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使用iphone,直接買了頂配,官網二十四期免息,四舍五入等于不要錢,哈哈開個玩笑,其實到手就做了拍了開箱,但是因為懶,所以也就沒寫内容,也是由于第一次購買過萬的手機,愛惜是一定的,外殼貼膜自然不用說,那從使用體驗來說,買了一堆的配件,哪些是真的可以極大的提升使用感受,而那些是雞肋,不值一提呢?
其實從認識群内某位大佬開始,就被各種種草,甚至在本人購買了小米11後還一臉嫌棄,剛好我爸的小米mix2需要換了,所以就甩給我爸了,然後一等,就又等了一年。。。
至于為什麼買頂配,二十四期免息不是頂配最劃算嗎?
當然,今天的主角是“配件”們,1T的iPhone 13 Pro Max還是靠邊。本人會對配件的推薦程度和使用頻率做一下評價,另外下圖中iPhone 13 Pro Max最開始的貼膜用的是我老婆的12的貼膜,所以别奇怪。
配件1:Anker 521 Charger Nano Pro 40W雙口快充推薦指數:★★★★
使用頻率:★★
銘記快評:蘋果的“快充”,iPhone 13 系列雖然快充到了27W相較于安卓确實差距很大,不過“夠用”自然是沒問題,加之iPhone 13 Pro Max電池本就大,偶爾需要快充救急配合省電模式也可以讓你安心出門。
由于“不贈送”充電頭這個讓人非常不愉的标定,又不想買官方配件,就找了這塊充電器,兩個USB-C×2口。
總功率也可以有40W,雙口同時輸出20W 20W,單口5V3A,9V3A,15V2.66A,20V2A。
非要說缺點就是這款充電器隻支持Type-C到Type-C,小口對小口。
還順帶測試了下充電功率,不過由于電量較高,沒有達到最大功率。
之後才想到我還有另一個充電器,實際上也是支持蘋果的,算上損耗,也完全達到了最大充電功率。
其實這個配件确實是應急使用的,日常用的最多的是我老婆,因為一個配件的加入直接讓我幾乎擺脫充電器。
雖然iPhone的快充相較于安卓就是個弟弟,從實際體驗來看PD快充也完全夠用,實測近30W的充電功率也還是不錯的。
配件2:Anker 10W無線充電闆推薦指數:★★
使用頻率:★★★
銘記快評:雖說給蘋果充電僅7.5W,但發熱量明顯比我朋友買的另一個品牌的,價格更低一些的充電闆低,使用體驗也還不錯,使用頻率低和上面的原因一樣,确實用的不多。
品質啥的都不錯,也确實對得起79rmb的價格。
就是表面橡膠材質實在是太容易沾灰了。
充的很慢畢竟才7.5W,好處是保護電池,不急的時候扔上面,碎片化充電,淺充淺放。
這款産品應該是推出很久了,也懶得說了,東西不錯,搬家後會多買幾個配合如床頭櫃等家居使用,如果想要快充就需要買正品配件了,畢竟iPhone最高支持15W的無線快充。
配件3:Dig全包保護殼推薦指數:★★★★
使用頻率:★★★★★
銘記快評:這款殼子是朋友推薦的,當然他仍是極力推薦官方自家的,考慮到價格實在太辣手不舍得,最後推薦了這款,使用至今七個多月,僅輕微磨損,耐用性好手感好,磁吸強,價格便宜。
所有的外殼都會增加尺寸,當然這種常規外殼相對而言已經算比較好了,作為一個大手用戶,iPhone 13 Pro Max單手操作已然非常困難且基本上談不上啥手感,滑溜得像泥鳅,所以帶殼幾乎是必然的,而Dig這款保護殼确實不錯。
獨立按鍵設計,手感保留的非常完好。
就是大家别學我買這種鏡頭罩了,影響拍攝品質的,哦對了,另一個需要注意的事是鏡頭保護很到位但也有些遮擋部分磁吸充電寶。
總的來說這個小配件是非常推薦的,使用至今也沒有老化變色的情況,比一般的TPC保護殼要好不少。
配件4:努比亞MagSafe 5000mAh磁吸充電寶推薦指數:★★★★★
使用頻率:★★★★★
銘記快評:非單一産品評價,隻要是正規廠家出的磁吸充電寶均可購買,官方正品勝在快充,相當于外挂電源使用,同時可以減少電池損耗,至于iPhone 13 Pro Max作為蘋果家電池容量最大的iPhone手機,為什麼隻推薦如此大的電池?且聽我娓娓道來。
不好意思已經停止銷售了,還是推薦下安克的磁吸充電寶,那我們就來聊聊帶充電寶的優勢和劣勢。
用的時間也很長了,也摔過幾次,很明顯的戰損。
支架還是做得挺好的,就是相較于其他充電寶體積比較大。
優勢:充電更靈活便利
标稱5000mAh實際轉化約為2500mAh,充入iPhone 13 Pro Max約占iPhone電池容量的50%,即約2100mAh
經過長時間使用,本人日常均以30%左右電量開始使用磁吸充電寶給手機充電,基本上可以沖到80%,為什麼是80%而不是充滿?
