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民政局
發布了合肥市第五批道路、水域
命名方案正式啟用的通知,
近千條道路确定了最終路名。
命名道路984條
新橋空港示範區道路命名138條,水域命名3處;
蜀山區小廟鎮道路命名111條,水域命名5處,橋梁命名6座;
肥東縣長臨河鎮道路命名62條;
市區新增、調整道路命名673條。其中,濱湖新區由于是全國地名命名區,此次還新增了安徽路、江西路、福建路等路名。
據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路命名的基本原則是反映當地人文、自然地理特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民政局經過現場勘查,聽取當地居民意見,最大深度和廣度挖掘當地的人文、自然、曆史、文化資源,最終形成命名方案,并經過兩輪公示,優化調整,最終确定。
自2006年起,我市組織開展全市範圍内地名規劃編制工作。整個編制工作共分為五批,前四批已陸續完成2000餘條道路、50餘座橋梁的命名,基本覆蓋了全市主城區範圍。本次為第五批道路、水域命名,主要涉及新橋空港示範區、蜀山區小廟鎮和肥東縣長臨河鎮三個區域以及市區部分道路名稱規劃調整。
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查看詳細的命名情況~
小廟鎮
新橋空港經濟示範區
長臨河鎮
記者在合肥市區部分道路名稱規劃調整方案中看到:
濱湖新區為全國地名命名區;
城西南片區(蜀山區部分區域)為六安、安慶和全省文化體育專題命名區;
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為六安、安慶兩市地名命名區;
城西北片區(廬陽區部分區域)為淮南市地名命名區;
合肥車站片區(新站開發區、瑤海區部分區域)為宿州市、蚌埠市地名命名區;
城東南片區(包河、瑤海區部分區域)為皖南、滁州部分地區地名命名區;
城東片區(瑤海區部分區域)為滁州、皖南部分地區地名命名區;
城東北片區(新站開發區部分區域)為淮北市、宿州市地名命名區;
城北片區(廬陽、新站雙鳳開發區部分區域)為皖北地區和長豐縣地名命名區;
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為黃山景點名稱命名區;
肥東縣城區為滁州市和肥東縣地名命名區;
肥西縣城區為六安、安慶兩市和肥西縣地名命名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