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銘教學論文?教學目标:1.知識建構(1)積累《陋室銘》中的文言詞彙和句式,感知文言的特點(2)了解作者劉禹錫、創作背景等相關資料(3)了解“銘”文特點,增強文言文化底蘊(4)在理解的基礎上反複朗讀課文,達到熟讀成誦,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陋室銘教學論文?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教學目标:
1.知識建構(1)積累《陋室銘》中的文言詞彙和句式,感知文言的特點。(2)了解作者劉禹錫、創作背景等相關資料。(3)了解“銘”文特點,增強文言文化底蘊。(4)在理解的基礎上反複朗讀課文,達到熟讀成誦。
2.能力思維(5)感受本文句式骈散結合,極富韻律的特點,通過學法提示指導學生了解朗讀的技巧和方法,做到準确斷句,讀準語氣和節奏,力求讀出文言韻味,培養學生良好的文言語感。(6)通過學法提示和問題導引理解文意,理清思路,多角度品析作者言行,感受作者的志趣情操,培養學生分析概括能力和發散思維。(7)賞析文章“托物言志”“類比”等寫法和拟人、對偶等修辭手法,以及描寫,議論,抒情多種表達方式結合運用的特點,提高學生的閱讀賞析和寫作能力。
3.審美(8)體會文章的語言之美、節奏之美、表達之美和志趣之美。(9)體會文章中“陋巷之樂”這一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固有審美取向。
4.情感文化(10)學習感受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志趣。(11)培養學生對文言文和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1.積累《陋室銘》中的文言詞彙和句式,感知文言的特點,熟讀成誦。
2.感受本文句式骈散結合,極富韻律的特點,通過學法提示指導學生了解朗讀的技巧和方法,做到準确斷句,讀準語氣和節奏,力求讀出文言韻味,培養學生良好的文言語感。
3.通過學法提示和問題導引理解文意,理清思路,多角度品析作者言行,感受作者的志趣情操,培養學生分析概括能力和發散思維。
4.賞析文章“托物言志”“類比”等寫法和拟人、對偶等修辭手法,以及描寫,議論,抒情多種表達方式結合運用的特點,提高學生的閱讀賞析和寫作能力。
5.學習感受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志趣。
教學難點:
1.通過學法提示和問題導引理解文意,理清思路,多角度品析作者言行,感受作者的志趣情操,培養學生分析概括能力和發散思維。
2.賞析文章“托物言志”“類比”等寫法和拟人、對偶等修辭手法,以及描寫,議論,抒情多種表達方式結合運用的特點,提高學生的閱讀賞析和寫作能力。
教 法:講解指導 問題導引 學法提示
學 法:朗讀感悟 精讀分析 交流分享
教學準備:1.多媒體。2.預習課文(或采用學案)。(1)查閱資料,自主搜集、整理、了解作者劉禹錫、創作背景等相關資料。(2)反複朗讀,體會骈散結合的特點,标出朗讀節奏和技巧。(3)借助工具書和注釋疏通文意,積累文言詞彙。3準備《陋室銘》MV。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人生在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為人處世之道,不同年代,不同處境的人對人生、對生活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應對,今天,我們來學習《短文兩篇》,相信兩位作者在特殊人生階段的處世之道一定會對大家有很好的啟示。
本節課,我們先來學習劉禹錫的《陋室銘》
闆書: 陋室銘 劉禹錫
二、預習展示,交流分享。(早讀完成)
教師組織(或采用學案),學生自主展示預讀成果,互相答疑解惑,适當補充。預設
1.作者簡介: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河南洛陽人。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貞元進士 ,曾官監察禦史。永貞元年(805),與柳宗元等參加王叔文集團,反對宦官和藩鎮勢力,失敗後被貶為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司馬。 九年後被召回京城。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并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傑”。著有《劉夢得文集》。銘, 古代文體名,常用于述功紀行或警戒勸勉,“博約而溫潤”(陸機《文賦》)。文辭精練有韻,讀來铿锵有力。
2.創作背景:關于《陋室銘》的“文外曲緻”
劉禹錫寫此文時,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在宮中,宦官專廢立之權,皇帝受制于家奴;在朝廷上,牛(牛僧孺、李宗闵)李(李德裕)兩黨互相傾軋不已,妒賢害能,任人唯親。在這種情況下,官僚士大夫階層大多隻顧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念。劉禹錫對此深感憂慮(在他的同期作《金陵五題》中有所流露),卻又無力回天,隻能采取消極的辦法,獨善其身,避而不與那些庸俗的官僚來往。在本文中,他以“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把自己的“陋室”寫得跟與世隔絕的幽居一樣,又用“無絲竹之亂耳”表示了他對那些人燈紅酒綠生活的鄙棄,就是這種消極情緒的反映。
3.解題:陋室,是劉禹錫的室名,意為簡陋的房屋。據說是劉禹錫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時修建的。有一正房,兩廂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書“陋室銘”三個字,現在安徽和縣仍保存着。
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後來成為一種文體。如:墓志銘、座右銘等。“銘”文辭精練,有韻,讀來铿锵有力;體制短小,最短者不足10字,與格言頗相似。本文雖隻有81字,卻是銘辭中的長者。
