就已經被幹擾。
人都是活的,念頭也是活的。我們不可能讓念頭一直固定在某個地方、某個事物。有了雜念、妄想不可怕,也不用緊張,都是正常的現象,随時将雜念、妄想丢棄就是了。不正常的是抓着雜念、妄想不放,從而形成糾結,難以專注。
很多所謂的修行者将“禁欲”挂在嘴邊,時時念叨“我要禁欲”。“我要禁欲”本身就是一個欲望。一味追求“專注”的人,一直将“專注”挂在心裡,成了心事,就是挂礙了。心有挂礙,何談專注?
天地間萬事萬物,原本都是自然流暢的。能夠真正做到“專注”狀态的人,他的内心是自由自在的。當一個人專注于某事某物的始終,最後的體會是喜悅的。如果從所謂的“專注”中得到了痛苦,那就不是專注,陷入到了執着、或者妄想中了。
——學習傳統文化,增長人生智慧。歡迎關注知本學社。我是宗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