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是人才輩出的時代,不但出了很枭雄、虎将、名謀,而且在文學方面也出了不少人才,建安七子就為後人所稱贊。而在建安文學中,成就最高的應推曹操和他兒子曹丕、曹植。曹氏三父子在中國文學史上都享有盛名。
曹操是中國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他是政治家、軍事家,更是文學家,他的詩脫胎于樂府民歌,猶保存民間粗犷風格,又反映亂世憤怨情懷。曹操的詩,質樸而豪邁有力。劉勰評論建安文學說:“觀其時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積亂離,風衰俗怨。”
曹操寫出了中國詩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義上的具有很高美學價值的山水詩《觀滄海》,每每談到山水詩的發展,都會把曹公請出來;
這建安風骨,在曹操詩裡表現得最有代表性,比如說他的《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嘞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辍。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月明星稀,鳥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曹丕是曹操的兒子,但不是長子。曹操的長子曹昂,在曹操征張繡時兵敗被害。曹丕,小有才,心胸狹隘。曹操愛曹植的才華,本有意立曹植為嗣。
曹丕設計離間曹操對曹植的寵愛,又僞裝恭良孝順,取得曹操的歡心,立為王關,後繼曹操為魏王,受漢獻帝“禅讓”而代漢為帝。他嫉恨曹植,幾置之于死地。
但這個心地狹窄而小有オ的人,文學天才卻也極高。他的風格,和他父親卻大不相同。曹操的詩是粗犷、雄健、豪邁,曹丕的詩卻是細膩婉約。
曹丕寫出了中國詩歌史上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詩《燕歌行》。他們分别對山水詩的發展和七言詩的發展做了巨大貢獻。此外,曹丕還寫出了中國曆史上第一篇文論《論文》為提升文學地位有着不可估量意義。
現錄一首于下:
漫漫秋夜長,烈烈北風涼。展轉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沾我裳。俯視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天漢迥西流,三五正織橫。草蟲鳴何悲,孤雁獨南翔。郴郴多悲思,綿綿思故鄉。願飛安得翼,欲濟河無梁。向風長歎息,斷絕我中腸。
曹植,字子建,曹不的同母弟。年十歲餘,誦讀詩論及辭賦數十萬言,善屬文。性簡易,不治威儀。輿馬服飾,不尚華麗。曹操每有所問,應聲而對,特受曹操的寵愛。曹操封魏王,應立世子。以長應立曹丕,以才曹操愛曹植。曹操狐疑不決。各有黨羽,曹植的黨羽,如楊修、丁儀、丁廙,多以才顯名當世;曹丕的黨羽,如吳質、賈诩,長于術策。曹植雖然“幾為太子者數矣”,而終因“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文帝(曹不)禦之以術,矯情自飾,宮人左右,并為之說,故遂定為嗣”(《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曹植傳》)。
曹操死,曹丕做了魏王,立即殺了曹植的助手丁儀、丁廙,對曹植懷恨在心,想要“迫死”曹植。好在他的母親代為求饒,才得赫免。此後曹植雖有封國,形同囹圄。他幾次上書寫他的境遇,都是極好的散文。
曹植的詩,也以晚年的為好,郁郁不得志,悲憤慷慨,都反映在他的詩裡。如他的《野田黃雀行》,就表現了一個囚人渴望自由的感情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不見籬間雀,見自投羅。羅家見雀喜,少年見雀悲。拔劍捎羅網,黃雀得飛飛。飛飛摩蒼天,來下謝少年。
又如《薤露篇》,寫懷才不遇,不得展功業:天地無窮極,陰陽轉相因。人居一世間,忽若風吹塵塵。願得展功勤,輸力于明君。懷此王佐才,慷慨獨不群。鱗介尊神龍,走獸宗麒麟。蟲獸猶知德,何況于士人。孔氏删詩書王業粲已分。騁我徑寸輸翰,流藻垂華芬。
用蟲獸來比拟他對君王的忠心,這可以見出曹植的荦荦胸懷。同時,他還有《七步詩》、《洛神賦》都是絕世佳作,然而,盡管他才華橫溢,但曹丕對他卻是那樣疑忌、防範、折磨,生在帝王家,也是很可悲哀的了。
曹氏三父子的詩歌都是一流的,如果非要分個高低來,顯然以政治為主的曹丕要排除在外,畢竟他在詩歌的造詣是比不上曹操和曹植的。而就曹操和曹植而言,論詩歌的厚重和渾實,顯然姜還是老的辣,曹操要略勝一籌。而論詩歌的創新和活潑,曹植又比曹操要略勝一籌。因此,曹操和曹植應該是屬于青出于藍而勝藍于這種類型。
正如曹操評價曹植詩才用了4個字:豪放曠達。隻是曹植放的有點過了,結果“誤了”國家大事,最終在政治鬥争中完敗于曹丕,最終郁郁寡歡而死。
王士祯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隻有曹植、李白、蘇轼三人,可見曹植在詩歌方面才情之高和造詣之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