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陽光不錯,去小區兒童樂園帶娃玩。跟鄰居媽媽們聊起來,除了學習、生活習慣,媽媽們最關心的無外乎寶寶的身高。
铮铮媽憂愁地說:"哎,最近檢查身體,發現铮铮又是個子低,真不知道怎麼辦?"
旁邊李阿姨勸她:"你和铮铮爸都那麼高,愁什麼,铮铮以後肯定是個大個子。"铮铮媽将信将疑地點點頭。
孩子的身高真的跟父母身高有絕對關系嗎?是不是爸爸媽媽的個子高,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跟大家聊一聊。
爸媽高孩子矮不了?
有數據顯示:中國兒童中有超過50%沒有達到遺傳身高。
作為一個矮個子媽媽,锵寶的身高一直是我的"焦慮之源",有一次跟kiki聊天,我對她說:"真羨慕你,個子那麼高,不需要擔心孩子的身高問題。"誰知道她說:"還真不是,雖然我高,但不代表孩子一定高啊!"
以往我們總有一種定勢思維,覺得爸爸媽媽長得高,孩子也矮不了。但是再協和醫院潘慧醫生的書《讓孩子多長10cm》中,卻寫到了很多相反的案例,比如有個小姑娘,父母身高雙雙超170,但是14歲的她卻隻有153厘米。
在醫學上,父母對孩子身高的影響有70%,後天則占30%。我們将孩子預期的身高稱為"遺傳靶身高",那麼到底該怎麼計算呢?一般會使用下面這個公式:
男孩遺傳靶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cm)÷2
女孩遺傳靶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cim)÷2
得出這兩個數值後,在加減6-7.5cm,就是對孩子身高的預測。舉個例子,比如我先生的身高是180cm,我的身高是158cm,那麼锵寶的身高範圍就是(180cm+158cm+13cm)÷2,再加減7.5cm,168cm-183cm。可以說,我們讓孩子長高的目标,就是為努力達到預測身高的最上限值,如果注意身高管理,那麼完全有可能突破這個上限。而如果不注意管理,即便父母很高,孩子也有可能達不到身高範圍的下限。
"蹿個"需要這兩個基礎
說起讓孩子長高個,很多家長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給娃多吃點有營養的食物,但其實這隻是長高的一個方面。孩子的生長是一個綜合的體系,單單靠一方面的努力,效果并不明顯,甚至可能會産生截然相反的作用。那麼長高的原理到底是什麼又需我們注意什麼呢?讓我們聽聽協和專家怎麼說?
一方面,孩子的身高需要物質基礎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身高的生長就會骨骼的生長,在孩子的長骨末端,生長闆的軟骨細胞不斷地增值鈣化,就像蓋房子時一層層加上磚石,這樣日積月累孩子就長高了。而他們日常攝取的營養,就像是"蓋房子"的原材料,長身體需要的主要材料是蛋白質和鈣。因此在保證營養均衡的情況下,爸爸媽媽要注意多給寶寶添加含有優質蛋白的食物,比如魚類、奶制品等。
另一方面,孩子長高需要生長激素分泌
如果說各類營養是建築"身體大廈"的原材料,那麼生長激素就是蓋大樓的動力系統。如上圖所示,在我們大腦的垂體後1cm,有一個叫作神經垂體的器官,它可以分泌生長激素,這些激素最後會被肝髒轉化為胰島素生長因子,作用于軟骨闆,促進軟骨闆的生長,這樣身體就越長越高了!
看到這裡爸爸媽媽可能要問了,補充營養很簡單,但是這麼玄妙的激素分泌,我們該怎麼促進呢?協和醫院潘慧醫生指出:充足睡眠、适當運動和心理因素都非常重要。下面的部分,我們就來看看哪些習慣能讓孩子多長一點呢?
養成三個習慣讓娃再高一點
有記錄孩子身高增長習慣的爸爸媽媽可能都會發現,他們的身高增長,并不是勻速的,而是在某個時段、某個季節突然"蹿"一下子。這給我們造成一種錯覺:身高生長有關鍵期,隻要在那段時間裡注意就好了。就像我一位朋友說的:"等到了春天長個的時候,再帶他去運動。"但中國有句成語叫做:"厚積薄發",長個子也是這個道理,養成良好的習慣才是根本。
首先,建立高質量睡眠習慣
在之前的睡眠文章後面,有媽媽吐槽,三四歲的孩子像個永動機,一到晚上就興奮得睡不着,不肯去睡覺。有些爸媽拿孩子沒辦法,睡覺時間也就一推再推,甚至我一位親戚家的孩子每天晚上要玩到11:30才去睡覺。
而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晚睡、睡眠質量差不但會引起代謝性肥胖、影響腦細胞發育,還會導緻生長激素分泌不足。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生長激素在早晨5點到7點,晚上10點到淩晨1點會有兩個小高峰,如果進入深度睡眠,生長激素分泌最高會是平時的三倍。因此建立良好的睡眠規律,可以幫助孩子獲得更多長高的"動力"
Tips:有時候孩子午覺睡得太長,可能會影響晚間的睡眠,因此午睡不必強求,也盡量别超過2個小時。
其次,養成運動的習慣
大量的研究證明,有運動習慣的孩子,身高比不運動的孩子普遍高2-3cm。
這是因為運動可以促進孩子體内的血液循環,還回到那個"蓋大樓"的比喻,身體大廈有了更有效的運輸隊,骨骼得到更多養料,自然就長得高。更重要的是,運動還可以讓孩子骨骼的質量更好,越長越結實。
此外,運動還可以通過釋放"内啡肽"緩解壓力和焦慮,讓孩子感覺愉快,而好的情緒一樣也能促進身體發育。再加上運動過後比較疲憊,睡眠質量就會有明顯的提高,睡得好自然長得高。
最後,關注孩子的情緒因素
在孩子長高這個問題上,之前的我也跟許多家長一樣,覺得睡得好吃得好,再加上運動,就已經足夠了。但是生長的激素既然依靠的是大腦中垂體的分泌,那麼自然也跟孩子的情緒關系很大。
美國紐約州心理研究所兒童心理學家丹尼爾·派思研究表明:長期生活在焦慮狀态下的女孩,比情緒穩定的女孩身高平均要矮5.08厘米,而且更難長到157厘米以上。
因此,在日常育兒中,爸爸媽媽也需要關注寶寶的壓力狀态,盡量讓孩子的心情輕松愉悅。心理學家為我們指出了三種容易兒童的"焦慮性"因素,提醒父母們關注。
1、 分離緊張焦慮
小到斷奶、分房睡,大到入園入學都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孩子的分離焦慮。
2、 長期緊張焦慮
如果孩子比較膽小,缺乏自信可能會在社交場所,或者學習的情境中感覺到焦慮和緊張。
3、 情感遮斷
家庭環境壓抑,教育過于嚴厲等等都會因為情感遮斷讓孩子倍感壓力。
這三種情況格外需要注意的是第二種,因為比較普遍,而且時間持續長,會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爸爸媽媽平時要注意疏解和引導。
Cici有話說:
父母身高比較高,并不能代表孩子一定會高,同樣的如果是像我這樣身高并不能孩子"拉分"的爸爸媽媽,也不用過于焦慮,隻要注意養成這三種好習慣。孩子一樣能超過平均值。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立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