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的感人故事有哪些?法顯:東晉時著名的僧人公元399年,他為了彌補中國佛教經典中戒律部分的缺失,決定前往印度求取戒律經典他與幾位同道一起,從長安出發,經河西敦煌,度沙漠,越蔥嶺,曆盡千辛萬苦,有的旅伴甚至在途中死亡,最後終於到達印度但即使在印度也不是到處都有他要尋求的戒律,於是輾轉流徙印度各地,凡遇到所求佛經,就進行抄寫後來於412年從海路返回中國法顯前往印度取經時已年屆六十回國以後,把所得佛經進行翻譯,共譯得6部63卷他還把自己的取經曆程記錄下來,就是《佛國記》,又名《法顯傳》或《曆遊天竺國記傳》,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絲綢之路的感人故事有哪些?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法顯:東晉時著名的僧人。公元399年,他為了彌補中國佛教經典中戒律部分的缺失,決定前往印度求取戒律經典。他與幾位同道一起,從長安出發,經河西敦煌,度沙漠,越蔥嶺,曆盡千辛萬苦,有的旅伴甚至在途中死亡,最後終於到達印度。但即使在印度也不是到處都有他要尋求的戒律,於是輾轉流徙印度各地,凡遇到所求佛經,就進行抄寫。後來於412年從海路返回中國。法顯前往印度取經時已年屆六十。回國以後,把所得佛經進行翻譯,共譯得6部63卷。他還把自己的取經曆程記錄下來,就是《佛國記》,又名《法顯傳》或《曆遊天竺國記傳》。
玄奘三藏赴印度:在唐王朝建立後不久,唐三藏便起身赴印度取經。但此時的絲路大部分控制在突厥手中,唐朝禁止出國旅行。公元627年(一說629年)唐三藏還是悄悄地從長安出發,越過邊關,绮河西走廊途徑伊吾(哈密),高昌(吐魯番)向西邊進發。當時唐三藏認為伊吾、高昌為異教之地,但卻意外地得到了熱情的接待,特别是信仰佛教的高昌國竟有僧人三千人。此後,唐三藏又向西绮塔缤斯、塔什幹、撒馬爾汗等地抵達印度。唐三藏還留下了西行記錄《大唐西域記》一書共12卷。
造紙術的傳播:公元751年唐與波斯在塔缤斯河展開了一場會戰。唐軍大敗,隻好後退。在被送往撒馬爾汗和巴布缤的戰俘中有一名造紙工匠。這名造紙工傳播了了造紙術。唐朝對西方文化十分寬容,在長安建有羅亞斯德教寺院、伊斯蘭教寺院,宮廷中也使用被叫做色國人的西方人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