設計意圖:了解作者、創作背景等相關資料,了解“銘”文特點;培養學生利用網絡及手頭資料整理歸納幫助學習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反複朗讀,感受音韻美
1.師《陋室銘》MV,學生聽讀并結合預習情況完成下面的要求。幻燈片1
(1)在書本上用單斜線标出節奏,感受詩歌的節奏美和音韻美。
(2)銘文一般都是押韻的,又講究句式整齊,常用排比、對偶句。字數相同、意思相對的兩個相接的句子,叫做骈句。骈句不僅講究對偶,而且講究聲律。本文中的押韻就是講究聲律的表現之一。押韻指在聯句之末的字的韻母相同或相通。押韻的字叫做韻腳。請大家仔細體會,找出骈句和韻腳。
2.學生邊讀邊體會思考朗讀的要領。同桌交流互補,後班級交流。師引導強調:幻燈片2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xīn)。苔痕(hén)/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rú),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牍(dú)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shǔ)/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2)文中韻腳:名、靈、馨、青、丁、經、形、亭押(ing)韻。
骈文押韻使人加深了印象;同時便于吟誦和記憶,有聲調和節奏之美。
3.學生自由朗讀,力争讀出詩歌的節奏美和音韻美。
4.請兩到三名學生在課堂上朗讀,師生點評,并讨論如何讀可以讀的更好。
設計意圖:力求讀出文言韻味,感受節奏音韻之美,培養學生良好的文言語感。
四、積累詞彙,疏通文意
1.小組每人解說1-2句的意思,并指出自己不會的和認為重要的詞語詞義,展示交流自己預習的成果,小組内互相補充完善,達成共識。
2.學生班級展示交流文意,師做好學生疑惑困難解答點撥和重點字詞的強調。預設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龍(居住)就有靈氣了。這是簡陋的屋子,隻因主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苔藓給石階鋪上綠毯,芳草将簾内映得碧青。說說笑笑的是學問淵博者,來來往往的沒有平民(讀書人一般有功名)。可以彈奏素樸的古琴,浏覽珍貴的佛經。沒有世俗的樂曲擾亂心境,沒有官府公文勞神傷身。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雄的草玄亭。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注:為保持銘文句式工整和押韻的特點,盡量兼用直譯和意譯。
3.師強調應重點積累的詞語及文言現象,供學生參考。(或以問題填空的方式來檢測落實) 幻燈片3
(1)重點實詞
①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名:名詞活用為動詞,出名,有名。
②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靈:形容詞活用為動詞,靈驗。
③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馨:名詞活用為動詞,能散布很遠的香氣。文中指德行美好。
④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上:名詞活用為動詞,長到。
⑤無絲竹之亂耳。亂:動詞活用為使動詞,使……受到猶亂。
⑥無案牍之勞形 。勞;動詞活用為使動詞,使……感到勞累)
(2)文言虛詞
之(結合課後“積累拓展”)
①無絲竹之亂耳。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
②何陋之有? 倒裝标志 。
要求:以後盡量按照這個标準來整理。
設計意圖:積累文言詞彙,疏通文意。
五、分析文意,感受志趣美
1.學生齊讀短文,按照下面提示語理解文意。幻燈片4
用原文填空
(1)全文表現作者情操的主旨句:
(2)寫陋室環境的句子:
(3)寫室中人的句子:
(4)寫室中事的句子:
(5)以古代名人自比的語句:
(6)照應前文,畫龍點睛的句子:
(7)作者認為陋室不陋的句子:
(8)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卧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9)文中表現作者對自己擺脫了喧嚣生活和繁雜公務的欣喜之情的語句是:
學法要求:先獨立思考每個問題,把提示語用鉛筆寫在相應的内容旁邊;後同桌交流互補;最後在班級搶答。
2.學生思考,合作交流,班級搶答。教師點評,預設:
(1)全文表現作者情操的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寫陋室環境的句子: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3)寫室中人的句子: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4)寫室中事的句子: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牍之老形。
(5)以古代名人自比的語句: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6)照應前文,畫龍點睛的句子:孔子雲:“河陋之有”?
(7)作者認為陋室不陋的句子:惟吾德馨。
(8)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卧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9)文中表現作者對自己擺脫了喧嚣生活和繁雜公務的欣喜之情的語句是: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牍之勞形。
3.學生再讀課文,根據上面學習理解,結合背景和自己的生活體會,思考探讨下面問題。幻燈片5
(1)作者的“德馨”分别是從那些方面來具體表現說明的?