這就要說到iPhone的電池保護機制了,大家都知道蘋果會有一個“優化電池充電”的選項,其實就是在電池80%之後降低充電功率減慢速度以保護電池,實際上有個更簡單粗暴的辦法,那就是你在日常使用中,盡量保證不耗盡,不充滿。
那有人會說了,你是在用手機還是養手機啊?有那麼多力氣幹點别的事不好嗎?诶,如果換做以前,你這話還真的沒毛病,但自從iPhone支持磁吸充電後,那就啥都不算問題了,因為“一插”變成了"咔哒"。你隻要保證磁吸充電寶日常有電,即使手機還剩20%,早上帶着磁吸充電寶一起出門就一點兒都不虛,當然前提不是玩遊戲連續重度使用。
所以如果日常出門你的電量在70%左右,配合一塊5000mAh的磁吸充電寶,基本上就啥都不用擔心了。
其實購買iPhone 13 Pro Max到現在也已經超過半年時間,我們來看看電池容量還剩多少,從2021年12月中旬至2022/8/4,iPhone自帶的電池健康顯示依然是100%。
愛思助手顯示99%,記得上次查詢是188次循環當時還是100%,從數據來看設計容量為4325mAh,實際容量為4298mAh,掉了27mAh,至于愛思和系統自帶的為何有何種小差異,應該隻是算法不同造成的,其實不用太過于糾結。
至于200次循環掉27mAh這件小事兒,大家覺得如何?
劣勢:重量驚人
方法很好,結果喜人,但不是誰都受得了,要知道iPhone 13 Pro Max是出了名的重,手機加殼的重量已經達到了293g。
加上磁吸充電寶那就更哇塞了,直接爆到450g,一斤不到扛手裡,如果你沒有撸鐵的習慣,那麼重的重量确實很紮手。
至于我為什麼沒啥感覺,其實無它,習慣而已,如果你也慢慢有了撸鐵的習慣,一斤就真的不算啥了。
以上,所以說為什麼隻要5000mAh,其實是可以更好地控制充電時間,基本上維持在20~80%的充電範圍,當然現實中不可能卡得很死,偶爾也會掉到低電量,同樣也有忘記充一晚上充滿的情況,你确實需要愛惜一些,但倒也不用那麼的極端。
總結:
不算給我老婆買的iPhone 12 Pro Max,13是本人購買的第一台真正的自用蘋果,同時也是本人購買過的最貴的手機,所以,不愛惜難道很随意?從使用體驗來說,12 Pro Max由于高刷的缺失和系統穩定性不佳确實做的不夠好,偶爾的死機和垃圾日曆提醒的莫名出現讓人十分頭疼,本人老婆對于這款手機乃至于系統是頗有怨言的,說白了就是後悔我幫她買這台手機了。
所以本人對蘋果的印象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也不是非常好,而為什麼本人還是買了13,也是多方面考慮,至于之後就本人的使用體驗來看,确實存在很多讓人抓狂的細節,如全局強制返回是不存在的,返回是不可以返回到桌面的,實時流量顯示是不存在的,偶爾的APP跳出等等等等。
但是完美的地方又是那麼的讓人愛不釋手,操控跟手性極強,自适應高刷既省電又流暢,省電模式是真的超耐用,特别是這塊屏幕的色彩表現力強,通透性極好,競品放一起都鮮有對手,而對于有錄屏需求的我來所,沒有60min的錄屏限制從使用上也便利了不止一點點,至于拍照錄像,可靠性和穩定性都沒的說,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現在直屏真旗艦還有哪家???
我們還是聊配件吧,如果你已經準備買iPhone了,你問我,需要哪些配件預備,貼膜和外殼是必須優于iPhone購入的,為了保護手機,由于是直屏手機,貼膜要簡單的多的多,充電器從使用頻次來看不高但是備一個是十分需要的,無線充電闆利用率不高主要應對于碎片化充電,也不是非常推薦,如果你有購買充電闆的想法還不如買一個磁吸充電寶來的實惠,我同事和我一樣先買了無線充電闆,再買了磁吸充電寶,充電闆和我一樣,閑置中。
從配件投入來看,蘋果相較與安卓,很多配件的價格都要貴得多,原因大家都懂,非官方配件也有不少是很優秀的,也完全可以選用,前提當然是廠家正規,非正規或者山寨廠家的配件個人建議大家還是慎重選擇,舉個簡單的例子,我給備機選購的背夾電池,沒用兩個月續航就明顯下降,售後?沒想法。就這樣随便用用吧,而努比亞的這個磁吸充電寶使用至今,其實已經值回票價。
銘說:直屏旗艦确實鮮有對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