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央行外彙儲備走勢

央行外彙儲備走勢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6-11 05:12:15

央行外彙儲備走勢?澎湃新聞客戶端 中國人民銀行 視覺中國 資料圖,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央行外彙儲備走勢?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央行外彙儲備走勢(央行再次使出這項工具)1

央行外彙儲備走勢

澎湃新聞客戶端

中國人民銀行 視覺中國 資料圖

時隔近兩年,央行再度調整遠期售彙業務的外彙風險準備金率。

9月26日9時16分,在在岸市場開盤前,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為穩定外彙市場預期,加強宏觀審慎管理,決定自2022年9月28日起,将遠期售彙業務的外彙風險準備金率從0上調至20%。

央行出手後,人民币對美元彙率在在岸和離岸市場雙雙拉升,但随後回吐漲幅,截至16時30分,人民币對美元即期彙率日間收盤報7.1464,較上一交易日跌360個基點。

直接提高銀行遠期售彙成本

這是央行第三次提高外彙風險準備金率。

遠期售彙業務是銀行對企業提供的一種彙率避險衍生産品。企業通過遠期購彙能在一定程度上規避未來彙率風險,但由于企業并不立刻購彙,而銀行相應需要在即期市場購入外彙,這會影響即期彙率,進而又會影響企業的遠期購彙行為。這種順周期行為易演變成“羊群效應”。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将遠期售彙業務的外彙風險準備金率從0上調至20%,這将提高銀行遠期售彙成本,降低企業遠期購彙需求,進而減少即期市場購彙需求,有助于外彙市場供需平衡。”

“重新征收外彙風險準備金,應該是考慮到在最近貶值的影響下,有美元購彙需求的企業出于恐慌心理到銀行辦理遠期結售彙套期保值,準備金雖然是由銀行交存不是直接對企業收取,但銀行會相應提高這類業務的成本。”某國有大行國際業務部人士對澎湃新聞表示。

征收遠期售彙業務的外彙風險準備金始于2015年“811”彙改之後。上調外彙風險準備金率均出現在人民币貶值之際。

當時,為抑制外彙市場過度波動,央行将銀行遠期售彙業務納入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對開展代客遠期售彙業務的金融機構收取外彙風險準備金,準備金率定為20%。2017年9月央行調整前期為抑制外彙市場順周期波動出台的逆周期宏觀審慎管理措施,将外彙風險準備金率調整為0。

不到一年後的2018年8月,為防範宏觀金融風險,促進金融機構穩健經營,央行二度出手,再次将遠期售彙業務的外彙風險準備金率從0調整為20%。時隔26個月再度調整遠期售彙業務的外彙風險準備金率,從20%下調為0。

東方金誠指出,本次提高遠期售彙業務的外彙風險準備金率,旨在避免彙市做空預期過度聚集、人民币彙價出現脫離美元走勢的快速貶值,具有未雨綢缪性質。

“不必過度擔心人民币彙率調整的風險”

出手上調遠期售彙業務的外彙風險準備金率,是本輪人民币貶值後央行的第二次出手。今年以來,人民币對美元即期彙率已累計下跌超過12%。

人民币對美元彙率8月15日起開始大幅走低,9月5日盤中跌破6.94關口,在此背景下央行傍晚宣布,2022年9月1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外彙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即外彙存款準備金率由8%下調至6%。

中銀證券認為,央行對金融機構征收外彙風險準備金,有助于防止人民币彙率過快貶值。不必過度擔心人民币彙率調整的風險。

該機構指出,一是當前市場主體更加理性、成熟,“低(升值)買高(貶值)賣”的彙率杠杆調節作用正常發揮,同時彙率避險意識明顯增強,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彙率波動帶來的沖擊。二是政府擁有充足的政策工具,可以應對人民币彙率超調風險,保障外彙市場平穩運行。

溫彬預計,從我國經濟基本面看,三季度GDP增速較二季度有明顯回升,通脹水平溫和可控,國際收支狀況良好,特别是經常項目和直接投資等國際收支基礎性項目保持較高順差,為人民币彙率穩定和外彙市場平穩運行奠定了基礎,人民币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從剛公布的8月份銀行結售彙數據看 ,衡量結彙意願的結彙率為71%,較今年以來月均值提升3個百分點,可見在當前人民币彙率點位下,市場主體結彙意願較強,将成為人民币彙率的重要市場支撐力量。8月衡量售彙意願的售彙率為67%,與今年以來月均值基本持平,反映市場主體呈現“逢高結彙、逢低購彙”的交易模式,外彙市場交易秩序總體良好。

本輪貶值央行已兩度出手,對于後續政策,東方金誠預計,下一步若出現人民币彙率脫離美元指數走勢的異常波動,央行除下調外彙存款準備金率、 上調外彙風險準備金率外,還可采取重啟逆周期因子、加大離岸市場央票發行規模、強化跨境資金流動性管理等措施。除以上具體政策措施以外,監管層還可進一步強化市場溝通,引導市場預期,防範外彙市場順周期行為引發“羊群效應”。

(原标題:《分析|央行時隔近兩年再次祭出這項工具,能否驅散彙市做空預期》。編輯 金卓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