(2)試結合創作背景分析“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牍之勞形”的言外之意。
(3)文章結尾引孔子的話“何陋之有”,有什麼含義?
(4)作者居于陋室卻不失雅緻地生活,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處在今天這個社會中,作為我們如何看待作者的這種生活态度?
(5)“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對于作者這種交友之道,你如何讓看?
學法要求:先獨立思考每個問題,列出要點,說清原因;後小組内每人主交流一個問題,互相補充;最後在班級展示交流。
4.學生閱讀思考,交流合作,班級展示,師點評。預設
(1)文章從三方面寫
闆書: 惟吾德馨
寫陋室環境,突出環境之雅;
寫陋室之人,突出交往之雅;
寫陋室之事,突出情趣之雅。
陋室不陋
(2)“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牍之勞形”的言外之意:表現作者對官宦們尋歡作樂生活的批判,反襯作者生活情趣高雅,表現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不慕榮利的情趣。
(3)孔子這句話是個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對他說:“那個地方十分簡陋,你怎麼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說:“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的話很坦率,而劉禹錫隻引後一句,那是因為前一句的意思已包含在文章中了,其意卻正在前一句,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自己就是和孔子一類的君子,這樣更突出了作者高潔偉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負。陋室不陋,關鍵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文章結尾引經據典,力發千鈞,把作者的思想推到了高峰。
(4)闆書:高潔傲岸,安貧樂道。
強調不追求物質享受,而應注重道德修養的側面。
(5)言之有理就行。
可取。因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要與那些有知識有學問的人交往,這樣才能不斷進步;不可取。因為作者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設計意圖:理解文意,理清思路,多角度品析作者言行,感受作者的志趣情操。
六、品詞酌句,感受手法美
1.學生根據下面話題提示,結合具體句例賞析文章的語言和寫法。幻燈片6
(1)“類比”是同類事物或有同種性質的事物之間的比較。舉例說明本文是如何運用類比的。
(2)銘文一般都壓韻,并常用排比、對偶句等修辭手法,請指出本所用的修辭手法。
(3)作者寫陋室的目的是什麼?這是什麼寫法?有什麼作用?
(4)本文語言優美,記叙、描寫、議論、抒情渾然一體,請畫出文中不同表達方式的句子,并體會其效果?
學法要求:先獨立思考每個問題,找出句例,仔細體會;後小組内每人主交流一個問題,互相補充;最後在班級展示交流。
2.學生閱讀思考,交流合作,班級展示,師點評。預設
(1)開頭“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類比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說明陋室也可借高尚之士散發芬芳,用在段首,還是比興修辭手法;
結尾用“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類比“陋室”,指出此室可以與古代名賢的居室比美。
(2)例: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對偶 拟人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對偶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牍之勞形。對偶
(3)通過對陋室的描繪和贊美,表達了作者不慕榮利、保持高尚節操的願望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這是托物言志的手法。 補充 幻燈片7
“托物言志”:是指通過描寫客觀事物,寄托、傳達作者的某種感情、抱負和志趣。即将個人之“志”依托在某個具體之“物”上。于是,這個“物”便具有了某種象征意義,成為作者的志趣、意願或理想的寄托者。如“松、竹、梅”歲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潔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發謙遜的情懷;“蠟燭”常用于頌揚無私奉獻的精神。
(4)本文語言優美,記叙、描寫、議論、抒情渾然一體,請畫出文中不同表達方式的句子,并體會其效果?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議論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抒情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描寫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記叙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牍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抒情
作用;充滿音樂美,藝術魅力極強。
闆書:
惟吾德馨 山、水類比,比興 議論 抒情
寫陋室環境,突出環境之雅; 對偶 拟人 描寫
寫陋室之人,突出交往之雅; 對偶 記叙
寫陋室之事,突出情趣之雅。 對偶 記叙
陋室不陋(何陋之有?) 反問 引用 抒情
主旨:高潔傲岸,安貧樂道 托物言志
設計意圖:賞析文章“托物言志”“類比”等寫法和拟人、對偶等修辭手法,以及描寫,議論,抒情多種表達方式結合運用的特點,提高學生的閱讀賞析和寫作能力。
六、組織學生通過互背、輪背、自背、抄背等方式背誦課文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反複朗讀課文,達到熟讀成誦。
七、小結本節課
八、布置作業和聯系
1.默寫全文。
2.寫一段話,至少用上本課學過的兩種以上的修辭手法和寫作手法。
3.結合當代實際,談談你對作者在文中的表現的言行和情趣的理解和看法。不少于100字。
設計意圖:落實誦讀目标,培養學習習慣;由閱讀能力想寫作能力遷移。
原創首發,若引用請注明作者出處。
如果覺得有用,請點贊關注,進入今日頭條“毅談教育”主頁會有更多教育教學方面内容,值得一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